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体现为以下三个指标: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burnout)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状态,使教师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是易产生倦怠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在影响教师心建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职业倦怠则是一个核心因素。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学佛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的职业倦怠则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严重的紧张状态,是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付出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是承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而中学教师则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的对象日趋复杂,职业倦怠已成为威胁中学教师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心身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倦怠症”及其归因与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金洪 《辽宁教育》2004,(10):27-28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心身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近年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表现,总结多年来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经验,对研究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提高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产生职业倦怠症的教师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的方法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Maslach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10.
关注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Maslach于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份。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  相似文献   

11.
陶莲梅 《广西教育》2011,(11):16-17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1981年,美国学者马斯拉奇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一是情绪衰竭,即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二是非人性化或去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美国学者  相似文献   

13.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产生职业倦怠症的教师越来越多,倦怠程度也越来越重,有的已严重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些教师产生过激行为或厌世轻生。前不久,江苏省盐城市某小学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教师职业倦怠是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而班主任职业倦怠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活动中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它是班主任个体不能顺利地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身心疲倦与困乏,属于一种非正常的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全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他助人职业等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调查,公布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中3个倦怠工作。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无助感,对自己的工作业绩无法自主控制,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目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长期职业倦怠,对教师自己的心身健康,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16.
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诊断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所出现的、个体化的认知与情感反应。职业倦怠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群体中发生率较高。其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因其所教学生的特殊性,比普通学校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7.
邓公明 《辅导员》2010,(6):29-30
职业倦怠这个词最先是由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感。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而职业倦怠的情况存在于各个行业,典型代表之一就是教师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状,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长期的职业压力所积累而形成的紧张心理状态。除教师的自我因素外,其形成主要包括社会原因、组织原因和职业原因。因此,通过改革教师队伍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机制,以及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调节等措施,帮助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