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个结论叫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反映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例如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之间的区别 ,学生往往理论上知道 ,而实际上却混淆不清。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学生也不好接受 ,常常会错识地认为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对此 ,如何克服重点、分散难点 ,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教研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以便更好地搞好牛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牛顿第三定律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下面结合演示实验和举例 ,寻找和导出定律。一 .力的作…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三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也是中技、中专、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之 一.是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问题,所以又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掌握得如何,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笔者认为教学中必须讲清和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基于发展性课堂即时评价理念,以“力的概念的再认识”“课题:通过实验论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课题:实验论证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辨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为思路展开教学,最终实现在对评价行为细致描述基础上的评析。  相似文献   

5.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必要的重要补充 ,它揭示了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从而扩大了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由单个质点扩展到多个质点。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是力学的一个难点。1 提出问题 ,让学生设计实验教学目标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板书的小标题是一个个问题 ,使同学们对几部分内容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还是单方面的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③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同吗 ?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设计实验。2 开拓课内实验形式教材上…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于是,有不少学生得出结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也存在这个关系:即数值相等而正负号相反.果真如此吗?通过下面实例分析,你会对这一问题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7.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一般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力称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一般情况下,两个物体在这一对力作用下,它们的动量和动能都要发生变化,而物体动量和动能的改变分别是由力的冲量和力所做的功决定的。讨论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及所做的功,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浙江等省市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第23题就涉及到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对此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三定律给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由此产生了“作用力的功等于反作用力的功的负值,即作用力的功加反作用力的功等于零”的推论,本文认为这种推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第四章物体的相互作用在前一章里,讨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作用的关系。这一章要进一步讨论物体相互作用时遵循的规律。先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然后再学习比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更广的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是从牛顿第三定律开始的。在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建立起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有些学生  相似文献   

10.
牛顿第三定律是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将研究对象转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例1吊在天花板上的电扇所受重力为G,当扇叶转动起来后,电扇对吊杆的拉力为F,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高中物理课本在“牛顿第三定律”一节中,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都是采用演示两只相同弹簧秤对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一结论的。教学中发现,总有些学生(尤其是爱思考的学生)对此提出疑问。他们认为这个实验只能说明相互作用的弹力具有这种特性,而对其它性质的力,特别是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如万有引力、库仑力、洛仑兹力等)是否仍然等值反向、共作用线提出质疑,从而在处理具体应用问题时,不敢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迅速做出判断。这一问题的起因在…  相似文献   

12.
在讲述了牛顿第三定律后,高中物理课本中对人的步行是这样解释的,如图: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作用力F1,地面也同时给人一个向前的作用力F2,F2使人前进.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从历年的考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它们不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还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属于同一物理性质。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之一,在经典力学范围内,牛顿第三定律是普遍成立的。那么,牛顿第三定律在电磁学中是不是成立呢?结论是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一学生在“牛顿第三定律”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提出利用系列实验让学生归纳得出相关结论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弄清楚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以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以期为物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定律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二、定律的理解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时应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成对出现。按牛顿第三定律的说法,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不免会问到: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呢?当然,在牛顿提出其完善的力学理论时,电磁学理论尚未完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有抓住磁场的本源并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方可作答。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1.了解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述的本质含义;3.学会区别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理解定律的本质含义,并学会区别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用具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设备(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实物展示台、液晶投影机及银幕)、CAI软件、弹簧秤。教学过程1.简单引入新课。2.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电脑动画:手用力提桶,小孩站在小车上推墙,用力拉弹簧,人踢足球。边看边画边分析讲解得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是…  相似文献   

20.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不少学生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都是正功或都是负功,并且一定相等.其实不然,下面举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