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温故而知新”是对人认识世界的一种真理性概括,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孔子思想的形成就是他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是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统摄了孔子对待整个传统、对待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他是通过言说“为师”的具体事实来阐发其认识论的一般。 相似文献
2.
董国军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36-40
孔子德治的最高理想是大道之行下的大同社会,王道之行下的小康社会则是其最低理想。“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总纲,“天命”则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封闭环。“克己”与“爱人”是实现孔子德治思想的两条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史丽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3):111-114
《论语》蕴涵子孔子丰富的学思想。孔子对献谨慎求实的态度、多元化的编撰原则、人物评价的道德标准和通变思想与损益史观,都对中国传统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5.
李名山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4):43
《孔子家语》是一部儒家的重要文献。书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谈行事,对孔子和儒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家语》中所塑造的孔子形象与《论语》相比更为完整、丰满,所传达的孔子的思想观念也更为具体、全面。比较两书在孔子形象塑造上的不同,有利于还原一个完整的孔子形象,为研究儒家思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竹芸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4(6):10-12
本文撇开孔子的圣人形象,从《论语》出发,试图分析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孔子温良平实,幽默可爱,能喜能悲,是一个十足的性情中人。 相似文献
7.
孙彩丽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7(5):65-66
孔子在学习上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主张: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好学、乐学的精神,要以多闻、多见、多问、多识、温故而知新为途径和方法,要有志向与恒心.坚持学与思结合,强调学贵笃行。 相似文献
8.
9.
10.
《论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献,但不是研究孔子的唯一文献依据。孔子本人首先是一个礼学家,然后才是一个道德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是为重建礼制秩序服务的。孔子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秩序,为此他开门授徒,对弟子讲述礼仪,阐述礼义,最终形成了以重建礼制秩序为核心内容、以礼乐刑政为施政纲领、以心性道德修养为立国基础、以畏天命远鬼神敬亡亲为宗教态度、以“中”“和”为思想方法、以优先发展教育为治国要务、以文献古籍为制礼依据的一套完整的礼学治国思想体系。现存的孔子研究文献主要有《论语》《礼记》《大戴礼记》《孝经》《仪礼》以及上博简中的七十子作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礼学文献,其中《仪礼》和大小戴《礼记》中那些记载礼仪的篇章居于主干地位,而《论语》《孝经》、大小戴《礼记》中讲述礼义的文献以及近年出土的孔子师徒文献都是礼学传记。从这个角度来看,《论语》只是孔子礼学的重要传记。《论语》所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仅凭一部《论语》来研究孔子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尧舜禹时代一直是儒家学者们所追求的最高的社会理想,而这一社会理想的最初构建者就是孔子。孔子认为,尧舜禹时代是一个承天之命,领导者通过自身德行的修养,做到任贤使能,得到部族之民认可,最后达到无为而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杨金波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3,(4):74-75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按照时代要求和各自利益的需要重塑孔子形象。孔子或被誉为"天纵之圣",也曾被奉为"神人"。透过《论语》,我们看到的孔子,更多的是一个普通人:一位勤勉努力的学习者,一位博学称职的师者,一位性情率真的生活者。 相似文献
15.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从《论语》全书和相关资料分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表达的是孔子对女性的肯定和赞颂,而非歧视。在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而存在的时代,孔子思想极具先进性,在教育和孝敬母亲问题上表现的也是对女性的尊重态度。但孔子的女性观必有时代的局限性,今人应客观对待。 相似文献
16.
武奇峰 《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6):10-11
孔子一生渴望参与国家政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一位积极的入世者,但在《论语》中却记载着不少孔子流露出归隐情绪的话语。在仔细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分析了《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隐"与"见"的思想以及"隐"的原因,探讨了孔子的隐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揭示了孔子"隐"与"见"两种矛盾思想的统一以及孔子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朋友在一起,言及快乐,可彼此分享;言及忧伤,可彼此抚慰;言及芥蒂,可彼此化解;言及困窘,可彼此支助;言及学问,可彼此长进;言及事业,可彼此激励;言及道德,可彼此提升。作为"五伦"之一的"朋友"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孔子倡导的交友之重,择友准则和交友之道对我们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后学把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观点,理解为孔子对神话持排斥态度的宣言。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论语》及有关文献,发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并且通过对孔子鬼神思想的渊源及矛盾心态等方面研究,认为孔子的鬼神观念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矛盾思想。孔子无法用科学实践证明鬼神的存在与否,便把它们转移到“复礼”政治目标上,为其政治理想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从《论语》看孔子的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鸣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6):21-23
诗教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以降,诗教便成为一种以今本《诗经》为范本,浸润着礼义德行教化的教育,深为整个社会所看重。本旨在对孔子诗教的形成、功用及特点作简要阐明,以期获得对“孔门诗教”的较深入的认识,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诗经》,对待诗教。 相似文献
20.
一部《论语》,孔子对学生绝少恶言恶语,多为鼓励启发,不过也有例外,其中一次就是对宰予。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宰予到底干了什么,引得孔子对他如此失望呢?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昼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