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Zahra和George的知识吸收能力分类模型,从知识的获得、消化、转化到应用四个阶段入手,以一种新的视角建立包括知识竞争力、创新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研发整合能力、新知识开发能力等在内的比较全面的知识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查阅统计年鉴获得各个省市相关指标的数据,运用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各省级行政区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就知识吸收的效率、知识吸收四个阶段的指标重要性和各省级行政区知识吸收能力的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企业知识集成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化能力、外部化能力、组合化能力和内部化能力四个方面设计了知识集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灰色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论述了灰色多层次方法应用于知识集成能力评价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3.
知识链是以实现知识创造与知识协同为目的,知识链在知识协同时存在一定风险,为了降低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构建了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评价与控制模型。首先在知识创新视角下确定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评价体系,主要分为知识本身风险、技术风险、组织合作风险、人员风险四大类风险,然后利用改进直觉模糊评价方法和熵权法、变异系数相整合的组合赋权法,得出了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最终组合权重系数,再运用改进的DEMATEL方法对网络舆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综合影响度计算,得出知识链中知识协同各风险因素综合影响度,并构建基于激励机制、知识共享程度、知识联盟的知识链中知识协同风险管控模型。结果表明,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内隐性与转移能力、知识协同意愿、利益分配的明确性、知识学习能力是知识创新视角下知识链中进行知识协同的重要风险指标,该评价与管控模型有效减少了知识协同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了虚拟团队知识分布模型,然后基于虚拟团队的任务导向性将虚拟团队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期、震荡期、执行期、解体期四个阶段,并从沟通、文化、关系、结构等方面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特征,最后从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讨论了虚拟团队知识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5.
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结合化工项目的特点,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将化工项目综合评价分为四个维度,即经济效益、广义顾客、内部运营和学习与发展,通过对四个维度相互间因果关系进行系统动力学机制分析,建立化工项目综合评价模型,为化工企业项目综合评价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效果的优劣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视角进行考核,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扩散效应四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展后评价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熵值法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模型,结合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阐述了评价模型的操作流程并验证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集成的视角研究了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模型,提出了基于知识集成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以及价值分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公司大学在不断发展中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和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对它的评价和评价因素的确定具有多元化的视角.本文提出公司大学的评价因素,从企业战略、知识管理、学习过程、学习回报和发展与创新五个视角评价公司大学,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证明了公司大学在五方面对企业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志强  吕昆 《情报科学》2021,39(11):76-82
【 目的/意义】以大学生知识素养体系为基础,从个体视角研究大学生的知识管理模型,为提高大学生知识管 理能力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通过对知识素养和个人知识管理的文献回顾,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全面培养为 目标,整合大学生知识素养体系和个人知识管理具体过程,构建以知识素养为基础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模型,并 提出相关保障措施。【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大学生知识素养体系可总结为思想政治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健康 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知识四个维度的内容。同时,大学生的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应用、知识 分享和知识创造五个阶段。大学生知识素养的四个维度和大学生知识管理五个阶段的螺旋式交互构成大学生个 人知识管理模型,即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对上述不同类型知识的管理。【创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知识素 养着手分析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但属于理论探索研究,后续需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活动非线性、分散和网络化等新兴趋势和现象的出现,给传统的创新效率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新模式多样化趋势下的创新效率评价,一个基于"研发—转化"解耦视角的创新效率评价模型被提出。该模型尝试将被评价单元的创新效率分解到两个维度和四个象限,从而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不同的创新模式和升级路径。理论和实证分析显示:基于"研发—转化"解耦视角的评价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区分"研发效率"、"转化效率"与"创新效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好地解构和重构创新效率的评价,从而对"无研发创新"和"研发活动网络化"等现象进行更为精确地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