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广州足球协会主办的《足球》报,经过三期试版,一月一日正式出版发行。《足球》报为四开报,半月刊,是我国第一张专门介绍足球运动的报纸。它的任务主要是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特别是广州地区足球运动的发  相似文献   

2.
1951年6月29日,《湖北日报》刊登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创办(湖北农民)报的通知》中说:“为了更好地联系全省广大农民,满足他们读报学习政治文化的要求,加强对农村工作的指导性,决定创办《湖北农民》报。”  相似文献   

3.
《伊犁白话报》是新疆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它创刊于1910年3月15日,日刊,有汉、维吾尔、蒙、满文版。汉文版铅印,维吾尔文、蒙、满文油印。报馆地址在伊犁惠远城北大街(今新疆霍城县惠远乡)。当时,惠远为新疆第一重镇,是全疆政治、军事中心。 《伊犁白话报》是由同盟会赴疆主要领导人冯特民等创刊,属于革命派的报纸。该报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外,还向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重庆直辖十周岁生日的到来。我市第一张数字报《重庆日报》数字报诞生了。《重庆日报》数字报以我市门户网站华龙网为依托平台,于今年1月26日开通试运行。3月14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宣布,《重庆日报》数字报正式运行,拉开了我市报媒数字化的序幕。从3月14日起,读者在华龙网首页点击链接图标或直接登录http://cqrb.cqnews.net,便可原貌阅读《重庆日报》。新诞生的《重庆日报》数字报具有阅读方便、使用方便、管理方便、整合资源方便、扩版方便、平面信息开发方便等优点。《重庆日报》数字报的诞生是我市传媒数字化改革的重大成果,是我市报媒数字化的重要里程碑。目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已作出部署,继《重庆日报》之后,《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时代信报》等将陆续依托华龙网开通数字报。  相似文献   

5.
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秘密召开,宣布了党的建立。但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很快被沙皇警察破获,党的机关报《工人报》还没有出版,编辑部就被沙皇警察捣毁。党名存实亡。列宁当时在流放地,他在第二年制定了国外创办全俄马克思主义秘密报纸的计划,并写信给此前与他一起组织彼得堡工人阶级斗争协会的尔·马尔托夫、亚·波特列索夫组成筹备报纸的三人小组。  相似文献   

6.
中央苏区的第一张报纸:《红色中华》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1931年12月11日的《红色中华》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权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它诞生于中央苏区最为艰苦的日子里。其时,蒋介石正调集兵力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日本继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在4个多月内占领了我国的东北,并加紧南进。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在大军压境、敌强我弱、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环境里,《红色中华》报在当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舆论的教育、激励和鼓动职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7.
青海报业非常落后,旧中国仅有少数几家报纸。1929年青海建省时,创办的《新青海》日报,为有光纸单面石印,每期2张。期发量1200多份,后更名《青海日报》,旋即改用新闻纸铅印,1938年底终刊。还有一张《青海民国日报》,创刊于1931年,初为石印,两年之后改为铅印。又过两年始用新闻纸双面印刷,至1949年8月终刊。1947年还曾出版过8开4版的《昆仑报》周刊,主要刊载回族文化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上海有好几种小报,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有比较严肃认真的《世界晨报》、《剧影日报》、《铁报》等;也有专捧歌女、舞女的,有谈回力球、跑马等赌经的,当然也有不少是乌七八糟、满纸色情的,……但若统称之“黄色小报”,就有失公正了。上海解放后,负责上海党的文教宣传领导工作的夏公(夏衍),深谙上海的特殊情况,为了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一般市民进行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授命冯亦代、陈蝶衣、龚之方、唐大郎四人筹出两张小报,以旧形式宣传新思想、新风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读者热爱新生活、新社会。这两张小报,有它的特  相似文献   

9.
10.
1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上拨乱反正,探索改革开放;经济上农村包产到户,城镇自由市场方兴未艾,党的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民生活日益改善,文化娱乐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2.
《工厂生活》报由铁道部政治部主管,中共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委员会主办,《工厂生活》报社编辑出版。1954年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7月12日出版铅印创刊号,是苏南地区最早的工厂铅印报纸,也是铁路工业系统创刊较早的报纸。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始建于1905年。50年代是全国红旗单位,80g代是全国工业交通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90年代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企业。《工厂生活》创刊时为八开四版,周二刊,发行900份至班组。1957年《工厂生活》改为八开二版,仍为周二刊。1962年5月4日为周一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老新闻工作者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立报》。《立报》1935年创刊于上海,是一张很有影响的小型报。它坚持抗日,倾向进步,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拥有广大读者,销数曾创当时国内报纸的最高纪录。萨空了同志1935年秋到上海参加《立报》工作。1937年11月大上海沦陷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强令所有宣传抗日的报纸一律停刊,《立报》由于坚定的抗日立场,也被迫停止了发行。12月,他乘意大利邮船赴香港。在那里他主持了香港《立报》创刊的筹备工作。1938年3月,香港《立报》和读者见面了,他担任了香港《立报》的总编辑和经理。同年9月,他脱离香港《立报》去新疆。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记述的就是他这一段经历。文章将介绍在日寇侵华、国难当头的时刻,《立报》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保卫祖国,争取自由民主而斗争的。而他自己也正是通过斗争实践,找到了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14.
我的第一篇新闻作品是发表在《杭钢报》上的。记得那时还是“文革”前,写一位我们班组里老工人的先进事迹,编辑部帮我改了又改,润色又润色,发表后在职工中反响很大。“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能上报纸,真不简单。”1981年《杭钢报》复刊后,又使我们工作在基层的通讯员有了用武之处,我们的各类新闻作品有了发表的阵地,我们写稿水平有了提高。编辑部的同志,对我的每篇来稿都认真阅读,精心修改,悉心辅导,记得复刊的第一篇通讯,请老报人精心来厂辅导我们,认为题材是好的,但写得还有不足之处,要我再度采访重新修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第一份外报——《蜜蜂华报》的历史坐标□程曼丽对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者来说,《蜜蜂华报》(AAbelhadaChina)是一份极为特殊的报纸。其特殊性就在于,首先,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开中国近代报业之先河;其次,它是洋人在中国领土...  相似文献   

16.
4月20日这天,风和日丽。在安徽合肥参加全国省市自治区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访活动的代表们,按照东道主的安排,到被誉为“安徽第一村”的王大郢村参观访问。改革开放十余年来,这个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大家惊叹不已;村委会主办的在全国尚属首创的《王大郢村报》,更引起我们这批老新闻工作者的浓厚兴趣。 王大郢村位于合肥市东南部的驼岗镇,现有居民532户,1667人,菜地400亩。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  相似文献   

17.
六、创办香港《立报》中国共产党支持我创办香港《立报》 1938年圣诞节前夜,我乘意大利邮船康特凡蒂号只身离开上海。那时,到底去什么地方,哪里将是落脚之地,我心中也无数。总之,上海沦陷了,呆不下去了。当时从上海去内地有一条路线要经香港,于是我旅行的第一站便是香港。在船上不期而遇到了茅盾、谢六逸、严谔声,旅途颇不寂寞。  相似文献   

18.
1826年,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1765—1833)把一架照相机从他自家的窗口伸出去,用一种感光后能变硬的沥青,将园内的景观——一棵梨树、谷仓及另一半房屋等的外貌影像永久地记录在白鑞(锡和铝的合金)片上。这就是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的《鸽子窝》。它的曝光时间是8小时,但看上去还是一幅感光不足的影像。  相似文献   

19.
初识《陶城报》,是在1989年的冬天。作为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报,那时,它刚刚诞生。 至今,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我亲眼看着《陶城报》一步步长高、长大:从原来佛山市内部报纸,发展到广东省发行的报纸,再于199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也从原来的四开黑白版双旬刊,发展到如今的对开四版大型彩色印刷报纸。其发行量也一直稳定在15000份左右。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当许多企业报的老总们还在为经费发愁时,《陶城报》却已经存下了近百万元的广告收入。这在全国企业报中是少有的。 “捧着《陶城报》按图索骥” 广东人干事情,极务实。这一点,佛陶人也不例外。 身处开放前沿的广东,佛山陶瓷工贸集团实际上早在1988年末,就开始走上了按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轨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佛陶领导层越来越深切地感到了宣传工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当时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出资,筹办自己的企业报——《陶城报》。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新四军十八旅奉命开辟江都、高邮、宝应地区。我军挺进“江高宝”之后,先后攻克了王营、临泽、赫旺庄、马棚湾等许多敌伪据点,为开辟新区扫除障碍。接着,各地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经过建党、建政、建立地方武装等一系列艰苦工作,终于在这个地区建立了根据地。于一九四二年三月,正式成立了中共苏中一地委、一专署和一分区,由惠浴宇任地委书记兼专员,刘先胜任军分区司令。一九四二年八月间,地委决定出版一张公开发行的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