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帮忙"类节目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介入式报道方式,通过记者的介入,为百姓解决身边的困难和难题。但是随着全国各种"帮忙"类节目的兴起,记者在介入过程中,因自身能力有限,盲目追求刺激和故事化,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本文以安徽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为例,深入剖析了记者在进行介入式报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思考。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需要人文关怀。本文笔者现身说法,剖析了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种种表现,提出了做好民生新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高度关注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帮女郎帮你忙》为例,探讨了改进民生新闻节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饶辛欣 《新闻世界》2010,(7):112-113
《帮女郎帮你忙》栏目从2008年10月开播至今,收视率一直占据着省网收视率的第一把交椅。这与该节目的舆论监督内容有一定关系。做好舆论监督,首先,舆论监督必须完全真实,其次,必须要客观公正。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调查性报道。  相似文献   

5.
安徽电视台新创的大型热线帮忙栏目《帮女郎帮你忙》于2008年10月18日在该台经济生活频道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电视帮忙类节目遇到电视受众减少、受众寻求电视帮忙的意愿降低和节目角色设定不清晰等问题。通过对安徽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节目的考察,本文认为帮忙类节目应该坚持立足民生、服务大众思想不动摇;明确节目定位,形成品牌特色;打造精品内容,强化电视媒体的专业性;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拓宽帮助渠道。只有不断创新变革,此类节目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牛犇 《新闻世界》2020,(4):66-68
新媒体时代,电视帮忙类节目遇到电视受众减少、受众寻求电视帮忙的意愿降低和节目角色设定不清晰等问题。通过对安徽电视台《帮女郎帮你忙》节目的考察,本文认为帮忙类节目应该坚持立足民生、服务大众思想不动摇;明确节目定位,形成品牌特色;打造精品内容,强化电视媒体的专业性;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步伐,拓宽帮助渠道。只有不断创新变革,此类节目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记者在社会救助、排危解急、服务特殊群体等民生领域,有时进行角色转换,由“旁观”变成参与,可以发挥自身的特殊作用,担起一份社会职责,并在参与中体察民意,增进了解,加深与群众的鱼水情谊。《自贡日报》的记者2007年在这方面做过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时代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为传播手段,对传统记者群体意味着转型期的到来,但许多人把“全媒体记者”理解成“全能型记者”,其实是一个谬论。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特点和要求出发,论述全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及职能的变迁,提出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播帮忙类节目越来越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这些节目因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坚持新闻工作的原则,满怀热情地为普通大众帮好忙、办实事,在得到受众认可的同时,也提高了广播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广播媒体成为群众之间、群众和政府之间以及群众和社会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桥梁。本文以安徽生活广播《1055爱帮忙》节目为例,对如何做好这类节目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第一人称新闻报道中记者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玲  俞松 《东南传播》2012,(12):175-177
按照新闻客观性的规律要求,在报道新闻时,记者多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然而,在处理一些特殊的新闻素材时,选用第一人称报道新闻往往会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感染力方面也比第三人称报道更胜一筹。在中外优秀新闻作品中也不乏运用第一人称进行新闻报道的成功案例,记者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线索提供者、新闻参与者、目击者、观察者和代言人等几种。在这类报道中,记者的主观能动性能充分展现,媒体的社会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  相似文献   

12.
张友成 《新闻世界》2010,(7):100-101
随着媒体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日新月异,电视民生新闻亮相荧屏,《帮女郎帮你忙》作为一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故事的方式说新闻,通过设置悬念和细节展示,取得了不俗的收视业绩。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10日,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世界新闻报》因连续爆出"窃听丑闻",激起公愤,最终停刊,结束了其168年的历史。此事虽过去了两年多,但我国媒体并未从中深刻反省隐性采访的运用尺度,更鞭策新闻从业人员要对"暗访"进行制度化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4.
13年前笔有幸成为播音队伍里的一员,在衢州市衢江区广播电视台播音岗位上工作了10年。2002年5月份,笔作出了当一名一线记。一开始还真的不太适应,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在新闻采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某些方面甚至比其他记更有优势。2004年,我台开办了一档集新闻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专题栏目《桥梁》,台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和另一位原从事播音工作的同事。  相似文献   

15.
吴翔  杨珍珍 《视听界》2010,(3):63-65
我国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近年来在节目形态上逐渐转型。在特定范围内的市民纠纷处理中,媒体的职能不再局限于曝光监督,而开始转向参与调解,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的《有请当事人》(以下简称《有请》)与江苏城市频道的(《石头会说话》(以下简称《石头》)两档节目,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记者微博拥有多重角色,承担的角色期待各不相同。然而各种角色并不总能和谐一致:毫无限制地释放信息可能会伤害"喉舌"角色,影响社会和谐,守口如瓶则会流失粉丝;鲜明的政治家身份会削弱亲和力,扮演舆论领袖过度则易违反宣传纪律。要解决角色冲突,记者微博回归职业微博也即政治家角色应是目前最可行的路径。为此,宣传主管部门、媒体、记者应各司其职,将记者微博的内容约束在公共表达的范围内,促其回归职业微博本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当代中国调查记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于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状况。结果发现,在调查记者中间,倡导式与中立式两类职业角色都有体现,并有从倡导向中立转变的趋势。不过,随着微博平台的出现,调查记者的职业角色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面向。一个可能的趋势是,倡导与中立两种角色会长期共存,二者相互缠绕,难分难解,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沌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是以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职业。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是社会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要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甚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更多的人拥有了及时发布最新信息的能力。普通公民也有可能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人物,"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使得公民记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本文旨在探讨强势来袭的"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唐雯彬 《今传媒》2011,(4):52-56
网络媒体下的新生力量"微博记者"在"微环境"下扮演着三个重要的角色:消息的把关人、信息的延伸器和舆论的引导者。本文以拥有50多万粉丝并被称为"最有新闻性微博"的著名媒体人闾丘露薇的微博为例,从她为"金庸去世"辟谣、替草根民众转发寻人和求助信息、对"方舟子被打"事件的理性引导三个鲜活例子来分析"微博记者""微形态"下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调查记者这个概念也从西方引入中国。由于我国调查性节目的不断开办,使调查记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调查记者是常年工作在新闻调查第一线的人员,对新闻业的整体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调查记者的特点、调查记者发展的局限性、调查记者的两种模式、我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趋向以及我国调查记者的改进方向五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