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0年3月至5月,中国连续发生数起校园杀童血案,关于媒体报道是否存在"示范效应"也成为业界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笔者拟以波特图式分析媒体报道的两难困境,并进一步分析媒体是否真的打开"潘多拉魔盒",最后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去探讨媒体报道如何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把握平衡。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至5月,中国连续发生数起校园杀童血案,关于媒体报道是否存在"示范效应"也成为业界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笔者拟以波特图式分析媒体报道的两难困境,并进一步分析媒体是否真的打开"潘多拉魔盒",最后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去探讨媒体报道如何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把握平衡。  相似文献   

3.
纪现鹏 《新闻世界》2010,(12):124-125
福建南平“3·23案”等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戮童案过后,公众对相关报道质疑不断,媒体陷入“犯罪帮凶”的道德困境,进而引发社会关于媒体伦理的反思。本文认为,此类犯罪新闻中媒体伦理失衡,背负道德指责的原因在于,犯罪新闻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这类报道必然面·临较大的伦理风险;媒体对犯罪案件进行深度报道时的一些不当做法则加重了犯罪新闻的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李曼嘉 《今传媒》2020,29(3):68-72
2016年发生的吴谢宇弑母案曾轰动一时,2019年罪犯落网后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案件告破后,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报道,通过挖掘吴谢宇的性格与成长经历以分析其作案动机。在这些报道中出现了真实性不足、新闻娱乐化和媒介审判等各种伦理失范行为。本文试分析在吴谢宇弑母案告破之后媒体的报道失范行为,用康德义务论的观点指导媒体的报道实践,让媒体根据自立的准则规范其报道话语,从而更好地发挥正面引导大众舆论的社会公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它的存在严重伤害着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和心理健康,而不少网络媒体在报道家庭暴力事件时散布性别歧视观点、消费暴力行为,置社会责任于不顾,本文旨在探究如何从伦理关怀角度使网络媒体的报道更具有人情味、正义感,在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中发挥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发生在云南的两件典型的调查性报道的案例作比较,指出了成功的调查性报道至少要注意几方面的技巧:掌握客观的新闻事实;确定好揭露对象:预估风险程度,选好新闻报道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介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自媒体逐步介入犯罪报道已是发展趋势.客观真实报道会起到保障公民知情权、舆论监督与公众监督、预防犯罪等正向作用.本文以"吴谢宇涉嫌弑母案"为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选取阅读量大于1000次(截至2020年2月16日)的173篇相关原创文本进行编码研究,分析媒介对此事的呈现情况.以此为基准,对当前...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等地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地,全国多个省市均有较强震感。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全国新闻媒体也立刻行动起来,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纷纷刊播抗震救灾专题报道,不少媒体还派出记者到现场采访报道,帮助社会和公众及时了解灾情。  相似文献   

9.
陈杰 《新闻知识》2023,(7):57-64+95
香港“蔡天凤案”发生后,各媒体竞相对此案展开报道。在针对“蔡天凤案”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中,部分网络媒体存在报道偏离事实误导受众、隐喻受害者身份符号以进行细节化叙事、侵犯个人权利等伦理失范行为。本文从媒体、受众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其失范成因,进而提出规范媒介伦理建设的相应对策:媒体需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报道流程与内容;受众应提高媒介素养以理性评价,积极反制失范现象;社会需健全制度引导体系,鼓励多元共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同时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也加快了步伐。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业也异军突起,我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国内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伦理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在众多的信息中观众对信息的接受是有限的,由于新闻界竞争的压力,不同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就选择了在灾难报道中采用猎奇,惊悚,血腥等的内容来作为报道的内容。这种报道方式无疑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久以往的话将使整个新闻业的目标发生偏移,背离我们最初的伦理底线,使得人们被新闻所异化。  相似文献   

11.
马衍鹏  张果 《新闻世界》2010,(7):158-159
近年来,在性侵害事件的报道中,许多媒介基于商业目的和猎奇等心理,常常在性侵害报道中有意或无意地透露了性侵害事件的具体细节,对当事人造成了很大伤害。新闻媒体在性侵害事件报道中的失范和新闻伦理的缺失也开始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从这种报道现象出发,结合案例,探讨目前性侵害报道事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乙伊 《新闻世界》2014,(7):306-307
本文利用波特推理图式来分析李某某案存在的,由未成年人和"星二代"这两个敏感身份所引发的复杂新闻伦理问题,并从媒体在这些新闻伦理中的抉择,一窥当前中国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甘露 《东南传播》2014,(4):134-135
"李某某案"自2013年2月初被报道以来,由于涉事人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性侵案的特殊性质,持续成为新闻中的热点事件。案件相关情况及家庭情况被各方媒体翻了个底朝天,纵观报道的整个过程,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时,已经明显出现了媒介伦理的失范现象。热点新闻更需要理性报道,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舆论定位、报道内容、报道角度需要自我审视。本文以"李某某案"为例,分析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行为的表现,以期对热点新闻的报道中如何坚持理性报道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伦理是伦理的一种,主要指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规范。具非官方、非法律性质;是无强迫性、无处罚条例,积极求诸从业人员高度道德感和责任心的专业准则。①新闻伦理调节着新闻媒体与社会、大众的关系。但是勿庸置疑,目前,我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新闻伦理体系。从业者的道德水平在不断滑坡。煽情出位、暴力、低级趣味等刺激之风盛行;影响司法公正、肆意诽谤、侵犯隐私权;恶性竞争、误导公众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在涉案题材的报道中占了相当的比例。已经造成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危机。涉案报道中存在的伦理缺失我们…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追捕了30多天的公安部A级通缉犯、负有10多条人命的陕西汉阴“杀人狂魔”邱兴华,终于在8月19日夜间落网了!作为一名报纸时事编辑,一直关注跟踪此案的笔也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国记者和新闻媒体的良好表现有目共睹,世人称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顾及灾难当事人内心感受、忽视人文关怀等有违新闻职业伦理的行为。敬业而善良的记者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行为?一方面,突发灾难情境本来就对新闻职业伦理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我们的新闻职业伦理意识也不够强。加强新闻职业伦理教育,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建立灾难事件报道资源共享机制,使新闻职业伦理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律行为。  相似文献   

18.
熊杨 《声屏世界》2021,(11):36-37
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报道的传播日益迅速,重大事件容易引起广泛的讨论.在舆论场中,公众判断可能会因信源失衡而受影响.媒体如何在坚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履行社会责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以鲍某明案的相关报道为例,研究暴力事件流量与伦理的关系和该事件对媒体报道的启示,旨在分析媒体如何坚定公正的原则及重塑新闻伦理.  相似文献   

19.
灾难新闻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但报道难度也相对较大,容易在新闻伦理方面出现问题,目前主要有采访干扰救援、消费灾难、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等.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伦理是伦理的一种,主要指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规范.具非官方、非法律性质;是无强迫性、无处罚条例,积极求诸从业人员高度道德感和责任心的专业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