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探索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俞君杨 《家庭教育》2007,(2X):24-25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3.
"母子关系如同恋爱一样,孩子是追求者,母亲是被爱者,只要母亲能够主动一点,那么母子感通便很容易建立。母子关系如同恋爱一样,孩子是追求者,母亲是被爱者,只要母亲能够主动一点,那么母子感通便很容易建立。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某种程度来说是孩子发出,母亲回应的。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对母亲表示出不同的反应,开始还不甚明显,对谁都会笑、会哭、会发出声音,但几个月以后,这种区别就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以及母子依恋、父子依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使用情绪调节问卷和依恋量表,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农村和城市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认知重评因素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表达抑制因素上留守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城市儿童母亲信任、母亲沟通对父亲疏远和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农村留守儿童母亲沟通对父亲疏远和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而母亲信任对二者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母子沟通更能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母亲,都希望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而众多的事实和相关的研究也表明:良好的母子关系对于孩子的个性形成及社会性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最早提出用“依恋”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对与他关系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而这种  相似文献   

6.
滕春燕 《教育导刊》2005,(12):17-19
俗话说:“有奶便是娘。”母亲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给孩子充裕的物质满足的妈妈是否就是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呢?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远比食物更为重要的要素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那就是“依恋”,它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母亲自身的心理成长。以下这些实验引发了我们对母子依恋关系乃至于早期育儿问题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亲的形象不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国内外一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真思考父亲在教育子女中的作用。一、婴幼儿对父亲的依恋过去,人们总认为孩子不喜欢和父亲亲近,偏向于母子依恋。事实表明,从依恋最初萌芽,婴儿就表现出对父亲,而不只是对母亲的依恋。有人观察婴儿与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8.
母爱与婴儿的依恋安全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生来就有依恋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的情感需要。大约从6个月开始,婴儿就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这种婴儿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既是母亲所需要的,更是婴儿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如果母爱的质量低劣则势必导致婴儿与母亲形成不良的依恋关系,并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埋下“隐患”。因而,协助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对儿童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你的孩子有依恋安全感吗 本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运用“陌生情境测验”的研究发现,1~1岁半儿童依恋行…  相似文献   

9.
喜欢你,有道理!依恋是婴幼儿与母亲或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结,一般在婴儿出生后半年开始形成。依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乃至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鲍尔比(Bowlby)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幼儿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建立一种温暖、亲密、稳定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幼儿既获得了满足,也感到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宝宝把与母亲的依恋作为“定位的灯塔”,向外辐射到与其他人的人际交往中。有着安全依恋的宝宝,容易与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宝宝,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缺乏安全…  相似文献   

10.
约翰·冈田的小说《不-不仔》讲述了二战之中日裔青年山田一郎在面对征兵令的问题时做出否定回答,从而历经了不同的命运道路的故事。由于一郎的两个否定回答与他的母亲的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因为母子之间的一次激烈争吵中重要物件“镜子”的出现,使得母子关系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的“他者”与“自我”相契合,也让利用镜像阶段理论深度分析隐藏于矛盾表面之下的一郎与母亲的关系成为可能。所以从前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和后镜像阶段的顺序可以剖析出主人公一郎从混沌迷茫的状态,通过与“他者”母亲的区分与疏离最终走向成熟完善的“自我”的过程,进而论证整个过程中的母子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也可以更好地解释利用镜像阶段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们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比较重视,认为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就会引起幼儿天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其实,幼儿能否顺利地开展学习活动,还要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幼儿对教师的依恋。依恋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形成的一种感情关系。这种感情关系使他们在时空上联结在一起。在教育领域,依恋对受教育者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幼儿对成人的依恋,是其自尊和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它还可能是孩子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探索行为产生的原因。如果幼儿对教师没有产生这种依恋,那么孩子就可能产生畏惧、提防心理,出现一系列防御行为,如少言寡语,心情焦虑,无心活动,甚至一个人向隅而泣,盼望母亲立刻接他回家。这在刚入园的幼儿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这时母子依恋由于双方时空上的断裂而受到阻碍,而幼儿对教师还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90年代依恋理论研究的争论;单一与多重依恋,陌生情境中“气质”与“母婴关系”的作用,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依恋具有跨代传递性。依恋存在于同伴关系之中,对友谊会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郑伯克段于鄢》结尾部分有一句话:“遂为母子如初。”篇后注解为:“从此作母亲和作儿子的还和当初一样,即恢复了母子关系。”(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的《古代汉语》上册74页。) 如果注解只解释成“从此作母亲和作儿子的还和当初一样”,那么无可挑剔。可是接着又作了注脚“即恢复母子关系”,这里不禁要问:“母子如初”,当初母子关系如何?原文曰:“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可见当初姜氏就厌恶庄公,何谈“恢复母子关系”呢? 由于“庄公寤生,惊姜氏”,所以厌恶他,而“爱共叔段,欲立之”,使姜氏与庄公的母子关系从当初的“厌恶”到越来越尖锐化。姜氏曾多次向郑武公请求立共叔段为太子,郑武公一直没答应。等到庄公即位,姜氏替共叔段请“制”,庄公许之以“京”,共叔段违背先王  相似文献   

14.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应理解为家庭成员间关系的问题。本案例中,儿童反映在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如针刺手、旷课等)应该被理解为家庭关系出现问题的表现。咨询师从改善母子关系入手,用认知、行为等多种手段辅导儿童及儿童母亲从“冲突一依恋一冲突”的纠缠关系中脱离出来,疏导母亲的焦虑情绪,达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父亲与儿童     
父亲与亲子依恋一种特别流行的文化成见是婴幼儿有一种相对惟一的与母亲的依恋,母婴关系被认为是婴儿最初社会化的基本需要。但与这种观点相反,最近的研究揭示,在生命的第一年内就存在婴幼儿与父亲之间的大量的强烈的依恋。这些依恋清楚地表明婴幼儿对父亲行为的兴趣。比如,依恋父亲的婴幼儿会花很多时间看他的父亲;当父亲离开或进入房间时,他的行为反应会很活跃,并经常作出移动表明  相似文献   

16.
<正>一、同床而眠与依恋关系的建立任何家庭中诞生的孩子都具有独特的本能——“母子一体”“母子连心”,孩子与父母同床而眠是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过程,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婴儿期有心理“印刻”现象,如果出生后与父母同床共衾而眠,更易于“印刻”父母,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所以自古以来,父母自己带孩子睡觉的习惯还是有重要意义的。现在的父母不能简单地以自己带不好,或者夜间翻身会压坏自己的孩子为借口,  相似文献   

17.
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接触时间减少,亲热爱抚不够,孩子就会失去对母亲的依恋感,出现了情感障碍,对母录疏远和冷淡,影响了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心理学家通过对恒河猴的实验证明,母爱是一种建立在性本能基础上的后天习得的情感。而“母爱剥夺”则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约翰·布尔巴曾做过“分离焦虑”的研究,让15—30个月的婴儿离开母录,经历了反抗和失望阶段后,幼儿似乎恢复了正常生活,但变得态度冷漠。  相似文献   

18.
泣血的呐喊     
姜雷  李霞 《家教指南》2004,(7):17-18
绝命书1996年12月28日,年仅15岁的尹民服下一瓶巨毒农药,痛苦地结束了花季的生命!尹民的母亲摸着儿子冰冷的尸体,有如五雷轰顶,立刻昏厥过去———她的骨肉、她的深爱、她的希望、她的未来永远消失了!尹民的自杀,是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所能做出的惟一的选择。在他留下的绝命书中,向世人展示了他伤痕累累的内心世界,表述了他的乞求和决心:他不愿意整日生活在父母无尽无休的争吵声中,他渴望有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和没有“硝烟”、“火药味”的清新的读书空间。他不想看见母亲因婚姻不幸而终日以泪洗面。他渴望抛弃他母子离家出走、另觅新欢的父…  相似文献   

19.
某日,我路过燕莎路口,忽见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在和一位年轻的母亲争吵得“不可开交”。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停下脚步“,观赏”了这对母子争吵的“全貌”。“我不坐夏利,就坐富康。”小男孩坚定地说。“宝贝儿,听妈话,今天就将就坐夏利吧。”年轻的母亲苦苦地“哀求”。“不,就不。”。小男孩“寸步不让”,急得母亲直冒汗。“宝贝儿,快上车吧,妈妈上班该晚了。”“爱晚不晚,反正不怪我。”小男孩仍然不上车……无奈,年轻的母亲只能面带难色,对停在路边多时的夏利车司机说:“师傅,对不起,叫您久等了。”司机很不满意,瞪了他们母子一眼…  相似文献   

20.
滕春燕 《教育导刊》2005,(12):17-19
俗话说:"有奶便是娘."母亲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给孩子充裕的物质满足的妈妈是否就是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呢?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远比食物更为重要的要素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那就是"依恋",它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母亲自身的心理成长.以下这些实验引发了我们对母子依恋关系乃至于早期育儿问题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