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中的科学与人文和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人文的和谐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与人文有着既对立又统一、既有本质差异又协调一致的属性,构成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依存的和谐统一体。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和谐,是研究和探索培育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人的创造思维、塑造人的完美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对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大学的发展。大学只有不断地通过制度建设、文化熏陶、大师引领等发展途径,才能孕育出大学之精神并使之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3.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括地说即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大庆精神也得到了发扬和完善,其影响越来越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笔者依托大庆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实践进行了探讨和尝试,希望人文素养与大庆精神相融合,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导向的多元化、大众化、个性化、人性化,比其它教育更具开放性、终身性和便民性。其核心价值在使人的心灵和谐美好,人的环境充分优化,人的发展得到满足,人的生活持久向善,其中,关注人的心灵和谐是社区教育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的和谐意蕴,在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起着引领和整合社会文化的作用。大学自由独立的精神体现了追求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大学宽容博大的精神体现了对多元化个性的关怀,大学求真务实的精神成为构筑“真善美”和谐的基点,大学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为保持与时代的脉搏和谐共振,大学明德弘法的精神是为维护自律与他律的和谐,大学理性批判的精神是为张扬公平、正义与良知。  相似文献   

6.
大学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大学曾一度成为学子们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本文解读了大学精神,并认为大学精神的灵魂是人文精神,进而对高校如何进行人文教育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指心灵自由的无限性.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的本质与其说是传授知识、创造知识,还不如说是创造自由的心灵.所以在本质上,大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大学教育首先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因此,必须克服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知识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的道德化,以及将科学与人文二者相分裂的错误倾向,在全社会倡导与树立现代人文观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10.
科技发展,强调的是科技意义上的进步;人文发展,侧重的是人文意义上的升华。厚科技精神薄人文精神的科技发展与厚人文精神薄科技精神的人文发展都会产生一系列发展悖论。作为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的和谐发展,是科技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天作之合。此种“三和”发展模式蕴涵着厚重的和谐精神。和谐发展内涵的和谐精神,既包容了鲜明的科技精神,也囊括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因而,回归和谐,以和谐发展统领科技发展和人文发展,走和谐发展之路,已成为期望发展的人类的必然选择。经由和谐发展之路,方能不断逼近天地人心和合共生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新兴的小教本科的职责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小学阶段师资,但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毕业生专业情意缺失,教育理念陈旧,知识底蕴不足,教学技能短腿,文本解读随意,认识学生不足,应变能力欠缺。这些无疑会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对小学语文学科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人文精神培养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要想在小学真正实现人文精神教育,必须从源头抓起,全面提升小教本科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文化:大众文化扬弃与人文精神培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受到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存在着重视感官娱乐、忽视审美趣味,重视商家赞助、忽视学生参与,重视复制模仿、缺少意义追寻等问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传承弘扬为重要使命,并以传承弘扬大学精神和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为着力点,同时提出了校园文化传承人文精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下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成效必须重视工匠精神的融合发展。高校创业教育要基于市场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律科学地匹配融合工匠精神,以呈现其科技维度勇于创新实践、品质维度追求精益求精、团队维度注重协作分享、风险维度敢于责任担当以及师生维度注重传承发展等时代内涵。高校应在市场机制、质量机制、师生共同体机制以及企业家精神培养机制等方面建构高校创业教育工匠精神物化机制,从制定奖励政策、贯穿精益求精过程、构建新型师徒关系以及打造德艺兼修的创新型人才品格等方面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弘扬怀疑精神,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疑既是科学的基础精神,也是科学研究主体的基本素质,从科学创新要求出发,教育创新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培育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它的“工具性”。又应该注重教学中发掘培育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北海电大和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合作办学的运行情况,阐述了电大在企业园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对推进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论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基于课程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翔 《教育研究》2006,27(4):19-23,42
基础教育和谐发展最终要通过学校课程落实于人的发展。基于此,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包含个体和谐发展与群体均衡发展,并反映相应的课程价值。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课程策略涉及物质、制度和意识三个层面,即有效开发与均衡配置课程资源;建立上下贯通、职责分明的课程保障制度;树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意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是国家、组织及个人长足发展的关键力量,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设计作为一种创造力活动,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文章基于设计与创新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了设计及设计教育在促进创新人才的知识、思维与人格方面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以此论证了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设计教育由家庭师徒传承的教育形态发展到知识网络时代以创新为目标的设计素养教育形态,提出了不同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可开设专门的设计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可将设计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以设计思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基础教育阶段通过艺术与设计、设计与技术为主的设计课程,与学科课程融合的课程以及创客教育的途径来开展设计教育.在开展设计教育过程中,教师以设计思维方法为创新变革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整合设计素养与学科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由简单到复杂来设计教学内容,并在多元泛在化的课程中指导学生以设计思维方法来完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伟惠 《教育研究》2012,(6):144-149
全校性创业教育不仅是新的创业现象对多样化创业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转型的应然选择。全校性创业教育是覆盖全校学生,依托全校资源,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其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目前,发达国家开始探索全校性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中国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定位、培养"教育者"、搭建"教育载体"、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主导了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和维度,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整合、并重是大学教育历史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