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解答行程问题时,由于对运动的方向、时间分析不准确,容易出错。运动方向辨别不清例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青岛开往上海。甲船每小时行36.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3.2千米。经过8小时,两船相距多少千米?错解1:(36.5 43.2)×8=637.6(千米)。  相似文献   

2.
各种行程问题中,常出现含"后"或"以后"的句子.如通用五年制七册68面16题:"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公里,两列火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从北京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74.5公里,从广州开出的火车每小时72.5公里.12小时后,两列火车还相距多少公里?"题目的本意,在于要我们求出两列火车同时开出后的第12个小时的时候,两列火车还相距  相似文献   

3.
[题目]一列快车上午8时从南站出发开往距它605千米的北站,一列慢车上午10时从北站出发开往南站,慢车开出3小时后与快车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5千米。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毕业班应用题总复习中,采用题组教学法,把应用题组成系统进行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按照可逆关系编成题组。例如,将五年制数学第十册总复习第53题编成如下一组题目来进行复习。 1.两个城市相距500公里,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5公里,货车的平均速度是客车的9/11。两车开出以后几小时相遇? 2.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55公里,货车的平均速  相似文献   

5.
一、应用量的对应关系设计题组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其中,速度和包括甲速度和乙速度。在这四个量中,已知三个量,便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由此可以设计下列题组。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0公里,乙车每小时行40公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为启迪智力、发展能力,对学生讲了如下例题:〔例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相距90公里的 A、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7公里,乙每小时行13公里。经几小时相遇?若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甲到 B、乙到 A 后均立即往回走,问何时第二次相遇?继续下去,何时第三次相遇?第四次相遇?……乃至第几次相遇?解:90÷(17+13)=3(小时),即出发后3小时,两人相遇。由第一次相遇至第二次相遇,二人行程和为180公里,180÷(17+13)=6(小时)。以后各次相遇亦  相似文献   

7.
巧解一例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让李明和王刚上黑板解答,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做。题目如下: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5千米,行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5小时。返回比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8.
复习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和工作问题应用题相混淆。如何使学生区分开呢?我编了三道题:①两个城市相距345公里,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90公里,慢车每小时行48公里,几小时后两列火车相遇?②某工厂计划生产零件345个,  相似文献   

9.
一节数学课上,师生共同分析试卷。最后一道应用题的错误率竟高达62%,题目是这样的:东西两城相距300千米,甲乙两车都从东城开往西城,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到达西城,那么乙车比甲车早多少小时开出? 教师问:从东城开往西城,甲、乙两车分别需要多少小时呢?  相似文献   

10.
这是数学史上有名的一道题.问题的产生是在19世纪的一次国际数学会议期间,法国数学家柳卡在会上提出了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题目的内容是: 轮船公司每天中午有一艘轮船从法国巴黎的勒阿佛尔开往美国的纽约,且每天同一时刻也有一艘轮船从纽约开往勒阿佛尔.轮船在途中都需要7天7夜.假定所有的抢船以同速匀速、同一航线行驶,问:某艘从勒阿佛尔开出的船,在到达纽约时,能遇到几艘从纽约开来的轮船?  相似文献   

11.
小学四年级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 从甲站到乙站的铁路长600千米,两列火车从两站相对开出,甲站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站开出的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的条件与条件之间 ,条件与问题之间 ,总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相互联系着的。分析应用题的实质 ,就是寻找、捕捉、挖掘和重新组合题中所给的数量之间的种种联系。当把握住这种联系以后 ,解题就水到渠成了。一、在已知条件间寻找联系例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 ,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5小时后相遇 ,若快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先出发3小时 ,慢车才从对面开出 ,经3 2小时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公里?这道题的条件有 :(1)两车全程对开 ,5小时相遇 ;(2)快车每小时行60公里 ;(3)快车先出发了3小时 ;(4)…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如何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有益于智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以第十册45页例4为例,通过不同的两种教法的比较,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32公里,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公里? 第一种教法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用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进行解答。然后老师向学生说明以前学过的应用题,有些题里的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我们可以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随即老师提同:(1)这道题中有几种量?(2)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置?为什么?(3)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4)说出这三种量的关系式。(5)根据关系式判断速度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上,老师让大家做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5.
在趣味数学课上,龙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1/4小时行驶500千米,行了全程的5/8。照这样的速度,再行多少小时到达乙站?  相似文献   

16.
在复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教师要求学生充分想象,积极思考,看图编应用题。学生认真观察线段图,编出了如下一些应用题:   1.甲乙两站相距 450千米。一列客车每小时行 50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行 4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 (1)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2)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多少千米 ?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 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40千米,经过 5小时两车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   3.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开出,经过 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上学期我乡曾在七所小学的七班六年级中进行了一次算术教学质量的检查。检查的结果表明,我乡小学的算术教学质量虽较过去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在根据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算术教学的初步意见,供各校参考.一、必须深入的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材近几年来,我们在钻研大纲、掌握教材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从试卷里发现的问题看,我们还须进一步下工夫。试卷的第六题:“两个码头相距800公里,轮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20小时,顺水比逆水速度快25%,求顺水行这段路程要多少小时?”在解答的时候,首先要算出顺水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公里,而很多学生把40公  相似文献   

18.
森林小学正举行应用题比赛。几轮下来后,小猴、小兔、小松鼠三人不相上下。于是大象老师又出了道这样的题: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75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5小时后相遇。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25千米。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小猴道:“这道题中有多余条件,我舍去总路程575千米这一条件。根据甲车5小时比乙车多行25千米,先求得甲车每小时多行的千米数,再结合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求得乙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他在答题板上写的是:60-25÷5=55(千米)小兔道:“我舍去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25千米这一条件。根据总路程575千米和5…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上,老师让大家做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乍每小时行4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20.
某书第105页有这样一题:甲每小时步行4 1/2公里,于早晨6时出发;乙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公里,于上午8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追甲。但乙因有事在途中停留片刻,到中午12时才追上甲,问乙在途中停留了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