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骞凿空西域,意外发现通过西南地区能够到达南越和西域,这也是汉武帝经营西南地区的发端。在汉武帝成功地征服匈奴与南越的同时,西南绝大部分地区被纳入到了汉朝的版图,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汉武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西汉和匈奴的关系较为复杂多变。本文按照汉武帝前期、中期、后期的历史顺序,概述了汉武帝和匈奴的和亲政策、图制匈奴、威震农奴、政治招抚等关系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针对性很强,那就是寻求解决匈奴问题的新策略。因此在第二次出使前明确提出"断匈奴右臂"的战略主张。并被汉武帝及其后继者们贯彻、实施乃至最终实现。张骞的出使在汉朝与匈奴的斗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对民国时期的移民实边人口迁移政策进行了梳理:丈量土地,实施积极的垦荒政策;合理规划移民布局,减轻移民的负担;针对难民,实施积极的安置政策和垦殖政策。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推行的移民实边人口迁移政策,对于近代社会东北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对于我国今天制定合理的人口流动政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付新  张云 《兰台世界》2013,(30):13-14
清代新疆屯垦创始于康熙时期,发展于乾隆时期,并且移民实边与屯垦活动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新疆屯田移民,来说明这一时期新疆屯田移民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初期,西汉的边防形势依然严峻。为破解安全困境,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经营边疆的活动。以战止战,维护边境稳定;凿通西域,完善统一格局;因险制塞,修筑防御工事;开发边疆,增强守御之备。汉武帝的治边举措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增进了民族融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西汉王朝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还促进了亚、欧、非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当今的边疆治理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邢艺譞 《档案》2017,(9):39-43
洮州历来为军事和交通要冲,明朝政府在洮州施行"神道设教"、建制卫所、土流官参治、移民实边、奖励军屯、将功臣纳入国家祭祀等一系列经略之策,从而巩固了国家统治。同时,在明朝建立初期、各方亟待稳固之时,经由这些措施实际上完成了国家权力下渗到基层的政治过程,并对地方社会的风俗信仰的重塑、乃至现今整个河湟地区的民族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五、祥云边屯文化的基因——村落贫民出生的农民明朝皇帝朱元璋,用“洪武调卫”规模空前的“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大师之笔,使得内地汉族大量涌入云南,移民遍布云南各地关津要隘,汉族从此成为云南人口最多、生产技术最先进、文化内涵最丰厚的主体民族,彻底改变了“彩云之南”的命运,让“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不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9.
霍去病是西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他那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话,成了激励有志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仁人志士的豪言壮语,影响深广。然而,在司马迁的笔下,霍去病的形象却显得并不怎么崇高。《史记》中,霍去病与卫育合传,称《卫将军缥骑列传》。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作《卫将军骤骑列传》第五十一。”对于卫青和霍去病,《太史公自序》只述其战功而不及其他,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次序的排列上,司马迁把同是抗匈名将而功业略低的李广的传记排在了《匈奴列传》的前面,而把卫青…  相似文献   

10.
一、民国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 1.晚清政府的"移民实边"政策.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的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政治腐败,财政困窘,军备废弛,内忧外患接连不断.这种情势之下,清廷对爱新觉罗氏"龙兴之地"的禁封和解禁之间就形成了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甲午战争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清政府在黑龙江移民实边政策之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移民多集中于腹地,而瑷珲、兴东及呼伦贝尔等沿边地带则依然人烟稀少、荒凉如故.  相似文献   

12.
习习 《档案》2013,(6):46-50
马邑之围 依旧和匈奴有关,又是一个意义特别的著名包围战。 白登之围,汉高租开中国历史和亲之先河,常掌汉朝帝国,委曲求全,蒙受屈辱。但这一偷安政策,稳住了匈奴的粗莽,暂时缓和了汉匈矛盾,西汉为自己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建设环境。经过文景之治,经历了大约70年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即位时,汉朝发展到了鼎盛。  相似文献   

13.
2023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指出,100年来,云南大学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中央对边疆地区高校的关怀,同时也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两个大局”,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以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等边疆治理的重要原则,在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边疆治理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治边思想,推进档案事业更好服务边疆治理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时期,经过三次大战,匈奴的势力从西汉北方边境迁徙至西域一隅,西汉的边疆区域得以扩大。西汉将大量的百姓迁至匈奴曾经占据的畜牧地,肥美的畜牧区逐渐变为半农半牧区,为西汉边境地区的环境变化开了人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他运用各种措施巩固中央集权,他带领汉朝军民北击匈奴,他在位期间丝绸之路被打通,繁荣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其在上林苑中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赵巧玲 《兰台世界》2013,(10):76-77
汉武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他运用各种措施巩固中央集权,他带领汉朝军民北击匈奴,他在位期间丝绸之路被打通,繁荣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其在上林苑中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河陇屯田的原因古代河陇地区,从地理上看,处于内蒙古与青藏高原、中原与西域之间,是其周边民族角逐的场所,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西汉建立之初,西北仅控制着陇有的部分地区,战国秦长城是它的西北边塞。其北由匈奴占领,匈奴骑兵曾多次突破这条防线,骚扰陇西、北地、上郡,甚至进入三辅地区,威胁着京都长安。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由于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发动了对匈奴的长达10余年的战争。截止元狩(前122-前117)年间,汉军不仅收复了战国秦长城以北的“河南地”,而且渡过黄河,向北攻占了阴山以南,向西攻占了河西走廊地区。战…  相似文献   

18.
“在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峡移民工作是我国水库移民工作发展与进步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当前新媒体语境,通过具体的“数字乡村”媒介案例,研究“数字乡村”的概念,引发受众对“乡村振兴”的媒介微观认知;同时,本文还研究关注数字乡村的信息媒介与数治问题,并提炼出数字化建设中乡村群体信息传播与消费的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强 《兰台世界》2008,(2):61-62
在甲午战争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清政府在黑龙江移民实边政策之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移民多集中于腹地,而瑷珲、兴东及呼伦贝尔等沿边地带则依然人烟稀少、荒凉如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清政府颁发上谕,正式宣布东北改制,在奉天、吉林与黑龙江建立行省制度。东北改制之后,尤其在《黑龙江沿边招民垦荒章程》出台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