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写作中能否善于运用人称代词也是语言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人称代词的通常用法是用来称代人或事物的名称,具有确指和实指的作用。但是,人称代词还有它的灵活用法,值得我们引起注意。人称代词的灵活用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可以当单数来用,这种情况在言论文章中比较多见。作者往往把“我”说成“我们”。它的作用是可以增强表达的声势和力量,有时也含有作者自谦的意味。例如:“我昨天看电影也几乎流泪,……我们认为动机与效果是  相似文献   

2.
从历时的角度寻找福州方言基本形指示代词“只”与“者”演变的轨迹,并结合吴、粤、客、湘等地方言中出现的量词起指示作用的现象,探讨福州方言指示代词“者”与量词“隻”的起源关系。在对“者”、“隻”关系进行探讨时,还涉及到反语法化这一语法现象。通过分析发现指示代词“只”来源于古语词“兹”,“者”则来源于作为量词的“隻”。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写作中的人称问题?就是当作者确定了主题、选择了题材以后,开始进入具体的写作过程,他就必须恰当地找到一种叙述的角度或立脚点。这种叙述角度或立脚点,就是文章的人称问题。记载或叙述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经历,总得有个记叙的主体。也就是作者总得用什么人称面对读者,来进行记载和叙述。在一篇文章中,人称必须相对稳定,人称混乱会使文章头绪不清,给读者听众理解文义造成困难。在叙述中,作者以当事人、见证人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情,使读者听众能够亲切地感受到,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第一人称常常使用代词“我”或“我们”。如果以客观的立场,讲述他人的事情,称事件的主人公为“他”或“他们”。这种叙述就是第三人称。当作者用“你”或“你们”的称谓去叙述时,就是第  相似文献   

4.
指代,在语言运用中是不可缺少的。所谓指代,就是指示和代替,即指示或代替被指示、被代替的对象。指代具体是由代词来承担、来实现的。如:“这书内容很好。”指示代词“这”是指示“书”的;“这里的确风景迷人。”指示代词“这里”,代替这的地点处所;“他看电影去了。”人称代词“他”,代替某个人,等等。指代在语言运用中有着突出的表达作用: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而使语言精炼简洁;可以紧密联系上下文,使语句更加贯通流畅;可以使语言增添修辞色彩,更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等等。因此,正确使用指代  相似文献   

5.
咱们”与“我们”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乍一看好像意义接近,使用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不然。“咱们”是包括己方(我或我们)和对方(你或你们)。如“咱们”不分彼此;这事咱们好商量。“我们”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而不包括对方。当前这两个词混用、错用是屡见  相似文献   

6.
人称在整个新闻叙事机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虽说只不过是“你、我、他(她)”这些人称代词上的变化,但却能带来整个叙事过程的角度、视野以及读者接受心理上截然不同的效果.导语,作为新闻叙事的“火车头”,现有的写作方法是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据多.前者是叙事主体(记者)以一种类似于独白的方式,牵引读者的阅读注意与兴趣.而后者则是被最广泛采用的叙事人称.它是记者以一种“描绘”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他人的画卷.唯有第二人称在导语写作中出现的频率最低.那么是不是说第二人称就不适于新闻导语呢?恰恰相反.正如法国著名小说家布托尔所言“第二人称是最具现代性的人称”,“你”字的出现往往会使导语产生出令人耳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迄今所见关于“视点”问题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叙事角度,而本文则将传者角色和创作主题作为视点进行研究,这大大地拓宽了“视点”理论的视野,使我们从更加宽泛的意义上来观照、理解电视纪录片的“视点”。本文的前两个部分着力于此,使一些老的话题在这一特定的视野中获得了新的涵义。最后一个部分是关于叙事─—表现角度的论述,简化了众所周知的人称问题,而着重分析了目前提及较少的“多视点”问题。本文对电视纪录片理论研究的深化将提供新的启示,文中对一些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分析点评也颇为精到。当电视纪录片确定了选题以后,…  相似文献   

8.
若以对话的观点反观传播,现代世界流行着两种传播样式。一种表现为“自我中心的谈话”,另一种为“讯息中心的传播”。前者被思想家们称作。独白”,后者为“技术的对话。。’”它们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传播问题的主要症结。按照马丁·布伯(MartinBuber)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双重的关系世界里。这种关系用两对人称代词表示:“我与它”的世界和“我与你”的世界。“独白”与“技术的对话”是属于。我与它”的那一重世界。这是一个分离的、不相连的、各自的世界。“我与你”的世界则是一个相遇的、共生的、创新的、息息相关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X什么X”格式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霞 《大观周刊》2012,(10):280-280
“X什么X”格式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如我们常说和常听到的“看什么看”“笑什么笑”“挤什么挤”等等。能够进入该格式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等。本文拟从语义来源及构式义等角度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阅读报纸杂志,“付诸于实践”、“见诸于某报刊”之类的用语时有所见。其中“诸”字用法不适当。“诸”系古语词,亦称文言词。在汉语里其意项最常见的有:(一)众,各。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亮身率诸军攻祁山。”“诸军”,即各部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译出来就是“诸葛亮亲自率领各部攻打祁山。”(二)“之于”的合音。从语音的角度分析,因其读音分取“之”字的声母zh和“于”字的韵母u,故有合音词之称。如果从语法角度分析,因其兼有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双重  相似文献   

11.
李丹 《新闻爱好者》2011,(11):134-135
新版《水浒传》的播出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笔者认为这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忠”“义”情结,即融合了儒释道墨等学说思想精髓,利他、助他、自由、平等、救世的情结。本文首先从儒、释、道以及墨家的传统“忠”“义”思想为中国人的“忠”“义”情结溯源,通过《水浒传》中对该情结的表现,进而阐释中国人的“忠”“义”情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彩两字在字形上的区别是,后者多了三撇。“彡”,读音为shan(山),其义除了和毛发有关外,常和色彩有关。比如,“彪”指老虎身上的花纹,“彤”指用红色涂饰器物等。在汉字实际使用中,采、彩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区别,直到今天,仍是“喝采”和“喝彩”并用,“精采”和“精彩’不分。 在现代汉语中,作为动词的“采”,一般不会用错。这显然是个会意字,上面是“爪”,下面是“木”,表示用手去采摘树上的果实。所以《说文》中说:“采,捋取也。”这是“采”的本义。由此又引申出选择、搜集等义项。“采”组成的词有采用、采纳…  相似文献   

13.
“黄”“黑”以外的难点———从“唐葆春非法出版案”想到的·张义·“唐葆春非法出版案”给了我们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感受:非法出版活动正逐步向既不“黄”也不“黑”的畅销书,尤其是教材教辅类读物转轨。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情况,也是目前打击...  相似文献   

14.
1月29日是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在我们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组的办公室里,大家的话题空前一致:“清华的李满仓来电话了,给咱们全组拜年”;“北大的陈贤众让咱们主持人替他向所有关心他的观众表示感谢”;“东宁三姐妹过年上我家了,说她们的成绩还行,都是全班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正>在对日常语言分析尤其是对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通常理解中,一直存在的滥觞即对“实指定义”的批判,这一批判针对一种“贴标签”式的语言教学法。虽然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将这一问题以诸多平实并且在操作上实际可感的方式加以描述,但由于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反哲学”定位,“实指定义”批判迅速地在一些研究中“上升”为一种“理论立场”,也就是将“实指定义”抽象为某种传统哲学的共性特征。这种“上升”带来了两个方向上的后果。首先,  相似文献   

16.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有一个明显的新旧事物混合、新旧观念混合的“过渡带”,所有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色彩。”那么,这期间的新闻工作是否也有“过渡色彩”呢?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呢?研讨这个有没有实际意义呢? 问题提出来了,需要分析和回答。我想,新闻工作没有在“世外桃源”中进行,因而无法超越历史的“过渡带”。说新闻工作不存在“过渡色彩”是不真实、不科学的。 在总的格局看,新闻工作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市  相似文献   

17.
增强时事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和必读性,首先要做到制题准确、鲜明;在此基础之上,努力讲求生动、形象当是题中应有之义。而要做到这一点,着意地、精心地为标题“点色”,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所谓“点色”,指的是一种依据新闻事实,按照一定原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赋予标题以某种鲜明的感情色彩的标题制作方法。 “点色”是寓“色”于事,于事见“色”的统一。换句话说,它是客观生动地作用于主观,主观能动地表现客观的统一。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色”应把握以下一般原则。 实事真情.有感而发。一方面,事实是“点色”的依据,真…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报刊文章中常可见到“度过”与“渡过”误用的现象,如“度过难关”、“欢渡节日”等。这与一些作者对二者正确用法的区别缺乏了解有关。“度”与“渡”都可作动词用,含有过;通过;越过的义项。“度过”,常用于过日子(时光)之义的句子,如“他们欢欢喜喜地度过春节”、“我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等。“渡过”,本义指从水中通过,引伸义为从困难的时期或环境中过去。如“尖兵抢先渡过河流”、“池们终于胜利地渡过难关”,等。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  相似文献   

19.
大西北艰苦地区磨练的痕迹清楚地写在脸上,挂着中校警衔的他看不出丝毫的“官”气,交谈中却充满了和蔼与幽默。这就是谷伟学,人称“不知疲倦的马达”。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许多作者表述新闻,似乎首先想到的是运用第三人称“他”,而第一、二人称的“我”、“你”却被忽视了。这种习惯的表述方法,难免使新闻写作的表现形式单调,缺乏生气。实际上,第一、二人称的“我”、“你”遭此冷遇是极不公平的,在不少情况下,运用“我”、“你”表述新闻,会产生异常好的效果。读者很喜欢铅字的“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