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叶小娟 《大观周刊》2012,(3):211-211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概念。我校地处农村,学生语文养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书写差、错别字多、语文知识面狭窄、口头表达能力差、不能使用语言文字表达。  相似文献   

2.
郭朝玉 《大观周刊》2012,(44):318-319
我们知道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就是创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素质化教育和创新教学,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汪艳 《大观周刊》2013,(6):181-181
广东的学生从小受方言影响较深,造成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偏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淑芳 《大观周刊》2013,(12):144-14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要想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及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加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5.
樊金童 《大观周刊》2013,(6):161-161
三国时的董遇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北宋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由此可见,读书很重要,作为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读书更为重要。那么,怎样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今天.我来谈几点自己浅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丽苹 《大观周刊》2012,(22):202-203
本文从利用文中“空白”、珍视独特体验、注重背诵积累、巧用现代教育技术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唐继明 《大观周刊》2012,(52):282-282
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水平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如学生初读课文时的自读感悟,熟读之后的领悟感知,以及深入理解之后的诵读表达。在教学一篇精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三个不同的读,将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因此我们教师在注重点拨、指导的同时,更要多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去感知体味,然后再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那如何处理好精读课文中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这三个阶段的关系呢?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以达到逐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任晓彤 《大观周刊》2011,(36):108-108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长期以来,农村中学教学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书写差、错别字多、语文知识面狭窄、口头表达能力差、作文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9.
岳秀芳 《大观周刊》2011,(37):231-231
如果把知识比做浩瀚的大海,语文就是这大海中的一叶轻舟,阅读与写作则是双桨。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必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阅读中体味写作技巧,在写作中融汇阅读知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张现良 《大观周刊》2013,(7):151-151
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读书观,博采众长,构建独特的知识结构,具有独特思考精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学生学习的楷模,从平庸走向杰出。  相似文献   

11.
杨磊 《大观周刊》2012,(5):179-179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经常会为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而犯愁.为学生默写中的低级错误面迷惑。不少初中生靠着吃小学阶段的老本.越到后来错别字越多.甚至在中考做最基础的字词题时,一部分学生也不得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环节薄弱了。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构建语文大厦之砖瓦.切不可淡然视之.  相似文献   

12.
张聪玲 《大观周刊》2011,(32):155-155
小学语文教学历来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将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能力似乎涵盖了小学语文的全部职能。然而,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仍是目标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语文素质教育背景.对如何增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13,(1):135-135
素养,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繁荣积累和提高。一、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有些宽泛大家知道.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  相似文献   

14.
罗嘉平 《大观周刊》2013,(6):185-185
中职教育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工人的。现代企业用人不光是要求员工技术好就行。而更关注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时中职生的培养绝不能仅只注重传授所学专业的外显职业技能,对其内在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同样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中职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教育的独特优势。本文试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对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成勤 《大观周刊》2012,(51):290-29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渲染,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和欣赏到文本中的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创造美。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罗艳 《大观周刊》2010,(48):122-122
在新课标下的人文教学,要求小学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人格,本文简单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小学教师应必备那些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周晓光 《河北科技图苑》2001,14(4):65-66,16
论述了图书馆工作者提高审美素养的作用,探讨了图书馆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审美素养,提出了图书馆工作者应如何塑造自身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社会影响日益突显,但是中国内地对于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传媒素养教育的研究明显缺失。指导高中生正确解读和使用大众媒介资源,提高其传媒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基于对传媒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认识,提出提升高中生传媒素养的若干策略,主要包括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哲学教育,营造良好的传媒环境,加强高中教师的传媒素养培训,开发本土化的传媒素养课程并纳入高中课程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9.
王跃 《大观周刊》2012,(29):215-215
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做了阐释:1、适当点拨,使学生善于发现美、认识美;2、激情渗透,使学生乐于感受美、欣赏美 ; 3、鼓励实践,使学生勇于创造美、传播美。  相似文献   

20.
王佳 《大观周刊》2011,(28):8-9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