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一章的重点知识之一 .要使学生牢固掌握这条重要的原理 ,做好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是关键 ,下面介绍五种常见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方法 .一、弹簧秤称量法器材 弹簧秤、重物、细线、小桶、水、溢水杯等 .步骤 如图 1 ( a)~图 1 ( e)所示 .( 1 )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 2 )用弹簧秤称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G1.( 3)用弹簧秤称出重物所受的重力 G.( 4)用弹簧秤测出重物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 F .( 5)用弹簧秤称出盛接了水后的小桶所受的重力 G2 .( 6 )计算重物所受水的浮力 F浮 =G- F .( 7)计算被重物排开的水重 G排 =G2 - G1.可得结论 F浮 =G排 .图 1二、量筒测量法器材 量筒、水、弹簧秤、重物、细线等 .步骤 如图 2 ( a)~图 2 ( c)所示 .( 1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 ,体积为 V1.( 2 )用弹簧秤测出重物所受的重力 G.( 3)用弹簧秤测出重物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时的读数 F ,同时记下此时水面所在处的刻度值 V2 .( 4)计算重物所受水的浮力 F浮 =G- F (5)计算被重物排开的水重为G排 =ρ...  相似文献   

2.
现行初二物理教材中有关浮力的定义是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引入的。教学实践表明,上述引入方式容易给学生形成下面错误认识:1挂在弹簧秤上的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只受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作用。(实际上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拉力)2误认为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是弹簧秤的拉力,而方向向下。(实际上弹簧秤拉力的方向沿弹簧秤向上)如果改为先用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再引入浮力的定义,就不容易造成上面错误认识。以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1.物块在空气中受重力G和弹簧秤的拉力F强调:弹簧秤的读数是弹簧种对物…  相似文献   

3.
《水的浮力》不仅是初中《科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困惑最多的内容.为此,笔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设计了针对性实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典型问题1浸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浸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器材:200 g钩码,弹簧秤,烧杯.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的重力(弹簧秤示数为F1)和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2,计算出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F1—F2.  相似文献   

4.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而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所以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例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1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解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正好相反的,故正确答案应选C.二、浮力大小的计算1.测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重为G,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出物体的视重视,则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G…  相似文献   

5.
一、“离船入水问题”和“离水入船问题”例1.池中有一只小船,船内有一物体,若将物体投入水中,他中水面如何变化?分析及解在物体入水之前,物体和船共同浮在水面上,此时,船和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们的重力之和,即F浮=G船+G物物体入水后(1)若物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即几gwtGO而船仍浮在水面,船所受浮力等于部重,即F面过一GN这时船和物体共受浮力F’*一G物自十F$ffwtG钩十G部即F’owtF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入水后的排水量小于入水前的排水量,所以液面下降.(2)若叱一化物体是浮于水中,它所受浮…  相似文献   

6.
有关浮力的计算问题种类繁多,并且在分析和运算能力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内容。以下是有关浮力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典型运用问题的解析的归纳:一、实验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得的物体的实际重力以及在液体中称得的视重之差来计算浮力的方法。公式是:F_浮=G_(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_(物体在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例1用弹簧称量一物体,当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19.6N,而当物体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是14.7N,求该物体的密度。解由题意可得:F_浮=G_1-G_2=19.6N-14.7N=4.9N。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习题里,有些题目可以利用数学中的不等式来解决,下面举例说明.例1有一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在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相同,已知密度关系为ρ铁>ρ铝,则两者所受浮力比较正确的是()(A)铁块所受浮力大.(B)铝块所受浮力大.(C)一样大.(D)不能确定.解设铁块所受浮力为F浮1.弹簧秤拉力为F1,则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三章第三节滑轮的教学中 ,学生按图 1 (教材图 1 3 1 0 )做实验时 ,竟得出使用定滑轮省一半力的错误结论 ,如图 2 (b)所示 . 图 1       图 2研究后发现 ,图 1 (b)中的弹簧秤接反了 ,按该图的接法 ,实际上等于把弹簧秤所受的重力直接加进了系统 ,相当于在该绳子右端挂了一个与弹簧秤同质量的钩码 ,这样 ,左端绳子所受的拉力就等于人对弹簧秤的拉力 (即弹簧秤的读数 )与弹簧秤所受的重力大小之和 ,也就是说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绳子的拉力 (或左端所挂砝码的重力 ) .我们实验所用钩码质量是 50…  相似文献   

9.
求解浮力问题的依据主要是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等.在解题过程中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写出物体受力平衡方程式则是解题的关键.例互一个方形软木质量是0.1千克,浮在水面上时只有:体积浸入水中,若用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它没入水中(软木不触器底)静止,求此时压力的大小.若软木在水中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如图1.F浮‘一m$g—0.1干克X9.8牛/千克一0·98牛……①用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软木浸入水中,此时软木所受的浮力等于压力F与软木重力之和,如图2,F。”一F+G。,F—F。”一…  相似文献   

10.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2 kg的石块用细绳悬挂后静止在半空中,分析石块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分析和解:取石块为研究对象,因石块与地球和绳之间有相互作用,所以石块受重力G和拉力F两个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因石块静止,故其所受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根据G=mg  相似文献   

11.
在讲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演示,实验时都是以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和金属块受到浮力进行比较而得出结论.然而学生在学习中以为只有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受浮力大小才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不能理解金属块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所受浮力都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为帮助同学们全面掌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笔者把此演示实验做了简单的改变,装置见图,演示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对上节课的目标性测试1.提问:什么叫浮力?它的方向如何?学生答:浸没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提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3.提问:怎样用弹簧秤测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d、?学牛答:用细线将物体捆住,然后拴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在物体浸入水中前后读数之差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二、关于部课的引人通过观察、实…  相似文献   

13.
例1 如图1所示,在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丁各步中弹簧秤的示数依次是5N、4N、4N、3N.甲乙丙丁图1 (1)比较图1乙和图1丙,可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____无关;(2)比较图1丙和图1丁,可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____有关.解析:这是一道探究型实验题.其中图1甲显示物体的重力是5N.(1)比较图1乙和图1丙,可以看出弹簧秤的示数都是4N,两图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均为F浮=5N-4N=1N,由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比较图1丙和图1丁,可以看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而浸…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一年级物理“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 ,常用以下方法来演示“验证滑动摩擦力规律”的实验 ,其步骤是 :图 11 .用弹簧秤测摩擦块的重力 G;2 .用弹簧秤拉着摩擦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测其拉力 F拉 ,如图 1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 :F拉 =F摩 ,正压力 FN=G;3.用测量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关系来验证滑动摩擦力的规律 .此实验方法多次用到物体的平衡条件 ,最后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的规律 .此方法不违背物理学原理 ,简便易行 .但步骤 2中拉力的数据是摩擦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直接读取的 ,其存在三个缺…  相似文献   

15.
1.空心 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自身重力 小于 自身体积  2 .=,>,>,>  3.A  4 .ABD  5.A BC  6 .D  7.A BCD  8.主要操作步骤 :1把金属块系于弹簧秤下 ,读出示数 G1;2把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 ,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G2  主要计算式 :1浮力 :F浮 =G1- G2   2体积 :V =  相似文献   

16.
Ⅰ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重15.6牛顿,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3.6牛顿,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为牛顿,如果铁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秤的读数为牛顿。(92年广西)2.如图6-1所示,有一个悬浮在液体内部的正方体,如果正方体的边长和上表面距水面的深度均为L,液体的密度为ρ,则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正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90年四川省)3.水上浮着一个物体,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是2:3,则此物体与水的密度之比是;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露出液面和浸在液体内的体积之比是…  相似文献   

17.
测定液体密度有多种方法.如用弹簧秤分别测量出一块固体(该石块不溶于待测液体和水,且ρ石>ρ液,ρ石>ρ水,在空气中的重为G1,在水中的重为G2,在待测液体中的重为G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该石块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1 教师演示实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实验器材:量筒、弹簧秤、金属块、装有水的烧杯。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金属块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怎样知道金属块浸入水的体积(即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3)怎样计算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边启发学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边演示实验,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测浮力时金属块不能与容器底、壁接触。然后,将称量法求浮力的公式F_浮=G-G′(G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V_排=V_2-V_1(V_1是未浸金属块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_2是浸入金属块时水面到达的刻度);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的计算公式:G_(排液)=ρ_液gV_排写在黑板上。接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例题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 ,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 50厘米 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 2 5厘米3,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它的质量多大 ?密度多大 ?(课本第 1 50页习题 9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定律 (F浮 =ρ液 g V排 )知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将题中条件代入公式即可算出浮力大小。浮在水面的物体 ,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重力、浮力 ) ,二者的关系为平衡力 ,故 F=G。当重力计算出后 ,利用公式 m=G/ g可将物体的质量算出。计算密度的公式为 ρ=m/ v,现公式中的 m、v都已知 ,故其密度也可算出。一般学生计算出结果就算…  相似文献   

20.
1.选准切入点例1有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将它轻轻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杯中时。杯中溢出5克水,如果石块重力是它所受浮力的2倍,求该石块的密度.分析该题的物理过程中,涉及一个重要的隐含条件.即杯子中溢出水的体积等于小石块的体积.而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