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沥青是煤炭经高温热分解后的副产物煤焦油经进一步蒸馏加工后的产物,煤沥青组成极为复杂,具有稳定的性能,以煤沥青为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后可获得一系列重要的高附加值衍生产品;综述了煤沥青用作煤沥青涂料、筑路沥青、炭素工业浸渍剂和粘结剂以及中间相煤沥青等方面的应用原理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在已筛选出了具有溶煤能力的菌种以及能被这些菌种所溶解的煤种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担子真菌云芝在不同培养方式对硝酸氧化扎赉诺尔褐煤(内蒙)的溶解情况,初步探讨了云芝生长过程与煤溶解程度的关系,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煤溶解产物的大致特征,以寻找其利用途径。结果表明,菌丝体进入生长衰老期之后,煤发生较好的溶解.固体表面培养云芝和液体摇瓶培养云芝的胞外液对硝酸氧化扎赉诺尔褐煤的溶解转化率可达80%以上。煤溶解产物中的含氧、含氮等极性基因增多,并含有羧酸盐、胺盐以及有机酸的铵盐等.  相似文献   

3.
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已酮制备己二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微波促进杂多酸催化剂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的反应,考察了5种催化剂以及催化剂用量、反应原料、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己二酸产率的影响.反应的优化条件为:3.5ml环己酮、0.5g钨酸钠、0.5g磺基水杨酸、15ml30%双氧水,在微波辐射功率为400W下反应50min,其产率达72.37%,产物经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4.
β2-兴奋剂是一类化学合成的苯乙醇胺类衍生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研究了在不同的PH状态下,用不同有机溶剂从水中萃取7种β2-兴奋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萃取率,气相色谱-质谱仪同时验证,从而得出7种β2-兴奋剂在各种溶剂中的萃取率,为β2-兴奋剂在多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壳聚糖/SiO2/Cd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固相微萃取膜,用该萃取膜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喹硫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二嗪磷等有机磷农药残留。对固相微萃取条件,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的pH值以及萃取时溶液中离子强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目标农药样品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00 ng/mL,检出限为1.0~1.7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13%~105.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9%~3.71%。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过渡金属催化的苯硼酸与卤代苯之间的Suzuki和与羧酸衍生物之间的Suzuki-Type偶联反应是构建C-C键的两种重要反应.绿色化学是当前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其中用水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增加水相中有机底物的溶解度,促进反应的进行,近年来水一表面活性剂体系中进行的Suzuki和Suzuki-Type反应被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龙东煤矿7135工作面是龙东煤矿一个较短的综合放顶开采工作面,该工作面断层较多,煤层自燃倾向性较高,开采该煤层发火危险性大,为了确保该工作面安全回采,必须测定煤炭低温氧化过程的基础参数与采空区遗煤氧化三带宽度,掌握该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空区煤炭氧化特点及发火的规律性,确定煤炭自燃早期预测手段,制定定综合防灭火措施,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8.
金色补血草黄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色补血草黄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条件是以pH=5.0体积分数70%的乙醇为提取剂,物料比1g:8m L,在60℃下浸提2.5h,色素对光、热稳定性较好,抗氧化性好,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和氧化过程是湿法生产铁红的关键工艺环节之一,含铁废液经过中和氧化过程的处理所得氢氧化铁沉淀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铁红产品的品质。中和氧化反应终点的pH值和反应过程温度重要工艺参数,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需要研究适合铁红生产的pH值控制系统工程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计算得出处于苯环对位基团的电负性,并用它来半定量估算芳香族羧酸和芳胺类的酸性顺序和碱性顺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影响煤炭自燃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采空区内遗煤自燃过程数学模型,可随时预测不同漏风强度和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对丁集煤矿1262(1)首采面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中,氧化时间、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煤温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成功预报了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遗煤不自燃,确保了该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壳聚糖/SiO2/Cd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固相微萃取膜,用该萃取膜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喹硫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二嗪磷等有机磷农药残留。对固相微萃取条件,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的pH值以及萃取时溶液中离子强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各目标农药样品的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00 ng/mL,检出限为1.0~1.7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1.13%~105.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9%~3.71%。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铝盐(Al(NO3)3.9H2O),有机单体为原料,采用凝胶法,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铝盐、有机单体交联聚合形成一种有机物高分子网络结构而制得凝胶,经干燥后在高温下煅烧制得纳米氧化铝粉.进而研究了溶液的pH值、铝盐溶解度和高分子有机物用量对凝胶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酱油渣中提取油脂和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酱油渣中提取油脂和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酱油渣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对油脂和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油脂提取最佳条件为:酱油渣与异丙醇比例为1:13,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该条件下油脂的提取率为34.76%;从脱脂酱油渣中提取黄酮的最佳条件为:50%乙醇、料液比1:30、超声时间15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量为2.471 0 mg/g.[结论]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从酱油渣中提取油脂和黄酮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用量苹果酸对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苹果酸对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g/L降低了上、中部叶,但提高了下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处理2g/L和处理3g/L对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影响不明显;苹果酸处理还可提高多元羧酸在非挥发酸中的比例,降低饱和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及其在非挥发酸中的比例,且多元羧酸、苹果酸含量随着苹果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施用苹果酸对改善烟叶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对人体尤其是儿童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酶碱法在西瓜籽仁及糯豆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西瓜籽仁最佳工艺条件:碱解温度为60℃,碱解pH为10,酶浓度为12 mg/mL,酶作用时间为50 min.在此基础上所得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为23.96%;糯豆渣最佳工艺条件:碱解时间10 h.碱解温度55℃,碱液浓度1.5%,料液比1∶7,在此基础上所得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为28.86%.得到的膳食纤维可用于乳制品、饮料及儿童食品.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Proteindeficiencyisoneofthemostseriousproblemsintheworld ,especiallyindevelopingcountries.Ithasbeenestimatedthatabouttwo thirdsofthepopulationintheworldaresufferingfromlackofprotein ,especiallyhigh qualityani malprotein (Liu ,1 992 ) .Itistherefore…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煤系硫铁矿对含汞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废水的pH值、所用煤系硫铁矿矿石的粒度、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及搅拌方式对汞的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用还原铁粉对煤系硫铁矿(粒径为0.08mm)进行改性后,去除效果明显提高;当还原铁粉与煤系硫铁矿的配比为40:100、处理温度为200~250℃时,除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The production of formic and acetic acids (or salts) by hydrothermal oxidation of syringol, a model compound for ligni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batch reactor.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yields of formic and acetic acids were, respectively, 59.6% and 11.3% at the reaction condition of 0.5 mol/L NaOH, 120% H2O2 supply and 280 ℃. These results will inform studies aiming to develop more enviromnental friendly lignin conversion processes by obtaining products beyond a CO2 end product.  相似文献   

20.
羧酸及其盐红外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羧酸及其盐的特征红外光谱.讨论了红外光谱特性随化学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而从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上论证了羧酸及其盐结构上的差异性,并给出了羧酸盐结构的通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