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宋人文集(别集)在宋代的编刻以及宋以后历代的流传,总结宋代编刻本朝人文集的概况、原因、形式、体例、特 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本论文即为此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据调查,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极其有限,仅仅涉及宋人 文集作者20家左右,其余700多家则付诸阙如。而展开这一问题的探讨,无论对宋代目录学、古籍版本学建设,还是对  相似文献   

2.
《梁昭明太子文集》乃宋人据它书辑出萧统诗文的重编本,重编在南宋初年,且并未参据《玉台新咏》。刘世珩影刻之宋淳熙本仅载刘孝绰集序,但据所载萧统诗文作于普通三年前后者均有,断定不属于刘孝绰编本系统,也再次佐证出于宋人重编。现存刘世珩影刻及盛宣怀重刻之两部宋淳熙本,存在文字、卷首序篇目等差异,前者属淳熙早期印本,后者则属后印本。明本萧统集均源出周满本,宝训堂本乃据周满本重刻,而《萧梁文苑》本、张燮本又增益其它篇目。其中《萧梁文苑》本存在篇目误收的情况,相较而言不及张燮本严谨。清康熙刻释行景注本《六律六吕文启》颇具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代四六文大家辈出,四六文数量超乎前代。但以往的研究中,尚无专门针对四六文的叙录工作。宋四六文叙录主要包括四六文集之版本源流、历代著录沿革、编辑体例、解题提要、存佚情况等内容,不限于宋人编宋人四六,后人编宋人四六也纳入论述,以现存四六文集为主,也包括一些散佚文集。本文为宋代总集类四六文叙录,涉及《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等6种。叙录重点在推源溯流,也重视编纂体例的讨论,专门阐述和四六文有关之内容,以达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学古籍所借编纂《全宋文》的机会,对现存宋人别集及其现存版本进行了相当认真和彻底的清理,从广泛收集来的国内外有关图书馆的藏书目录中,通过精心筛选,编成了《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一书。该书自199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以来,为宋史研究者检索现存宋人的别集版本目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真可谓功德无量。但是,宋人别集既十分繁夥,又历经七百余年乃至近千年的屡次整理和传抄、翻刻,其版本目录之多,存佚之不一,实在不是一件容易探明之事,尤其像朱熹一类大家和有影响的人物,自  相似文献   

5.
史广超 《图书馆杂志》2020,(2):117-121,66
《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本宋人别集,在四库馆稿本、阁本、武英殿聚珍本、传抄本等"中间本"及提要等方面,遗存了卷数变动的痕迹。这些异变由据御旨删去青词等体、为与提要所言卷数一致而删去某些卷次、相同内容重编等诸多因素所致。卷数异变揭示了早期版本有独特价值、七阁本所据并非全为同一底本等规律,也部分修正了学人对四库馆臣辑佚工作的负面评价。  相似文献   

6.
敦煌写本白居易诗,为唐人手抄的一部相对完整的白居易作品,编号为伯五五四二。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著录,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附影印宋本《白氏文集》后)。此卷袖珍折叶装本,存八页半,首载《寄元九微之》诗一首及元稹《和乐天韵同前》诗,以下载《上阳人》等《新乐府》诗16首(王重民著录15首,漏《道州民》一首),末首《盐商妇》仅存一行。此卷遇至尊空格,是唐人写本原式。王重民疑为《新乐府》在"当时单行之原帙",又《寄元九微之》诗(见于《白氏文集》卷九,即《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同为元和四年作品"(应为元和五  相似文献   

7.
隋唐以至两宋的二陆集均有散佚,宋代流传的陆机集属重辑本;相较而言陆云集尚存其主体,且少见于类书和总集称引,反映了两集流传境遇的差异。宋华亭县学本陆机集据重辑本而刻,而陆云集则据内府藏残本而刻,遂为二陆集祖本。明陆元大刻《晋二俊文集》据宋本重刻,但经过校订而失宋本旧貌,明代流传二陆集诸本均主要自陆本而出。经比对,清影宋抄本《陆士衡文集》基本据宋刻原本而抄,自内容而言可视为宋本,故与《宛委别藏》本相比更具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李灵年和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编著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著录广泛,版本多样,因此两部书目的出版为清代文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便利条件。限于各种客观条件,当时所收书目种类和数量难言详尽。本文在认真考察天津图书馆馆藏清人别集种类和版本情况的基础上,尝试对《清人别集总目》和《清人诗文集总目》做一些补遗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存量丰富的清人别集是南开大学图书馆馆藏特色之一,特别是百余种稀见清人别集更是清人别集中极有价值者。本文对这部分存世稀少且极有研究意义的稀见清人别集之版本、作者、内容类型等作了详细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较深入地阐述了馆藏稀见清人别集的价值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韩愈《论语笔解》(以下简称《笔解》)一书,自宋代起学者们即已展开争论。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对宋人之说加以综合之后,以为此书非宋人伪撰。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皆同意此说。然而,现代研究韩愈者多无视以上目录学家的结论,不作具体考辨,仅取宋人一家之说而断之伪作。这实在难以取信于人。笔者以为此书既非伪作,又非韩愈原本,而是宋人对"韩愈《论  相似文献   

11.
宋超 《新闻记者》2012,(7):3-13
2010年10月25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原党委委员、副社长,《新民晚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金福安同志因病去世。三十多年的报人生涯中,金福安表现出强烈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解放日报》突破常规,在第一版加框刊登公报提要;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夕,《解放日报》在第一版头条位置醒目准确预告"海湾战争可能在24小时内爆发"……金福安在《解放日报》编辑业务上的这些创新之举,已经成为新闻编辑史上的经典案例。在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期间,他积极弘扬"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民风格,坚持以民为本,提出文化含量是媒体的生命力,在发扬传统报业文化的同时坚持媒体创新。最近,"金福安纪念文集"即将出版,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宋超特为"文集"撰写本文。本刊首先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宋人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其书今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宋末说部之佳本".自来著录此书者凡数十家,然于世南之名讳、里籍、世系、事履及亲友交游均不甚了了.本文于此诸端逐为考证,以为读其书者之一助.又于旧籍中捡得张氏遗文三篇,可以补<全宋文>之遗阙.  相似文献   

13.
古籍版本之学,重在目验和实物的考镜,今人难得有这种机会,则可通过阅看藏书家书目、研读版本学专书、参考古籍书影和古籍影印本等方法予以弥补。如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对于古籍版本的研究就很有参考价值。《书林清话》卷六有一篇《“宋刻书之牌记”,其中谓:“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  相似文献   

14.
罗伟国 《中国索引》2005,3(1):53-54
宋、金、元三刻《道藏》,但都没有流传下来。清代没有刻过全藏。因此,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就是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道藏》全书的惟一传本。  相似文献   

15.
《文献》一九九六年第三期刊载何忠礼先生《<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朱熹部分补正》一文,以其在日本讲学时亲自检视所得,纠正了《版本目录》中将日本正德元年(1711)所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著录为"明正德本"的错误,正谬之功不小。国内学者未见原本,大约容易出现此类既可笑而又难免的疏失。但是《补正》又说,日本静嘉堂文库等藏有明成化十九年(1483)刻本《晦庵先生朱文  相似文献   

16.
在明朝中叶,已有翻宋,覆宋的刻书风气兴起,如正德间苏州陆元大刻《花间集》,嘉靖间王元喆刻《史记》等书,就是例证.社会需求量大的重要古书可依宋本翻刻、覆刻,而需求不多或珍爱宋本又无力刊印的藏书家遂采用影抄的方法存留宋本原貌,这应当是"影宋抄本"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女冠之中,唐人吟咏其"白日升仙"的谢自然,非常著名。谢自然"升仙"的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不过,宋、元、明以降,谢自然的"胜迹"遍布于乡里的山陵,百姓们更愿意将之视做真正的神灵来祭祀、供奉。  相似文献   

18.
山西大学馆藏古籍十余万册,以地方文献和明清文集见长,此次33种入选《山西省珍贵古籍名录》,在此特选十种,加以提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类分图书时,常常有人将《郭沫若全集》、《茅盾全集》等书归入1217.1,将《郭沫若选集》、《茅盾文集》、《臧克家文集》等书归入1217.2,即将“全集”入中国文学各时代作品集的总集,将“选集”、“文集”之类书入别集。究其原因,说:全集者乃是听有文章的汇集,故入“总集”;选集者则是其中部分文章而不是全部,故入“别集”。显然把“总集”,“别集”的概念搞错了。  相似文献   

20.
《元文类》今本提要主要是依据《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提要删改、增润而来,分为三个具有不同编纂史的文本层:与《进呈总目》相同的作者小传、由《进呈总目》而改的书评、《进呈总目》以外新增的版本题记。小传部分侧重描述苏天爵对近代史料之熟稔,题记旨在拔高采进本之版本价值。书评的修撰过程最复杂也最耐读,馆臣对《元文类》文学价值的判断既反映了清初明文评选风尚的变改,也与乾隆朝历代文集"正典"序列的形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