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实与梦》是斯帕克创作以来较后期的小说,延续了她对于现实与虚幻的探索,即探索那"真实与梦境之间的无人所领之域"。本文从小说人物角色的呈现和"失踪"这一主要母题两个方面来探讨斯帕克给予虚幻与现实悖论性关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
虚幻与真实之间——基于时空视阈的当代教育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空问题几乎贯穿了教育发展的始终,教育以真实的时空为基础,却又离不开虚幻时空的辅助。真实的时空给人以真实感,而虚幻的时空给人以现实感。人们本来是可以分清这两种感觉的,但是20世纪传输革命的发展所导致的无需人身位移即可实现的远程在场渐渐地使人们混淆了现实感和真实感,这种混淆有导致真实时空崩溃的可能性。当代教育面临着失去了真实时空的危机,而教育惟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努力使人们分清这两种基于不同时空观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勃朗特姐妹的传世之作<简·爱>和<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两部作品的作者及其作品的探讨和评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观点纷繁.笔者认为,<简·爱>作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追求着完美和理想.它遵循着道德规律来决定人物的命运走向,它的真实远不如<呼啸山庄>那样更深刻地反映现实的复杂,<简·爱>归根结底是虚幻的完美,而<呼啸山庄>则指明了现实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理论为基础,对小说《洛丽塔》进行解读,从乱伦这一母题着手,并通过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等展示了小说中的情欲、爱欲和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围绕"轻与重"进行描述的作品,其中涵盖诸多关于俄狄浦斯情结和梦的描写正符合弗洛伊德主义对梦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列举《金色笔记》中所运用到的元小说技巧,具体分析这些技巧是如何解构这部小说"真实性"的,并论证了瓦解文本中的"真实"与"虚幻"二元对立对于小说主题表达的重要意义,进而说明解构策略的运用对于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7,(5):45-49
《再别康桥》并非徐志摩对离开康桥时真实场景的摹状与再现,而是对自身康桥体验的一次重新整合与创造书写。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埋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俄狄浦斯情结,表现这个注定要纠缠人类一生的悲剧性命运,既是《再别康桥》最动人的特质之所在,又使得它完全可以跻身世界文学名作之林。  相似文献   

8.
从古至今俄狄浦斯情结一直是中西作家较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去分析奥康纳的短篇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将可以更好的阐释该文。  相似文献   

9.
艺术作品中的美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根植于生活深处的真实美,一是滋生于观念和理想的虚幻美。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的散文无不洋溢着美感,而这种美感却是滋生于观念和理想的虚幻美。这一闪光点在他的代表作之一《荔枝蜜》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此散文处处都显现着一种奇特的幻觉与玄妙的美感。  相似文献   

10.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一直是作家较为关注的文学主题之一.笔者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全面诠释了弗兰克独特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内蕴.  相似文献   

11.
在企图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原则指导下,莱布尼茨提出了两种真理的学说。所谓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一种是事实的真理。他严格区分了这两种真理,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不可逾越的。实际上,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二者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这点上,它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论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设计的关键并不在于设计师所设计的服装能够被大众接受,而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欢迎,甚至可以引领流行。造型相同、细节设计不同的服装,穿在同一个人身上,效果会有很大差异,有的使人显胖或瘦,有的使人显高或矮,有的则能使人显脸白或脸黄,其实都是视错觉的作用。视错觉能使"形"与"色"发生视觉上的变化,若能正确地、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矫正作用,弥补人体先天性的缺陷,使着装者以美的形象展示给大众。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ruism and positive illusion, as formulated by Taylor and Brown (1988). It was predicted that, compared to the non-exemplary, general population, exemplary altruists would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positive illusion, which, in turn, suggests a higher level of mental health. Forty exemplary altruists and forty non-exemplary altruists were assessed in terms of positive illusion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using Hotelling T2followed by univariatet-test. The results supported the prediction that exemplary altruists showed higher scores in terms of positive illusion than that of the non-exemplary general popula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在真理观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即外延真理曾一度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揭示出了亚里士多德真理观存在的缺陷。我们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考察,发现中国的内涵真理可以弥补其缺陷,而且二者的融合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5.
哲学教科书中"绝对真理"一词的含义存在一定的混乱,为此学生提出了"没有绝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这一问题.问题之源是教材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了"绝对真理"的概念:真理的绝对性和终极真理.本文认为: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建议引入"终极真理"取代"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16.
Ebbinghaus错觉是指当一个物体被比它大的物体所环绕包围时,它看上去要比实际小,而当被比它小的物体所环绕包围时,它看上去要比实际大.从结构因素(生理)和策略(认知)因素两个方面研究回顾了对Ebbinghaus错觉机制的解释.认为单一的生理或认知的因素都不能充分解释Ebbinghaus 错觉的产生机制;Ebbinghaus错觉形成的机制是复杂的,对它的探索过程是一条漫长之路.  相似文献   

17.
绝对真理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使用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 ,在有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理论中 ,对于相对真理的论述是比较清晰准确的 ,但在对绝对真理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的论述中 ,存在着逻辑上的混乱和理解上的问题。本文认为 ,绝对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完全符合的认识 ,即绝对正确的认识 ,相对真理是包含着绝对真理内核 ,但条件性和局限性未认清的认识 ,即不完全正确的认识 ;作为正确认识的总和的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存在的是包含和转化的辩证关系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对真理所具有的两种属性。  相似文献   

18.
真理作为具有现实性的理论,标志着思想图象与现实图象的符合与一致。根据来源的不同,真理分为反映性真理与创造性真理。反映性真理意味着主观符合现实,创造性真理则意味着现实符合主观。真理标准包括理论要件和现实要件。检验真理的直接途径包括感觉——理性分析和实践——感觉——理性分析两种类型。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间接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追索我国价值哲学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欣喜之余,也不无缺憾.对于"价值真理"这一欠科学的称谓,尽管已有论者提出过质疑、剖析,但惟有以厘析"价值"与"评价"之间的根本区别作为切入点,并同时参照真理观与价值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之研究视角,方能深刻地剖析该称谓的伪科学成分,代之以"评价真理"的科学范畴.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关键是要准确理解绝对真理的内涵。现行哲学教材关于绝对真理的内涵界定是值得商榷的,这种界定难以合理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只有对经典作家的相关论断进行认真分析,才能界定出绝对真理的合理内涵,进而从真理是一个过程出发,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合理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