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猜想、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等环节,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猜想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高斯说:“没有大胆而放肆的猜想,就谈不上科学的发现.”观察、猜想、探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斌 《辽宁教育》2007,(4):41-44
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形成结论(实验感知,形成猜想——实验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归纳绪论)——实践运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评价体验”的基本流程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改变了学习教学的方式:由“听数学”变为“做数学”;由“看演示”变为“动手操作”;由“机械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发现知识的乐趣。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猜想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高斯说:“没有大胆面放肆的猜想,就谈不上科学的发现,”观察、猜想、探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猜想—验证”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手段。在“猜想—验证”实施过程中存在学习方法无助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学生思考被动化等问题。文章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实践,设计了三个“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方法从旧知迁至新知,教学从形式走向常态,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探究型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突出了实践性、参与性、创造性、过程性等特点,强调了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猜想、亲身体验、反复实践,获得关于数学本质更为深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模拟实验情境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现实的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掌握;它强调“从做实验中学”,力图通过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促使学生自己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学习变为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而不是再现教师思维并复制知识的过程。”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改革中产生的科学课程(以下简称《科学》)要求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尝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探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究:课后布置生活中的趣味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能激发学生思维灵感,培养学生创造性火花的教学方式。而在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猜想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猜想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猜想能力,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题材,把握好教育与训练的时机,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中提出猜想的过程,教会学生猜想,并进行合情推理,使学生获得探究、发现和论证的体验,从而训练学生直觉猜想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与有机渗透直觉猜想呢?下面笔者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一归纳猜想数学教学中,要尽量通过实物操作,或对直观图形的观察,让学生在有了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猜想,进而归纳出相应的概念、法则、性质或公式。案例1:从“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在教学“分数和小…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条件和数学基本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既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是实现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手段。数学猜想,能激发学生自始至终地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多数学发现的机会,甚至它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行教材中每学期都特意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学生是否掌握了猜想与探究的方法,是否具有进行猜想与探究的  相似文献   

13.
旁翠 《成才之路》2013,(1):80-8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学校自从实行了新课程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积极建构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科学研究活动。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最后通过实验,讨论验证假设或猜想,进而得出结论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应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因此,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满怀探究欲望时,教师应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 ,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 ,不断成熟 ,不断进步。这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好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一、猜想———论证科学史上的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缘于人们的大胆猜想。由于猜想 ,人们产生了创新动力 ,许多神话变成了现实。科学家曾言 :人们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陆永兵 《广西教育》2013,(41):59-60
中南大学本科生刘嘉忆给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西塔潘猜想”一个准确的回答,解开了这个2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数学难题;复旦大学攻克“曼哈顿猜想”也让人们再次对科学世界中的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审视猜想本身,大胆猜测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猜测”同样作为一种学生的探究活动被广泛关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供视角,以供读者体会:  相似文献   

17.
朴蕾 《阳光搜索》2014,(3):40-41
《蚯蚓》一课是在学生寻找身边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通过感官和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在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以及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过程中,学生通过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修正自己的猜想,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及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课标中提出:“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验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课标中提出:“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体验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定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处理信息,探究发现,直接体验研究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而主动地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强调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去“做”、去“经验”、去“尝试”、去“反思”,而不是在虚拟的问题情境中去“听”、去“记”、去“背”、去“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