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是中國早期思想家表達反戰的經典文本。本文依據有力的旁證指出,這一文本實際上隱含着描述和詮釋兩個層面:描述層面反映了戰時用喪禮的實存習俗,本意是激勵參戰者視死如歸;而詮釋層面則反映了表述者的反戰觀念,對戰時用喪禮習俗而言實爲一種創造性的誤讀。  相似文献   

2.
一 引子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的守臺、內渡,堪稱唐景崧(字維卿)一生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當時的輿論和後來的學術界,對此事的評價始終以否定和批評為主,但也一直存在着争議.身為唐氏孫女婿的陳寅恪,雖然并不專門研治晚清史,對於這一敏感話題還是留下了一些言行的碎片.我曾將這些碎片攢連在一起,藉以凸顯陳氏勉力維護傳統倫理的良苦用心,肯定其不掩其真、不喪其實的職業操守.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實行私有財產制的國家之一,二、三千年來絕大部份的時間是以私有财產制為主流,這方面的文獻资料和地下發掘汗牛充棟,不難理出其發展演變过程。但完整而充分的私有財產權必須包括業主自由處分及自由出賣其财產之權,这只有建立在市場制度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儒、法兩家雖然都很欣赏私有财產制所激發的工作意願,對私有财產制導致的市場經濟却缺乏瞭解。只有司馬遷似乎感覺到了亞當斯密所說的那只“不可見之手”,他寫了《货殖列傳》,比亞氏的《原富》早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4.
孫中山主張"知難行易",目的在於鼓勵革命黨人克服畏難情緒,勇於作属,投身革命;明代思想家王陽明主张"知行合一",目的在於克服知行脱節、知而不行的空谈,勇於践履所知蒋介石認爲,二人指稱的"知"的本體雖然并不相同,但在提倡"行"、鼓勵"行"上,則互相一致,上一世纪30年代,蒋介石即提倡"力行哲學";败退臺湾後,蒋介石總结國民黨在大陸失败的教訓,認爲其"病根"即在於"凡事只憑空談,不能力行,不能實践"他借臣鑒毛澤東提出的"實踐"概念,創立"革命實踐研究院",提倡開展"革命實踐運動",企圖革除國民黨多年的痼疾、顽疾.这些做法,雖封改進黨風、政風有益,但無法捉根本上改變"言之者諄諄,聽之者邈邈"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對陳寅恪"不古不今之學"的含義問題重作梳理,在結論上回歸早期解釋,但由前人未及的角度入手,在論證上有詳實史料的充分支持;同時也考慮到語境問題,指出應區分"不古不今"的所指(含義)與能指(修辭)的不同層面。另外對陳寅恪確定學術方向時的考慮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尋訪楊廷和     
正一五百年後,楊廷和已沒什麼存在感了。雖然,他做過十幾年的內閣首輔,是管領天下的一代人物。雖然,他兒子是楊愼,論著作之豐,可謂明代第一人。我們經常說中國人有官本位意識,但那或只是入世的權宜之計,幷不代表內心裏知人論世的眞正標準,官本位似乎只用來對待活人,對待古人幷不如此,毋寧說是相反的。所以楊廷和位極人臣,權傾一時,如今卻門庭冷落;而楊愼有狀元兼文豪的身份加持,倒是遠遠壓倒了父親的身後名。可以說,楊廷和是個被遮蔽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證出錢鍾書先生《管錐編》中有意隱晦的"時賢"指朱謙之,"學士"則指梁效、聞軍之流;又對《管錐編》中"閑人"陳寅恪與錢鍾書的關係進一步梳理。錢鍾書向來秉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學術至上原則,上述陳寅恪和朱謙之,都年長於錢鍾書,錢鍾書一概不留情面,但原則是對事不對人。而對上述梁效、聞軍之流,錢鍾書則"對事又對人",給予雖然隱晦但却嚴厲的批判,表現出堅持真理的勇氣。  相似文献   

8.
在現代學術史上,陳寅恪素以博學著稱,他對史料的掌握向來受到稱道,實構成其學術神話的一環,但在細節上并非無隙可擊:此文以列舉實例的方式,在史料上對陳著作出補充、修正或系聯,并兼及其他學術大家的同類問題,以説明在史料上"竭澤而漁"之不可能,進而深化對"史料"與"問題"關係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北魏太和到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實行近三百年之久的均田制,一直是戰後研究中國中古社會性質和土地制度的大課题。近幾十年來,由於敦煌、吐魯番發現的大量唐代手實、戶籍文書相繼面世,經中外學者悉心考釋,傾力研討,對唐代均田制的認識得以日漸明晰。  相似文献   

10.
在遭遇"詩的風險與機會"之時刻,在面對"不可能的命名"這一使命之時,德里達和德吉之間的關係,讓柏拉圖虚構的"由來已久的詩哲之争"偃旗息鼓。德里達的解構哲學和德吉的哲學解構面對着一種絶對的責任,一種不可能的責任,即爲他者之名、對他者之名、以他者之名詩意地見證他者之獨一無二的呼唤。無論在哪種意義上,Salute都是一種責任行爲,喻指面對他人、朝向他人以及爲着他人擔負起一種絶對的責任。所以,命名就是致意亦是拯救,還是責任以及回應。命名的詩學或者行動的詩學同時運行在命名、簽名和行動三個層面上,而指向了存在、他者和上帝。  相似文献   

11.
“實事求是”與“經世致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術思路。雖說为人为己、成德成學、有用無用之類學術分途的辨析,先秦以下代不乏人,但真正標榜並實踐儒家經世之學的,當推明清之際諸大儒;而把求是之學推到極致的,則是隨之而來的乾嘉學派。清代學者談求是與致用,態度都比較決絕;到了晚清,求是與致用之爭更演變成了既含學派又含政術的大論戰。這場論戰對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界的影響,至今仍未消除。這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學術是非之爭,更多的是體現適應傳統變革要求以及面對西方思想文化衝擊時中國知識分子  相似文献   

12.
陳寅恪"詩史互證"法之説值得省思,他的主要任務是"以詩證史","以史明詩"作爲文學研究法只是歷史研究存而不論的"附屬創獲",需要系統闡發。以《元白詩箋證稿》爲中心加以考察發現,從思維方式上看,以史明詩暗含了文史"虚""實"的學科分野和"實"的詩史辨正;從方法特徵上看,此法注重考證,指向於先"實"而後虚,主"實"而略"虚";從釋詩效果來看,指呈了詩和歷史文化水乳交融的有機關係,使讀者在切實可信的基礎上獲得了一種"通解",從而擴大了詩的審美意境。陳寅恪"以史明詩"的釋詩法所具有的理論缺陷,正是通過和錢鐘書辭章談藝的釋詩法形成鮮明的對照而彰顯出來的,這類於思想史上"朱陸之異"和詩歌風格學上"唐宋之别"各自内部的理論映照,正體現了自身獨特的學術價值。從這點上講,"錢陳之争"應當闡釋爲一個學術思想史概念,它是傳統釋詩知人論世法和語源注疏法的新發展,具有現代學術品格,建立起了詩學史上兩大釋詩模型;二者之間有對立而能補充、求分野而可融合,此起彼伏而交互發展。這對今天的文學研究具有一定的啓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從對敦煌變文《茶酒論》的分析考察中發見:完全用代言體對話形式成寫成的《茶酒論》可以被看作是唐代俳優戲演出脚本的實例。由此斷定。我國在唐代以前已經有了可以付之演出實踐的戲曲脚本。作者認為《茶酒論》是一份珍貴史料,能够對今人認識唐五代的戲曲發展狀況和劇本创作情況提供幫助。  相似文献   

14.
過去一般認為二十世紀以前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在民間傳說和文獻記載中部說苗族曾經有過文字。歷史上消亡了的苗文已經很難考證,但是我們在湘西確實見到類似廣西方塊壯文和越南喃字的苗文。儘管它們流傳的時間不很長,範圍也有限,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着的文字現象,我們認為很有必要對之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5.
費孝通先生1930年代"棄醫從文",自我責成"爲文化找出路",且知行合一,政學兩栖,躬身實踐。他由鄉土中國耳濡目染,形成人文思想底色。由新學課堂汲取西方知識,確立科學意識。在本、碩、博階段持續接受學術訓練,借鑒研究方法,在此後綿延斷續七十餘年的中外實地調查中廣攝博取,力求融中西人文思想成果於一爐。一生秉持"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的燕京大學校訓精神,將一介書生的學術研究和政治參與全程融入中國現代化進程,以對"人民真實情况的系統反映"爲其社會服務主要方式,在不同歷史階段梯次提出切合實際、尊重國情、關注民瘼、緩和矛盾、减少代價的發展理念和方略、策略,一以貫之履行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并隨社會發展產生的階段性課題不斷深化思考,經年累月反復涵咏,於晚年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主張,濃縮表達人類文明的理想前景和實現途徑,是20世紀中國知識界與國際社會學術思想交流的重大成果,具有現實普世意義和長遠實踐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方以智繞不開對他的逃禪行爲及其禪學思想的研究。對於方以智逃禪時間,本文的新主張是始於他1647年的"自爲僧",而并非他公開披緇的1650年冬。最初的逃禪,他雖没有對外宣言和公告,却在詩歌中流露了所思所想和複雜心情。對於方以智逃禪行實,他禪學思想的演變和發展,可分成前期一(隱遁期)、前期二、中期和後期,本文圍繞前兩期,考察方以智的逃禪始末,進而對他後半生的學術立場和信仰歸屬給出判定。  相似文献   

17.
漆永祥 《中国文化》2021,(1):260-283
朝鮮燕行使團在出使途中或宿館期間,人馬繁多,經時久長,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疾病傷亡情况.本文對使行隊伍中的隨團醫療人員、藥材配置、各種疾病與治療手段、喪亡處置與撫恤政策等,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研究.文章還認爲,在數百年以前燕行使團所運用的診療手段與所用的藥物配方,與今日中醫中藥所用之方,并没有太大的區别.在今日醫學理論、藥療...  相似文献   

18.
胡文輝 《中国文化》2021,(1):400-410
中外凡涉及異族或異文化事項,存在一種借用常見的本土詞匯以作指代的現象,本文稱之爲"格義"式指稱.本文以中國古代文獻爲主,對這種"格義"式指稱的大量實例作出總結,進而對早期史料所見的"西王母"和"佛太子"這兩個疑難問題提出新的解釋."西王母"是中西交通史上的著名公案,有關早期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問題;而本文對"佛太子"的解...  相似文献   

19.
夏王朝是否存在,在民初古史辨時代受到强烈質疑,夏王朝的開國始祖禹更被認爲是具有天神性的神話人物,而不被承認是實際存在的人君。本文討論武丁時代卜辭中"西邑"一辭的出现,是作爲受祭的對象,正與傳世文獻《禮記·緇衣》"西邑夏"相合,而且《尚書·太甲》及《清華簡·尹誥》、《清華簡·尹至》,也有"西邑夏"、"西邑"之辭,可見西邑即是夏,夏是周人對商之前朝的一個稱呼。殷人滅夏三百年之後的武丁時代,仍然以爲"西邑"能作祟害王,所以不時要燎祭。"西邑"最早是夏的王都,但卜辭中已轉化爲代表夏王朝先王之亡靈,由于伊尹曾服事夏王朝,而他與湯結盟滅夏,夏桀之元配"妹喜"在卜辭中和伊尹一起出現,即受殷人祭祀的"蔑",從滅夏故事的人、事、地三方面的記載,顯示卜辭的"西邑"正是夏王朝存在的明證。  相似文献   

20.
劉殿爵教授過去了,大家要我說幾句話,我覺得十分惶恐.因為無論從輩份、學問、與劉教授的親近,抑或對他的瞭解而言,我部是不够資格的.當然,在過去二十五年間,我有幸和劉教授在中國文化研究所同事,得到他的指點和幫助,和他一起創辦了<中國語文通訊>雙月刊,更蒙他邀請我參加建立先秦兩漢典籍計算機數據庫,和編輯相關逐字索引,這都是緣分,也是我的幸運.不過,說來慚愧,由於學殖荒疏,精力分散,我對劉公實在說不上有多少拾遗補苴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