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统编语文教材把“精读”改为“教读”,把“略读”改为“自读”,明确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课型。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这两类课文教学的根本特质,混淆了两种课型。那么,“自读课文”到底该如何教?教师应该从教读课文引路、旁批提示辅助、多样教法助力、课外自读延展四方面入手,教学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正探寻创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运用教读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以自读课文为对象进行自主阅读、自我理解和认知。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进行重新建构,融会贯通,懂得迁移应用,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的创新点是以旁批和阅读提示代替了预习和课后习题。因此,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课文「提示」与「练习」的点拨功能安徽孔立新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在“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和“思考练习”的编排设计上是颇具匠心的。每篇课文前的“提示”从内容要点、重难点阐释、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上都作了提纲挈领的解说。课文后的“练习”则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5册)“背诵篇目范围”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严重不一致,给一线教学,尤其是学考和高考备考带来很大混乱。新课标背景下,如何修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之“学习提示·背诵”栏目?本文从需“改和换”、需“增加”、需“依照课标改”、需“另编成册”四个方面做了深入探索。“教考一致”便于一线教师和学生做好常规考试、学考和高考备考工作,扎实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浅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张玉杰自读课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教材的处理上已从“讲读”和“缺乏指导,流于形式”的“不读”的误区中走出,初步探索出自读课文的“自读法”。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经过几次修订,与原教材相比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科学性,主要指教材在内容的安排和要求方面能够循序渐进、由低到高、收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而更合乎于人的认识规律。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安排也更趋合理。每册教材都由多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又由“单元教学要点”、“课文”、“单元知识和训练”三部分构成;具体到每篇课文,则又由“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课文”(文章)“注释”、“思考和练习”组成。一册教材的构成乃至一篇课文的构成,都呈有  相似文献   

7.
充分运用“提示” 教会学生“自能读书”凤台县教研室米春秀,张学志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凡单元都编有“单元提示”.凡教读课文都编有“预习提示”,凡自读课文都编有“自读提示”.这些“提示”,把课文内容和要求,采用文字的形式.明确、规范地表达出来,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六单元为例,从大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依据教材“单元提示”及课文的“学习提示”,围绕大概念,在每一课时、每一个环节学习中的知识、概念、技能和策略等,让文本细读成为最根本的联系点,明确读什么,落实能读懂,掌握怎么读,做到“精准”阅读,让教学评一体化,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自读课文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自读课文教学四环节,是依托自读“六法”,围绕“阅读”核心体系、区别“教读”课文而设计的,与初中语文教材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有机融合。语言类科目的教学,阅读是必需的手段。读,是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惯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语文,增加了补充教材,增加了24篇“课外自读课文”,又将原课文的11篇“讲读课文”和33篇“自读课文”改为“课外自读课文”。怎样“读”这些“课外自读课文”呢? 一、充分利用“自读提示”“自读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大致有时代背景、写作特色、段落层次、结构方式、中心思想以及对一些句子段落的理解,甚至还有本文与其他课文某些方面的比较等。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了“自读提示”,明确了自读方向,就一定能迅速达到自读目的。二、“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王粲的《英雄记钞》曾这样描述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四人读书的情形:“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陶渊明则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道:  相似文献   

11.
用好“提示”这把“钥匙”──兼与陈新民同志商榷永登县二中袁万银现行高中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都有“预习提示”(讲读课文)或“自读提示”(自读课文),少则二三段,多则四五段。这些提示文字,有的重在引导启发,指出应从什么角度入手,通过认识什么来达到掌握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繁与简的关系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结构臃肿,材料繁琐。每本教材开篇,都有一篇长达三四千字“编者说明”。它从课本修订要点、课文内容分析,到课时安排、教学要点以及课本结构等等,叙述得非常详尽。初中课本,除课文前面有“训练重点”、“预习提示”、“阅读提示”、“参读提示”一类说明外,在每一单元前面还有一个总的“单元提示”;高中语文课本也把“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写在课文前面。而“预习提示”的内容更是面面俱到,从时代背景、结构分析、中心思想,到文学常识、写作特点乃至预习和作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  相似文献   

13.
<正>统编教材保留了不少印刻文化基因与承载民族记忆的老课文。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强调:“不只是新课文要认真去读,老课文在备课时也要重新读。”如何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学习任务群教学理念,使老课文教出新意,实现“老课新教”,是值得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是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1990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的基本要求”修订后的范本,这些通过专家慎选的沿用了多少年的文章却越来越处于一种令人尴尬的境地: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语文教学与教材的严重偏离?一、语文教材计划太死,选择面太窄,而且安排不尽合理。语文教材共选文149篇,其中70篇讲读课文,其余为自读课文。全六册四十个单元,常用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为19个单元,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仅占4、3、…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后,增加了课文篇目,如初中由原课本每册的30篇增加到40篇,其中讲读课文每册20篇,自读课文每册20篇。新增课文大都是自读课文,以初中语文一、三、五册新增加的41篇课文来说,就有39篇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课外自读课文没有提出教学重点。”(见《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修订说明》)为此,就部分新教材加以提示并配上练习题,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读课教法之我见○青铜峡市教研室蔡平生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就课型编排来看,可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种类型,其中自读课文又分为课内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参考阅读课文。这种按课型分类的编排方式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重视“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平罗县教研室金富贵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前都增设了“预习提示”(讲读课)或“自读提示”(自读课),它可以帮助学生预习、阅读、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要充分利用它,把重点放在教...  相似文献   

18.
<正>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课文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类,“教读”课文后面有“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层次,设置五道左右的练习题。统编教材是国家层面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调整课后练习,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路径,使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本文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讨论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9.
自读课文是统编教材中一种新的课型,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求自得。要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实现深度阅读,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好“阅读提示”“旁批”以及相关的补充“材料”来帮助学生完成有深度的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20.
<正>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体式,既安排了单篇教学,也安排了整本书阅读;单篇教学既有教读课文,也安排了自读课文:这就构成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一般都会安排较为详细的助读系统来辅助学生阅读。这些助读系统时时刻刻“搀扶”着学生在自读过程中扫清知识障碍,搭建思维框架,引导阅读路径,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文本的自主阅读。那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