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丹麦完善的创新和教育体系是其在资源禀赋稀缺条件下能够保持高收入和高福利水平,并实现高度工业化的关键。丹麦每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在GDP中占比7%以上,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丹麦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过程的深度融合,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加强教育和创新产业发展的关联,注重发挥国际交流合作对创新的积极作用等,这些做法使得它长期跻身于世界创新领先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基金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文章介绍了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大学生创新基金的实施办法和实效,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鼓励源头创新、推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为例,对地方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各个环节进行剖析,探讨地方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来自丹麦、德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中外学者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举办的"成人教育创新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论坛.在3天的研讨中,各位代表就社会变革中的国际终身学习与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21世纪学习型社会建设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一起分享了丹麦、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经验.回眸4月论坛,至少有三大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总抓手,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目前高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创新训练计划对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提升作用,并结合素自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经验,总结了创新训练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提高创新训练计划执行质量和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做出了有益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从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级创新课题、建立多样化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导师制制度4方面,说明了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前提.从设立设计性实验项目、实行开放性实验项目申报制度和建立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3方面论述了健全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是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保证,以及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利用效率评估体系的重要性.对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分析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指出重理论及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与教育体制是阻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对创新思维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开展思维教学、重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考评体系、创新思维有效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思维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与实施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紧迫感与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和创造想象力,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开放课题平台是高校重点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方针的重要手段,对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定位的变化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的投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管理模式也发生着新的改变。本文主要阐述我校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设立开放基金课题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一些成效,特别是在高校协同创新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提升了开放课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本科创新培养基金的实施过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是为了使本科生尽早地得到科研训练,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而设立的专项经费,每年以项目的形式给予三年级本科生一定经费资助,为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提供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的实施是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确定资助对象的年级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的资助对象以三年级本科生为主,要求项目主持人已完成的必修课平均学…  相似文献   

11.
继续教育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续教育创新体系,是通过培养从事国家创新研究、开发及相关活动的人,以及直接研究生产创新产品,使继续教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培养基。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地位功能的变化,为继续教育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动因。构建继续教育创新体系,需要从观念创新、结构创新与管理创新入手,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上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创新,带来科技的发展;创新,带来社会的进步,同样,创新也使档案事业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创新档案工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创新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创新档案服务利用方式,而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非常重要,本论述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及管理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前提,以评估体系的创新为保证,以教师队伍素质的创新为关键,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重点去进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创新教育不同于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要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双创”人才的一些做法及学生对“双创”教育的满意度,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工作改革措施。要注重构建全校联动的“双创”教育管理体系,完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行业驱动的产教融合实训体系,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双创”师资体系,设置层次化的校内竞赛平台,并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认知。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理念,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题,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全面、准确地理解更新教育的内涵,深入扎实地开展创新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对创新教育的内涵认识清晰,对创新教育的特征把握准确,才可能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创新素质的结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素质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创新素质的结构具体可分为创新能力的结构、创新意识的结构和创新人格的结构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教育创新思想,作为远程教育的电大应当着重实现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教育理念创新;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创新;三是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四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资料,把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市场化发展程度、人力资源、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国有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设为说明变量,对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效率性的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开发经费支出越高的地区,其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性也较高。这意味着区域创新体系直接受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的影响,由此得知,作为主导者的地方政府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筑和运营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被认为对区域创新体系起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源,在中国却显得不是特别重要。这可以解释为,在中国创新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则是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对地方的蕴藏资源进行有效活用。以此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地方政府有必要加强研究开发活动的系统性和效率性,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层面上对区域创新体制进行重构,同时进行制度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校教育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随教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地方工科院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委提升创新能力,必须从自身的办学特点出发,重视科研,发展科技产业,逐步构建地方工科院校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和技长管理的科技企业家队伍;推动学校的管理制度创新,培养创新型的领手和管理者队伍;开辟利用教育市场,拓宽社会服务面,增加教育发展途径;进行文化创新,构建与创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