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认知”语用思想产生于21世纪初期,是当前语用学研究中最新的研究视角之一.该理论结合以合作为基础的语用观和以个人中心为基础的认知观,探讨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在交际中的作用,分析突显与关联、意图与注意、先前经验与当前经验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使用现象,传统的合作理论、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缺乏对其生成机制的阐释力,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这一崭新的语用视角阐述小品中的言语幽默。基于所收集的小品会话语料,本文从突显与关联、意图与注意、前经验与当前经验的相互作用深入解析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社会—认知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心理学原理的掌握,心理学方法和咨询技术的运用,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社会认知能力,调节自我情绪,矫正不良行为,激发个人潜能的目的。心理理论是一种高级社会认知能力,它的发展伴随个体的一生,对个体的同伴关系、人际交往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心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尝试分析心理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从婴儿期、儿童期和成人期三个备受心理学界关注的心理理论高度发展时期出发,探讨了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五种心理理论的构成成分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认知因素。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外儿童合作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近年来对合作影响因素的分析视角发生了转移,由强调外部因素转为关注内部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个体人格与认知对合作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将侧重儿童合作过程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认知竞争是由于信息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的一种传播现象。注意资源有限性与社会认同是认知竞争的个体心理基础;深度媒介化与媒介赋权是认知竞争的主要表现和发生场域;立足于超级个体的社会则有助于观察认知竞争的演化过程和潜在影响。个体心理基础、媒介发生场域和社会演化过程是对认知竞争进行梳理和分析的三个关键视角。在未来,认知竞争有可能成为传播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可能推动传播学的重构和创新,并促使我们去建构一个“命运共同内群体”。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的语用失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大部分研究都是从传统的合作理论、顺应理论等角度分析,忽视了个体认知因素的作用。文章首先对外国留学生的各种语用失误做了梳理,然后采用社会—认知的综合视角对语用失误的深层原因结合语料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言辞交际需要话语的正确理解,而话语的正确理解又需要说话双方视角的合作。但人们不能直接进入彼此的个人思想和经验,不能通过他人的眼睛认清个体的内心世界,因此,视角的合作只能是一种推论。并且,推论永远不能接触他人心理生活,因为人们有不能表达的、不能共同分享的经历和故意隐藏的个人思想。因此,视角的合作实质上是对彼此视角选择根据的一种推论,推论的根据有的确凿,有的模糊。文章从社会和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视角在人类交际领域中所使用的不同方法,首先提出视角的界定和种类,然后讨论人们用来推论每种说话视角的根据,根据模糊时,需耗费额外的合作努力。  相似文献   

8.
徐凤 《文教资料》2010,(7):189-190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及学校、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接受与践行社会道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合作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从而影响其社会化进程.儿童的合作认知和合作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观点采择、移情和道德推理是合作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的价值取向、性别、自我认知、情绪及文化背景等也对合作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训练能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合作认知和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0.
沈悦  刘凌 《学前教育》2011,(5):45-46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理论水平能使人更好地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及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状态,协调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水平对于幼儿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从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表现和危害等视角,对新升格高专教师这个特殊群体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与社会认知、学校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体层面,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意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念与表达方式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更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一节有效的心理课,需要营造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需要巧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引入多元化的视角,提供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感悟生成、认知内化和积极心理世界的主动建构,实现自身适应能力的发展和健全  相似文献   

13.
言语交际策略是个体根据特定社会习俗,通过语言表达和理解意图,从而实现交际目标并获得良好社交效果的一种能力。它是言语、社交习俗和元认知三种知识成分的有机结合。以往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在言语交际策略的理解与运用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言语交际策略研究,将为进一步探索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技能缺失的原因,以及社会认知发展的内部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因而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数学学习的特征出发,着重探讨了影响数学学习的三个心理因素中的认知因素。数学学习作为一个认知过程,认知结构中的认知形式发展水平、个体知识经验及其结构、认知策略和方法、认知风格以及元认知影响着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5.
运用社会认知理论研究服装设计活动。分析了个体、行为及社会环境对服装设计活动的综合影响,认为设计师个体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设计师的设计行为,同时探讨了服装社会认知理论在服装设计行为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平行时间的视角对中美俄三个大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做了梳理之后,可以总结出"情境、主体、意图、行动、结果、评价和资源"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素,"价值与信念、治理与制度、资源与机会、教学与课程、评价与督导"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观察点。随着主体层次变化,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也在相应变化。教育改革是改革惯习与场域文化的集体行动。一切教育改革都需从个体惯习找到突破口,并上升到场域文化的变化。在整个过程中,与意图相关的认知因素发挥着作用,同时,集体行动中因微观政治和社会互动的存在,教育改革也表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要保证教育改革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管理和评价。在行动科学的指导下改变学习观,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是教育改革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校园欺凌研究有四种视角:个体视角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人格特质、社会认知等对欺凌发生的影响;群体视角运用群体社会化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支配理论和地位关系理论等阐释校园欺凌的群体互动机理;家校系统视角重点分析了学校和家庭这两大微观环境对校园欺凌发生的影响;社会情境视角则重点关注污名与歧视、社会性别规范和教育文化等宏观环境对校园欺凌的形塑作用。不同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研究自成体系、各有侧重。未来研究需要重视研究视角之间的深度融合、不同层面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中国社会情境下校园欺凌的发生机理。相关部门应针对青少年个体、同伴群体、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分别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学习信念属于认识论范畴,是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过程的看法或直觉认识,是一个多维的嵌入式系统。学生学习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教育因素———教育者和教育评价,个体因素———学习经验、认知风格和学习目标,学科差异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儿童模仿能力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仿作为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热门研究主题.关于模仿的意图理解模型强调了意图理解与掌握在模仿中的意义,即模仿者必须理解示范者的意图方能产生模仿的行为:关于模仿的观念运动模型则表明模仿动作是以被预见的方式予以表征的,其中动作目的位于整个动作序列的顶层而被观察模仿者优先复制.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心灵哲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对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研究需要回归到对"大脑神经系统与肉身"关系的阐明上,由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具身模仿模型,认为通过自我与他人身体表象的中介作用,个体经由镜象神经元触发运动系统来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意图、愿望等,从而进行精确模仿.研究者们甚至还确定了模仿的核心大脑皮层环路.具身模仿模型具有整合意图理解模型与观念运动模型的效力,但有关镜像神经元系统在个体发生学水平上的起源与发育,镜像神经元系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认知情境中与基于逻辑推理的模仿互为补益等问题,仍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与澄清.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而这一意义的实现要以人们对创造力本身的深刻认识为前提。当前创造力研究有四种研究取向: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取向,关注无意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为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之争提供了综合性的理论阐释;创造力的发展心理学取向,关注创造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强调早期经验、家庭、学校等因素对发展的影响;创造力的差异心理学取向,关注认知和人格因素在个体差异中的作用,并提出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受到某些条件的制约,要同时考虑创造力领域、创造力的程度等;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取向,从重视个体创造力逐渐转向重视合作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