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双喜 《大观周刊》2012,(10):264-264
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价值观的前提。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仍然存在过分关注学生认知和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兴趣目标达成的现象。因此,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引领下,体育教学中加强教学策略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武莹莹 《大观周刊》2012,(47):388-388
音乐是素质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她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重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倡导和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程以其独有的特色更加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成为了课程改革春风里的优质课程。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发挥课程的育人特色,为学校管理和学生成才服务,必须建立高中音乐课程的素质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3.
陈雨果 《大观周刊》2013,(10):309-309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进行,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了判断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检验标准。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运动技能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而,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体育课堂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我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晏祥利 《大观周刊》2012,(44):282-282
为了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必须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快乐体育教学就是把运动中的乐趣作为教学内容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快乐学习,让学生在运动中放松学生身心,让学生热爱体育课,而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鄢春密 《大观周刊》2012,(11):262-262
兴趣是初中物理学习不竭的源泉。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导入上下功夫,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使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成功的秘诀是兴趣。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新课程物理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薛跃军 《大观周刊》2011,(16):90-90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对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将发挥重失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下面我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个性化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谢必成 《大观周刊》2011,(43):149-149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课程,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文章在对美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课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应建立完善课外体育课程管理机制;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陈厚喜 《大观周刊》2012,(37):368-368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背景之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通过让学生参与丰富的活动,起到扩展其知识技能,从而完善知识结构的作用。这个过程强调要注重丰富学生生活的体验,从而促进其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本文笔者将从挖掘资源,利用多媒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晓峰 《大观周刊》2012,(11):185-185
在旧的课程体系下,体育课只注重身体素质检验和竞技项目运动技能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多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统一测量的竞技项目, 无法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命令、灌输、模仿训练、统一标准检查的流水线教学流程,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无法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 因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 基于此,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上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谢志仟 《大观周刊》2012,(35):342-342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2.
欧云山 《大观周刊》2011,(47):181-181
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物理的入门、基本物理知识的落实依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修行在个人.先要领进门.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先要引导学生入门。熟能生巧,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要在其熟练掌握上下功夫,不仅要抓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而且要从其产生的背景.建立的过程以及具体应用上展开教学与探索.使知识点完整、立体、丰富,使学生真正理解。对此.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杨博 《大观周刊》2013,(3):59-59,51
体育文化作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和塑造自我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高校体育文化工作视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学校体育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特点帮助学生转变生活方式和适应社会发展,是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陆安冲 《大观周刊》2010,(48):166-166
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措施最终要靠教师去落实,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中不被淘汰,体育教师必须走向终身学习之路.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标和方法来谈谈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学文 《大观周刊》2013,(12):298-298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在教学中不仅边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而且因地地制宜,因材施教,并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放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我国教育界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应该把游戏纳入课堂,用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在教育中添加“欢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容兰军 《大观周刊》2012,(26):266-26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实际教学中已经被所有教师认同。作为开放性、参与性较强的体育课程更是如此。体育教师如果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进程的推进将会如履平川、一帆风顺,从而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实效。因此,体育教师要多在“激趣”上下功夫,以达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利玲 《大观周刊》2012,(19):286-287
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吃透体育课程改革精神,掌握体育课堂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将原来的“指挥者”转变成“引导者”。在教学内容、场地和器材允许的范围内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体育课堂大放异彩,增添魅力。  相似文献   

18.
陈海波 《东南传播》2014,(11):47-48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化生存浸润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高职类院校大学生因文化水平较低和相对单一的学习方式,容易在网络中迷失,形成"网瘾症"和"软瘾症"。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和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等是提升高职类院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森 《大观周刊》2012,(50):395-395
人文理念是体育发展中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体育课程价值深入体现的重要依托。本文结合新时期高等体育教学发展实际与人文理念的内涵,分析了新时期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策略,主要包括:借助典型知识,融入体育文化介绍;剖析典型案例,端正学生思想观念; 造体育氛围,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熊永生 《大观周刊》2013,(12):176-176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之下,教师要落实新课标对教学提出的要求。长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谈到了笔者的几点看法。在新课改之下,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要让学生活用数学知识,要做到师生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