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教育(上)》2010,(7):157-157
未完成的《春梦》是已故作家巴金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作直接影响了巴金后来著名的“激流三部曲”。日前,《春梦》手稿首次为巴金研究会整理完成,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现代中文学刊》上。巴金曾在《谈〈新生〉及其它》一文中,提到过当年《春梦》的写作情况,“我在廉价练习簿上写的片段大都是《春梦》里的细节,我后来在马赛的旅馆里又写了一些,在海轮的四等舱中我还写了好几段。”  相似文献   

2.
据上海作协网消息,未完成的《春梦》是已故作家巴金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作品直接影响了巴金后来著名的“激流三部曲”。日前,《春梦》手稿首次由巴金研究会整理完成,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现代中文学刊》上。  相似文献   

3.
巴金创作的《憩园》是以文学的方式对那些曾经帮助、关心过作者自己的众多女性的一次纪念,正是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巴金终于完成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其在"我控诉"的创作信条下多了一个"我同情"的创作宗旨,而"控诉"和"同情"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情感交织纠缠在一起,最终形成《憩园》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令人费解的叙事动机。  相似文献   

4.
巴金创作的《憩园》是以文学的方式对那些曾经帮助、关心过作者自己的众多女性的一次纪念,正是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巴金终于完成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其在"我控诉"的创作信条下多了一个"我同情"的创作宗旨,而"控诉"和"同情"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情感交织纠缠在一起,最终形成《憩园》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令人费解的叙事动机.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必修一第三单元,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巴金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随想录》是对自身及周遭问题的深刻剖析与大胆揭示。这篇文章是巴金晚年的回忆性散文,更是一封饱含深沉忧患和苦痛的致歉信。他在自我解剖中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真诚与悔恨、无助和痛苦无不让人为之动容。本文以致歉为切入点,结合课文内容探究作者心理,感悟作者那一份真挚的歉意与悔恨,从而得出自省的可贵。  相似文献   

6.
巴金小说《春梦》(残稿)在本刊2010年第2期刊出后,引起学术界关注。以此为契机,本刊与巴金研究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17日联合召开巴金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座谈会,陈思和、陈子善、李辉、贺圣遂、李存光、罗岗等出席。  相似文献   

7.
《寒夜》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笔触深入典型人物的内心空间和道德范式,刻画显得生动而有力度。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在巴金的创作中县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体现了巴金在创作技巧上的成熟,另一方面也延续了巴金创作中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思考。相比《激流》时期的作品,这种思考更具穿透力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早期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其中包含《家》《春》《秋》三部作品。简要分析《激流三部曲》的创作背景、内容梗概及人物形象,并分析《激流三部曲》的女性意识影响因素及女性书写。通过分析及研究,意在深入了解女性意识及女性书写,阐述女性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巴金巴金的散文在海外读者中是深受欢迎的。《华文》教材中赞扬他的散文是“爱憎分明、具体实在、朴素平淡、闲话家常、娓娓动听”。‘她的大部分散文创作,都是有根之歌,有心之曲,可谓‘清真意自深”’。新加坡《华文》教材分别选人巴金的《繁星》、《海上生明月》和《机器的诗》。这些散文小品,篇幅简短,很适于青少年学生朗读、背诵和仿作。《繁星》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是作者1927年到法国留学时的作品。作者在海天万里的航程中,仰望夜里的繁星,回忆起往事,抒发爱国怀乡之情思。《灯》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小品,寓意深远。通篇内…  相似文献   

10.
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而《家》是他创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都长篇小说。 《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主题。它是一都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史,宣告着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作者怀着为“一代青年呼吁,为那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的愤怒心情,对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叫出“我控诉”!  相似文献   

11.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作者完全是内心憋得太难受了,在感情激流的冲击下创作了《寒夜》——讨伐国民党反动派的檄文。  相似文献   

12.
巴金笔下的"F地"即福建,具体地说是闽南地区一带。20世纪30年代巴金4次走进福建的闽南地区,尽管停留的时间不长,但这块土地却给巴金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深切的依恋。巴金借助小说形式,于《新生》《雷》《电》《星》《春天里的秋天》等作品里讲述了"F地"的英雄战歌和青春故事,表达了他对那些"为着理想而牺牲个人的一切"的安那其主义者的同情和赞赏,也表达了他对普通人生命状态的关注。有关"F地"的创作,具有典型的巴金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3.
年级:高一  时间:1课时  师:上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巴金先生的散文《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巴金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30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呢?  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师:对。巴金先生既是杰出的小说家,又是杰出的散文家。《灯》就是作者于1942年2月在桂林创作的一篇优秀散文。…  相似文献   

14.
《寒夜》承载了特定时代下的巴金的情感,及他对生存在其中的人们的悲剧命运的深度思考,对巴金小说《寒夜》“灰色空间”的解读有助于对巴金创作“艺术断裂”问题的理解。小说创作时的时代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巴金精神世界的苦闷是“灰色心态”产生的基础。《寒夜》里大量的文字和人物的心情显示了灰色的“存在”,巴金在《寒夜》里流露对知识、自由、胜利、制度、真爱等的质疑和否定,“灰色空间”的“存在”都隐含着强烈的“虚无”指向。  相似文献   

15.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本文通过对《家》这一作品创作的素材来源以及作品中主人公高老太爷、高觉慧、高觉新的形象分析,再现了巴金创作时代的曲折与艰辛,同时让新生代的读者温故而知新,重新认识了《家》这一巨作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世纪老人巴金在现当代文学的画卷上留下了数十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在他的创作前期,其理想的女性形象在中篇小说《海的梦》中已初现端倪,在《爱情三部曲》之《电》中完全成熟。本文拟从《海的梦》的女主人公里娜着手,通过分析作品展示其崇高的人格魅力,了解巴金写这部作品的意义,并由里娜对以后巴金创作的女性形象的影响推知巴金前期创作中理想的女性形象雏形就是里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眼于巴金创作的潜意识表现特征,从人物性别界分方式的情感标准、童年记忆对作者选材和风格的制约、民族文化传统和区域文化对作者的铸造作用等方面,提出巴金创作中较为突出但却不被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去探索巴金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因和特征表现的背景因素,才能更深入准确地把握巴金创作。  相似文献   

18.
《激流》三部曲标志着巴金创作历程的第一个十年所达到的艺术高峯。这部长达一百多万字的宏篇巨著从一九三一年四月开始写作,至一九四○年五月完成,其间断断续续经历了将近十年时间。《激流》是巴金对于五四以后年青中国的时代生活激情的思索,是呈献给那时一代人的史诗性长篇。《激流》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曾发挥过巨大的影响。那么,它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作者从哪里得到他最初的创作冲动?平凡琐碎的生活片断怎样在他手中凝聚成一个精湛  相似文献   

19.
对巴金、马宗融和毕修勺3人或创作《萌芽》或翻译《萌芽》的过程及受左拉的影响进行梳理。指出法国作家左拉创作的长篇小说《萌芽》从20世纪20、30年代起多次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巴金于1933年创作了中篇小说《萌芽》,巴金好友马宗融在1935—1945年翻译了左拉《萌芽》,之后翻译家毕修勺在20世纪50年代也翻译了左拉的该书。3人彼此相识,又都有留法经历,"对左拉的作品的喜爱"这根纽带促使他们通过创作或翻译的文艺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日》《月》这两篇短文,写作的时间仅一天之隔,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一以贯之的。这两篇短文,鲜明地表现了巴金的创作风格:热情洋溢,坚韧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