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针对审查结论撰写意见陈述书。专利申请人或者代理人接到审查员发出的关于专利申请案的实质审查通知书之后,首先应当仔细阅读和分析实质审查通知书,理解审查员对于专利申请案的总体结论性意见。意见陈述书一定要针对审查员在其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对专利申请案所做的审查结论,尤其是对权利要求书所做的评判性结论进行撰写。  相似文献   

2.
在实质审查过程中,对于大多数发明专利申请,审查员均采用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方式将实质审查意见告知专利申请人。如果能够针对审查意见通知书撰写出令人信服的意见陈述书,并修改出合格的专利申请文件,就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授权。因此,如何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是专利代理人的一项基本功。根据审查意见通知书对专利申请文件的审查意见来看,大致分为存在形式缺陷和存在实质性缺陷两类;  相似文献   

3.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以下简称江苏中心)是经中央编办2011年6月批准,于2011年9月正式成立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直属事业单位。江苏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PCT国际申请的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工作。按计划,2015年江苏中心将达到2000名审查员和120名管理人员、年发明专利审查能力至少为  相似文献   

4.
发明专利申请由于其授权后保护期限长,且因经过实质审查,权利的稳定性强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专利申请人的青睐。在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程序中,审查员与申请人或代理人之间是通过审查意见通知书及其答复就申请文件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申请人或代理人也是在对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中实现对申请文件的修改和完善。审查意见通知书中要求申请人对审查员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在实践中,有些申请人由于对专利法缺乏了解,不知道该如何答复,也不知如何修改申请文件,不恰当的答复和不正确的修改不仅给后续的审查工作带来障碍,还影响到申请人专利权的获得。  相似文献   

5.
实质审查过程中技术方案一直是审查员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换个角度,从"技术问题"出发,分析发明的"技术问题"对实质审查的影响,并借助实际案例阐述了在实审过程中运用"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6.
<正>《专利审查指南》在检索部分指出:审查员应当检索发明专利申请在中国提出申请之日以前公开的所有相同或相近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并且,还在发明创造性的审查部分指出: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由此可见,相近技术领域的检索对于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专利审查指南》在检索部分指出:审查员应当检索发明专利申请在中国提出申请之日以前公开的所有相同或相近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并且,还在发明创造性的审查部分指出: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由此可见,相近技术领域的检索对于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通俗地说.检索就是对有关信息的查找。专利检索从字面上理解,是对有关专利信息的查找.但实际上.专利检索往往不仅是对专利信息进行查找,通常也要查找相关的非专利信息,包括期刊上的文章、论文和技术标准等。例如.专利局的审查员在对一件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时.就要对专利信息和非专利信息都进行检索.如果检索到一篇与该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主题相同的非专利文献.并且这篇非专利文献在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之前就发表了.这篇非专利文献同样可以破坏该发明专利申请的新颖性或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正>在发明专利实质审查中,检索是确定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具备新创性的必经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专利法》规定的现有技术,是指在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专利审查指南》在检索部分也具体指出:审查员应当检索发明专利申请在中国提出申请之日以前公开的所有相同或相近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可见现有技术不仅包括申请日前公布或公告的专利文献,同样也包括期刊、书籍等公开出版的非专利文献。在实际审查实践中,部分审查领域非专利对比文件检出率甚至高于专利文献,已成为某些领域的重点检索手段,因此,非专利文献的检索水平同样是影响专利审查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人们检索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这就必然导致在专利实质审查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网络证据的使用问题。由于网络证据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时间难以准确确定,证据容易消失,专利实质审查中如何判断网络证据的效力一直是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对网络证据作为现有技术在专利实质审查中的使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晓玲 《世界发明》2002,25(11):43-43
一项发明创造申请发明专利后,经初步审查、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依法予以授权。根据专利法第35条规定,申请人可以自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之日起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但是多数的中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以来,对一些来自於外国的外观设计申请,专利局审查员会以“在先申请与本申请不是同一主题”为由向申请人发出“视为未要求外国优先权”通知书。如果申请人不同意审查员的意见,只能先辨理权利恢复手续,然后才能向审查机构陈述其不同意的理由。对外观设计专利审查部门的这种审查做法,各界人士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一些申请诉讼法律程序,请求司法机构作出裁决,试图改变审查机构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是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阶段用的最多的条款,审查员发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审查意见时有时也是与申请人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申请人可以根据审查员的审查意见进行简单有效的答复,针对权利要求与对比文件的核心区别,说明该区别是否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等。在权利要求相对于对比文件没有创造性的前提下,仅采用长篇大论的方式进行冗长的意见陈述,并不能改变该申请走向被驳回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王璐  刘剑 《中国科技信息》2014,(12):116-117
检索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而对于不同技术领域和审查单元的案件,由于其自身特点不同,相应的检索策略也各有差异。本文针对UA032审查单元的技术领域特点,结合实际案例针对网页对比文件的检索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发明专利申请过程中,审查员将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其目的主  相似文献   

16.
据了解,瑞士专利局只对有关钟表业的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除此之外的其他技术产品领域皆不进行实质审查而只是形式审查,即仅对发明申请的格式审查如申请内容(也即申请专利的客体)是否属于专利授权的范围等。实质审查是就发明进行新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专利审查的过程中,检索是必要的基本步骤,是核心的一环。审查员通过检索,了解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本申请的背景技术和当前的技术问题,领悟本申请的发明构思;进而才能找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判断本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由于现有技术资料如烟波浩渺,彻底、完全的检索是客观上无法达成的。因此目前在审查工作中,主要是采用智能化检索系统,它集成了世界专利文摘翻译库和国内外专利中文翻译全文库,多个非专利库等,具有语义分析功能,可以自动地按照内容相关性进行排序,极大提升了审查员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8.
发明申请的实质审查需要先进行现有技术的检索,而补充检索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基于《专利审查指南2010》列举需要补充检索的情形,然后结合审查实践案例,阐述需补充检索常见情形及其在实质审查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检索是专利实质审查的关键环节,是确保结案正确的重要手段,提高检索效能,能够有力地提高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本申请作为检索的对象,是一切检索工作的源头,高效、准确的检索需要审查员在充分理解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本文结合对自身检索经验的思考,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讨论准确理解发明和对检索效能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37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对其申请进行修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答复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的目的在于确定发明专利申请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