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语言大体可分叙述的语言、描写的语言和人物的对话。这三个部类的语言是统一在同一部小说里的,是不能分割的。叙述的语言,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交待情节故事,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概况;在故事演进的过程中,它起着向导作用。它不去指挥人物的意志和行为,但可以向读者说明,让读者知道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因此要求叙述的语言要清楚明白,不管头绪多么纷繁,结  相似文献   

2.
对话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叙述、描写一样也是新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交谈中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刻划人物;反映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展示新闻事实的情节,深化主题。新闻中的直接对话和间接对话是经常运用的两种对话形式。一、直接对话。就是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是最基本的对话形式。从对话人数上分,有三种不同形式。①,只写一个人的对话。从形式看没有授话对象,实际上是作者为了叙述的简洁,有意省略了。这种写法在消息中运用的极为普遍。如《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缓解乘车难》的消息:“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实现稳定大局的任务,要  相似文献   

3.
《对话美国》是一本由中美两国民间人物进行深度对话的书。对话的内容从两国的政治体制到领袖人物,从经济实力到最近的金融危机,从文化传承到各自的信仰、法律、音乐、影视等等。两个草根人物之间的对话触及到两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观点敏锐而独特,很多看法看似简单粗粝,但却深切要害。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语用学视角解析话剧《雷雨》,以《雷雨》中的对话为例,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探析语言动作性。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对话传递的语用含意,解读话剧中表达的人物内心世界与人物的性格发展,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充分运用形体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等语言动作性,来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艺术形象。说明语言功效在话剧人物塑造上的作用,以及语用学运用于话剧分析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异声同啸" (heteroglossia)源自俄罗斯语言学家和文论家巴赫金,译自俄语"异质话语",是其对话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巴赫金在其论文<小说的话语>中,引入了该术语.巴赫金认为:小说的力量源自小说中人物话语、叙述者话语和作者话语的共存和冲突,他把"异声同啸"定义为"一个人的话语包含在另一个人的语言中,从而作者可以通过曲折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意图"[1].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对话在小说中的功能,举例说明了对话在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促进作用。对话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功能,即背景叙述与人物性格刻画、深化情节和控制节奏。作者认为,自19世纪以来,多元化地运用对话手法,使小说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对话与其他创作技巧的共同使用将使小说获得综合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解读小说Everyday Use中三个女性人物形象。读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一般是基于作家对人物的刻画,是印象性的,缺乏具体实证的。评价系统理论是依据语言资源从词汇层、语法层和整个语篇的视角来审视各种评价性手段,从而实现评价的实证性和客观性。通过对小说中各种语言资源的研究,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叙述人对人物及事物的态度,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特别是对人物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通讯写作中,有一个常见的毛病,就是作者从头到尾,都用第三人称叙述,没有人物对话,作品呆板乏味,没有一丝生气。要把通讯写活,把人物写活,就得注意描写人物的对话。因为人物对话,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性格和精神状态。几句话写得出色传神,就可以使人物须眉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对话描写,就是运用人物对话刻画,描绘人物。常言道:“言为心声”,就是说人物的语言是其内心世界,思想和性格的直接体现,而人物语言的表现方式又在于写好对话。广播新闻作品依靠电波传送声音信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感官,更应提倡运用“有声语言”,“化声音为形象”。在广播新闻写作中运用对话描写,必需根据广播自身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一、简短明快,适合演播。鲁迅先生曾说他从来不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说上一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格非的系列长篇作品《江南三部曲》由《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组成。小说以人物血脉为联系,随着他们各自命运沉浮与心灵的蜕变,揭示了不同时代里的人对梦想家园的不同理解及其变异。小说以历史阐述者的身份展现了一个跨时空的对话过程,2012年出版后备受中国文学界好评,并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11.
面对采访人物如何获取自己想知又未知的信息,就需要在采访中运用一定的技巧。而人物专访,又是新闻采访中最见功力的形态,它记录的是记者与被访者面对面的对话过程,善用采访技巧的记者可以把一次人物专访做得水到渠成。面对不同的被访者,采访技巧仍然千差万别。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记者如何在做人物专访的节目中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杨越 《大观周刊》2012,(27):24-24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型态小说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大概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我们能从这个时期的小说中窥探当时的社会风气、政治状况和人物风貌。后世的唐传奇,甚至元杂剧,明清小说都受到这个时期小说的影响。所以,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小说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高永 《新闻爱好者》2011,(19):110-111
卡夫卡的《在流放地》,是一篇意义多元的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时间的象征。从人物与时间的关系入手,进而分析作者特殊的身份和宗教信仰、宗教倾向以及宗教情感对其小说书写的影响,可以发现,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信仰问题进行了形而上意义的思考,并思考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卡夫卡所特有的否定的因素及其虚无意义上的超然态度在小说中有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14.
散文中的人物和对话,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专写人物的散文,有扼要的故事,连贯的情节,紧凑的对话.不专写人物的散文,人物时出时没,有的有一定连贯性,前后呼应,有的则一闪即逝,前文中出现了,后文中不见了,对话也极其简洁. 写人物的散文,在艺术手法上是多种多样的,有故事情节可以写人物,无故事情节也可以写人物.有对话可以写人物,无对话也可以写人物。无论运用哪种艺术手法,都是在着意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一、没有情节有对话《落花生》(许地山)只有七百余字,可说是短散文了。全篇有五个人物说话,爹爹、妈妈、姊姊、哥哥和我——作者。爹爹说话出现四次。每个人物的话都非常短,都围绕着花生的好处,话讲完了,全文也结束了.只是爹爹的话通过花生的好  相似文献   

15.
高明的摄影师,大都善于抓取最能表达自己思想或感情的镜头,善于抓住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典型事例,将其拍摄下来.使读者从这一个画面(或照片)中,领略其丰富的生活或社会内涵。写人物的散文亦应如此。作者应善于选取最能表现人物品格、能力和性格的事件和细节,加以描绘,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写人物的散文不同于小说。小说一般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故事情  相似文献   

16.
长期做新闻工作,终日看稿改稿,深感有些新闻稿件,写人物对话用力不勤:要么不善加选择,信手拈来,滥竽充数;要么话语浅薄,思想不隽永,不能给人启迪;要么缺少锤炼功夫,率意为之,表达平平;要么言谈少个性,不能反映对话人物的性格与职业特征……凡此种种,不禁使人掩卷叹息。写好人物对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写人物消息、通讯、特写等,都有赖于通过人物对话,画龙点睛,把主题思想写突出,  相似文献   

17.
当记者20多年,采访活动中我经常需要与各种人物对话。与他们对话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稿子的成败,而对话的机会又往往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稍纵即逝。因此,把握住机会,提高对话的“效益”便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们收听广播,常常可以听到播音员热情的声音:“各位听众,现在请听对话……。”“对话”是广播中常见的一种宣传形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科学知识》、《讲卫生》等知识性节目里,在《对农村广播》和对青年广播等一些专题对象节目中,都常常采用“对话”广播。“对话”广播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听众的欢迎。怎样播好“对话”呢?“对话”稿有什么特点呢?大家知道,“对话”稿件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的形式来表达的。所以,“对话”广播的语言就要有人物的思想性格,它较之播其他稿件的语言要更通俗更口语化更朴实流畅。根据对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个感觉,读小说其实比读人更容易些。读小说是看故事,从中可以看到作家虚构人物的音容笑貌之下的心理性格,但观人的难处却在于如何通过片断的观察,从人物的表面突入他的内心世界——这并不容易。"温源宁有一部《不够知己》,以极短的篇幅抒写他熟悉的现代中国人物,几笔就勾出人物的灵魂和特点。我觉得徐虹《废墟之欢》和《不够知己》极像。《废墟之欢》是徐虹对中国自现代史以来的诸多学家文人的印象结晶。其中既有早已成为历史人物的中国现代文化巨匠,也有当下活跃的风头人物。书中人物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却都是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当记20多年,采访活动中我经常需要与各种人物对话。与他们对话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稿子的成败。而对话的机会又往往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稍纵即逝。因此,把握住机会,提高对话的“效益”便显得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