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断加快的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过剩数量不断增加,为使农村女性劳动力能顺利并稳定的转移到非农产业,提高其素质是重中之重。在对提高山东省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问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为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需要农村女性转移就业观念,树立新型就业观;通过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同时应注重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不断提高,使其得到持续发展,从而获得较好的职业前景。  相似文献   

2.
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具体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和农村教育状况,提出了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素质差,使得贵州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弱,择业范围窄,限制了劳动报酬的增加,成为制约贵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大政府投入,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特别是农村新增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现代市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朱雄才 《职教论坛》2006,(9S):52-5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密切相关,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将是决定其转移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改革和改进农村教育目标、农村教育内容、农村教育模式、农村教育投资结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并提出职业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成人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及对文化的传播起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包括向乡镇企业、向城镇、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转移,以及劳务输出等几种转移方式。现有的刘易斯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理论和托达罗理论等劳动力转移理论可以理解为农业的“推力”和非农业的“拉力”理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质上是个体行为,个人因素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不了解劳动力个人的素质和心理要求,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培训和素质准备工作,而实行主观性或强迫性转移,则会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失败,进而出现诸多的社会问…  相似文献   

8.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如城市化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关键和基础、面对5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面对农村近2亿的富余劳动力,面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从业的挑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养,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做到领导上重视,政策上支持,教育资源上合理配置,多种教育方式并举,内容上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应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办学模式,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劳动力素质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以及妨碍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新时期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提高我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2004,(9):21-2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对我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的分析,探讨我区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存在意义上认识不足、外出劳动力规模较小、分布不广、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等现状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了培养新型村官,我们对浠水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主要原因,对培养新型农民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于各种经济、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内在特点,经济贫困、劳动力素质低、传统文化与民俗风俗以及非农产业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为核心,以当地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节约型非农产业为载体,以农村劳动力的近域转移(本土化就业)为重点,并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素质障碍与提升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素质障碍,构成了乡村人口城镇化的一大难题。研究这一难题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是对农民工有的放矢进行培训的重要前提。化水平低,法制观念弱,城市意识差等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主要素质障碍。要激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鼓励职业学校开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培训班、营造城乡人口平等的环境和加强政府的统筹安排与协调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现阶段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多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劳动技能缺乏,居住分散,培训组织难度人,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竞争力不强,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长远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陈小光 《农村教育》2004,(11):30-30
改革开放加年来,共有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为农业和国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有1.25亿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6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当前,农村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低素质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初步匡算,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力1.5亿人,文盲半文盲约占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素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