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美、德、日高等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及其与我国的比较。 美国高校有州(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种类型,公、私立高校的主要区别在财政上。公立高校经费主要由所在州负责,联邦政府给予科研和学生一定的专项资助。私立高校经费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和社会捐赠,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科学研究上给予一定的资助。1981—1982年度美国高校总收入696.5亿美元,其中州政府拨款223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浅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可分为四大方面:  一、政府资助与拨款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与拨款包括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资助与拨款。联邦政府的资助与拨款由拨款、贷款与合同款、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资助三部分组成。联邦政府的拨款大部分流向了公立高等教育,而贷款与合同款的流向则较均衡。但联邦政府的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资助方式不同于拨款。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不是为了养活或维持学校而是为了取得研究成果,因此,那些拥有高水平科研人员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有机会去获取更多的研究经费,既增加了学校收入,提高了学术声望,又为政府作出了…  相似文献   

3.
评估与竞争:英国高校科研拨款的基础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高校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科研经费来源多样,但是政府拨款仍然是最主要的来源,包括以评估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拨款和以竞争原则为基础的学科研究委员会的拨款,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科研评估与科研拨款直接挂钩对英国高校科研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基金会和企业等资助。由于美国高校数量众多,而且科研经费的多寡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科研项目采取自由竞争而非指定分配的方式,所以各高校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竞争异常激烈。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于是就出现了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政府自20世纪末逐步对高校科研拨款实施绩效拨款改革。2002年后,澳大利亚高校科研拨款根据高校科研收入、研究生和科研成果出版数量等定量指标分配的方式引起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澳大利亚高校科研拨款绩效改革造成的影响,既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积极一面,也伴生了对高校活动、宏观和内部管理模式、科研行为和产出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的高校科研资助政策经历了从公平竞争的基金制度到全社会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这一历史进程.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资助的来源主要为政府、企业和其它社会力量,政府应为主体;竞争是高校获取政府科研资助的主要途径,但却有失公正;同时,也存在相关监督机制缺失的问题.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应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通过各方努力落实公平竞争;并完善如科研经费预算、科研成果审查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奥地利高校共有903个研究所。1995年奥政府科研经费为356亿先令,占国民总收入的1.5%;高校科研经费为128.75亿先令,占全国科研经费的36%。此外,奥高校还可从工业界和欧盟得到一定的科研资助。奥地利高校科研具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教育部部属76所高校2003-2010年的收支数据和基本情况的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论文发表数作为高校科研产出的主要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在高等学校中,倾向于目标管理的横向科研经费以及专项经费拨款更能促进高校的科研产出;过程管理较多的纵向科研拨款对高校的科研产出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拨款模式属于政府部门分散主导下的竞争性科研经费投入体制,拨款渠道多元化,经常性科研财政拨款较少,竞争性经费配置不合理,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不科学。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科研真正的创新,必须明确高校科研公共产品属性,增加高校经常性科研拨款,合理配置竞争性拨款。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科研资助体系经历了私人捐赠、企业投资和联邦拨款先后加入的发展过程,最后形成了资助来源多样化的科研经费模式。通过对美国大学科研资助发展历程进行描述和分析,总结出美国大学的科研资助发展具有资助对象由个人向研究所、大学转移,资助目的从个人兴趣向商业利润、国家目的变迁,资助内容从兴办大学、研究所向资助科研项目转变的特点。资助模式的转变对美国大学、科研人员和科研活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政府拨款和非政府拨款是美国高等教育科研经费来源构成的主渠道。以机构基金、商业部门、非盈利组织为主的高等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与政府科研经费拨款呈并驾齐驱态势。从资源视角看,美国高等教育科研经费在来源上表现出"边界松散的市场化和政府诉求的导向化"特征,在科研经费支出上呈现"工具学科的富集化和人文学科的边缘化"趋势,在科研经费分享上彰显出"效率至上的竞争化和公私高校的无差别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绩效拨款不仅是一种拨款方式,更是一种问责方式。自美国田纳西州1997年率先设立绩效拨款机制以来,目前美国有近一半的州建立了该机制。美国绩效拨款机制的形成受到财政、支持力量以及政策的影响。尽管对州绩效拨款存在争论,但高等教育绩效拨款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分配了政府有限的教育资源,弥补了经费的部分短缺,有力地鼓励了高校重视教学科研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对科学研究定位不科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及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地方高校可综合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地方资源开发及科研与教学互动出发来对科研定位;从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来优化资源配置;从建立研究机构、科研平台及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来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是大学教育投资的主体,2007-2009年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比例高于总收入的增长速度.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明显大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各类大学的收入占全部直属高校总收入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不同地区间高校收入情况呈现不同的走势.科研经费拨款占科研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而高校教育事业收入低于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大学自筹资金和其他收入呈现出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5.
试析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政府财政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各州由于政策环境的差异,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大都采取以下三种基本途径:州政府财政税收拨款资助公立高校;州政府或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公立高校学费标准,高校向学生收取学费;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学生资助项目或计划资助就读学生。  相似文献   

16.
政府对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从大学科研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系统发达的国家对其大学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机制,同时就我国政府对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对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即:提高教育经费拨款力度,确保大学科研支撑体系的稳健运行;以科研质量为依据,建立并完善稳定的经常性科研经费拨款机制;以科研成本核算为基础,确立科学的科研项目间接成本补偿比例。  相似文献   

17.
科研经费变化直接关系到科研资源分配的结果,进而影响到科研资助的效果和差异。本文以1994-2018年间某研究型大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经费资助的青年人才为分析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科研经费额度的变化对高校青年人才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科研经费对高校青年人才的不同绩效指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对不同年龄群体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科研经费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有助于完善我国科研经费配置政策,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局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改革广泛采取了竞争性经费和绩效专项经费这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作为我国传统的投入因素拨款方式的补充,在应对国家财政难以独立支撑迅速增长的高等教育规模和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具有鲜明的特色、发展特征和实施成效,但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它们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推动并形成了集中有限财政资源,重点扶持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项目、学科和高校.择优资助绩效突出的个人,提高拨款的效率和效益,推动办学和科研水平迅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绩效拨款通过鼓励高校自筹经费与企业合作投资,大大调动了社会资金投资科研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宏观引导成就显著.但我国的绩效专项经费按绩效分配的机制尚不完善,需要合理协调以避免重复建设,明确绩效内涵、标准及实施程序,强化绩效考评的程序及结论公示,增加专项经费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英国大学科研管理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军  沈萍 《江苏高教》2006,(6):134-136
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政府推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促使科研管理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该过程中变化明显。通过对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战略性调整,在提高科研产出质量、提升科研评估等级、获取更多高等教育基金会科研拨款的同时,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推进大学科研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联动,获取更多来自科研委员会和企业界的竞争性科研经费。这些变化对大学科研管理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战略管理是高校的必然选择 新世纪以来,高校遭遇到了社会、政府、甚至包括高校的教职工和学生等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家长和学生抱怨分担教育成本太高;政府指责高校科研经费太高而不出成绩;大学教师又抱怨压力过重,科研经费太低;而社会认为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及科研的泡沫行为值得质疑……从长远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高度看,对高校进行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