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浙江等四省实施“3 综合”的高考方案。“综合”分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突出能力、突出应用;考查的问题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从多角度、多层面施展多种能力。采取各种方法,具有分析、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重点抓好以下三点开展教学和复习:  相似文献   

2.
理科综合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突出能力立意 ,考查的问题往往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题在书外 ,理在书内 ;要求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 ,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笔者在教学和复习时重点抓好以下三点 :1 重视渗透和延伸STS教育 ,拓宽学生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整体化、综合化日益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并且在促进生产力高速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 ,也产生了对当今和未来的多方面的隐忧。因此 ,这就要求科学教育要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生产和社会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广东省、河南省实行“3+综合”的高考模式 ,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考核 ,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 ,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高考模式更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 ,“大综合”科目考试也给综合课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1 遵纲依本 ,夯实基础 ,形成学科知识网络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试题编制尽管是从新情景、热点问题入手 ,但所考查的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因此 ,切不可忽视放松基本知识教学 ,而是要遵纲依本 ,认真完成本学科内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复习 ,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 ,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 ,加以梳…  相似文献   

4.
试卷说明:①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为依据,参考教材为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和第十册。②试卷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知识天地”全面考查学生对自然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科学探究”评价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验和推理能力。“自然·科技·社会”评价学生观察是否全面,表达是否清晰以及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的想像和创造能力。第一部分:知识天地1.请在方框…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实施“3 X”综合考试后 ,生物学这门课又重新被摆上重要的位置。笔者谈谈高考的复习方法。1 第一轮 :夯实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综合考试更注意能力的考查 ,但考查的知识点 ,仍是与有关学科教材的基本内容密切相关 ,仍是题在书外 ,理在书内。因此 ,第一轮的复习必须以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技能的提高作为首要任务。现代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表明 :加工水平越深 ,保持越好。因此 ,首先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类、集中梳理 ,以形成网络 ,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其次 ,帮助学生把握教材中的重点 ,细胞、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伴…  相似文献   

6.
“3 +综合”考试经过近几年的尝试 ,老师们心里总算安稳了一些 ,今后的高考方向已明确定位于“强化对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综合科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因此 ,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同学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成为每一个政治教师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一、以概念、原理为核心 ,自主理解教材知识教师将每节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示给同学 ,让同学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中心去认真阅读教材。在阅读的过程中 ,同学就会对教材进行初步分析 ,逐步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  相似文献   

7.
“3 x”考试模式实施已经两年 ,今年将在全国全面推广。根据对前两年“3 x”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文科综合试题与以往“3 2”模式的历史试题相比 ,考查的形式、内容等均有很大的不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 ,又表现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的通识教育理念。”(摘自 2 0 0 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文科综合》)因此 ,在新的考试模式下 ,历史…  相似文献   

8.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立足“双基”地理学科考试的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学生对所学地理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可见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9.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它把学科能力的考查推向了更为重视“运用”的高层次,最能考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有利于高校选拔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能力考试课题组编写的2003年考试说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一书,于2002年12月份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仔细阅读这本书,领会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人员高考命题意图,探索2003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设计思路,有以下特点:一、注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删除各学科“繁、难、偏、旧”的内容,突出考查各学科主干的核心知识二、突出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三、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科基础知识有机结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追求平实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风格,引导…  相似文献   

11.
所谓“定点”.即定“内容点”、定“问题点”、定“范围点”。为解答问题做好一切必要准备;所谓“定性”,即定问题的“性质”,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最终还是通过学生对问题回答的答案进行评判,通过对问题的“定性”,引导学生把握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深度,从而做出准确、规范的答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定点”、“定性”不是割裂孤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紧密联系的,在实际运用中要综合运用。这种方法对于解决散文阅读中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题目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常说教无定法,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有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高中生。高考命题已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考查重点不再是考查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而是考生是否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否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时事热点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即“高立意与小切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产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理想的语文试题应能充分发挥激励、导向功能,变严肃刻板为生动有趣,并力求综合高效。一、试题设计目标——综合性“综合性”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综合教材知识点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联系中构建知识,重在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第二,关注学生多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三,好的试题应立足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案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往往蕴含深意,寄托着长辈的愿…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是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大学入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三地生物试题各具特点.大陆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注重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台湾试题注重对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香港试题特别注重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观题的问题开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今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试卷 ,第Ⅰ卷“基础知识及运用”的第二部分 ,由去年的“填空简答题”改为“语言运用” ,分值也从 1 0分增加到 1 5分。我以为 ,名称的改变反映了命题者对考查内容、能力的认识更加明确、深化。三个小题 ,都是活的语言运用 ,摒弃了静态的、概念化的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第 8题 ,要求根据表意的“着重”点 ,运用关联词语重组句子。这比简单地辨认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能力层次显然高了一截 ,考查了复句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第 9题 ,要求思维上“展开联想和想象” ,语言上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 ,综合考查了多项能力。第 1 0…  相似文献   

16.
碘缺乏病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素质的疾病,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对于碘盐可分别从化学科角度和综合角度进行考查. 一、从化学科角度考查 1.考查加碘的成分 例 1(MCES1998)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化,目前代之加入的是() (A)I2(B)KIO (C)NaIO(D)KIO3 解析:I2不能食用,KIO和NaIO不稳定,故选D.  相似文献   

17.
2 0 0 0年全国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对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 .在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中 ,要求“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在能力考查中 ,要求“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 ,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 .按照上述要求 ,本讲侧重于三角函数与复数方面的综合问题进行分析 ,力求突出关键以及方法的运用 ,使学生在能力培养和训练水平上有所提高 .例 1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 =asin(ωx) bcos(ωx) ,(ω >0 )的周期为π ,且 f(x)≤f(π12 ) =4.(1)求函…  相似文献   

18.
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它旨在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然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所学的英语知识并不多,对知识的运用也不太熟,故学生在做书面表达题时,应做到“七忌”。1.忌书写潦草,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数学高考试题开始重视不动点问题的考查 ,通常以不动点为载体 ,与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进行综合 ,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时代信息 ,考查学生的能力 .这类问题设问情境新颖、独到 ,而教材上又未过多地涉及 .本文试图探索不动点问题的解题途径、规律和策略 ,权当对教材的补充 .1 不动点与逻辑思维的整合不动点与逻辑思维的整合 ,考查学生吸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 1 下述命题 :“若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 f(x)的图象上存在有限个不动点 ,则不动点有奇数个 .”是否正确 ?若正确 ,请给予证明 ;若不正确 ,请举一反例 .…  相似文献   

20.
高考除了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外,还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特别是高考命题将“知识立意”变为“能力立意”以来,注重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试题,这就要求高三数学老师不但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教材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