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策划成败谈     
曹雪梅  郭慧 《新闻三昧》2001,(10):35-35
越来越多的新闻经过策划,赫然出现在版面上。显然,新闻策划已成为媒体吸引受众、扩大知名度,体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手段。但策划也有成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好好把握。对新闻策划,本人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成超群 《新闻界》2006,(6):132-132
有人曾说:“如果你不擅长使用网络,那你就不适合做编辑。”也许这句话有点绝对,但我们不难发现,在网络时代,作为一名编辑,如果不善于使用网络,将难以胜任编辑工作。互联网介入报纸编辑的工作范畴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在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编辑们并未真正培养起全面的利用互  相似文献   

3.
现代报纸的专题报道如何才能形成集束效应,赢得读者的关注,扩大社会影响力?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要准确把握好“新思维、新观念、新需求、新闻性、新形态”五个创新机会。一、追求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人们往往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地方报发国际新闻,基本上是选发新华社或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通稿,只须“拿来”就是了。事实并不尽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仍有一个再把关问题。 举几个例子: 一、单纯追求报纸的“卖点”,片面理解新闻价值,在编辑方针上出了偏差。比如戴安娜因车祸丧生的报道,不少报纸长篇累胶地“炒作”,从死因之谜到其生前绯闻,从葬礼之盛到其身世生平,唯恐不详。甚至天天发国际版头条。飞机失事的报道也是如此。这样,不但牺牲了其他有价值甚至有重大价值的新闻,更主要的是没有把握好“量”,在趣味倾向上…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新闻媒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个幼小分支的县市报,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新世纪,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面对新世纪挑战,县市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我是1997年底接任侯马报总编辑的。1998年10月有幸参加了无锡全国县市报研究会14届年会,结识了100多位县市报老总,通过交流办报经验,深感我们山西县市报与沿海南方发达地区的县市报差距之大,着实令人震惊,如同属县市报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与其他传统媒体新闻(即报纸、广播新闻)相比。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发挥着较好的传播作用,在宣传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该如何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这一优势,将电视新闻的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头版导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文体,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我们在实践中可以初步作出这样的概括,导读就是通过版面元素的组合,引导和方便读者阅读,为读者快速了解报纸的内容提供指南的一种新闻样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报纸当中,通常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现场短新闻,它是报纸的轻型武器,是报纸大餐中最不可缺少的“佐料”,它包含着一是现场的情形,二是短的叙述。两者的相互融合就构成了现场短新闻的简洁美。简洁美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形势发展时不我待,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要应该发扬“短、快、活”的优良传统,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因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获得更多新闻信息,还要求在短新闻中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必须在采访与写作上下功夫,在题材选择、报道时间、作品篇幅上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  相似文献   

9.
祁念曾 《新闻界》2000,(3):45-45
《深圳商报》是深圳特区一张年轻的报纸。作为市政府机关报 ,要增强其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加强新闻理论研究 ,对报纸发展的指导更为重要。九年来 ,我们组织报社员工积极开展新闻研究 ,钻研新闻业务 ,共出刊《深圳商报通讯》47期 ,发表文章500多万字。其中 ,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报刊月报》、《岭南新闻探索》等新闻理论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 ,在新闻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近 ,我们已将主要文章汇编为《深圳商报的探索与拓展》一书 ,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既是我们多年来新闻…  相似文献   

10.
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的成长给全世界的传统付费报纸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传统付费报纸与免费报纸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本文对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指出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采取了蓝海战略,与付费报纸并没有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有限资源的争夺,而是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同时,本文还对免费报纸与传统付费报纸进行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付费报纸的相应竞争战略,此外本文还根据市场机会的大小,传统付费报纸对免费报纸市场的态度等方面,分析在实践中传统付费报纸的四种战略。最后,本文指出国外传统付费报纸和免费报纸的竞争战略对我国报业发展的三方面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通讯与消息一样,是我们在报纸上常见的新闻报道体。一篇优秀的通讯一经发表,在受众中便会产生广泛的、强烈的共鸣,并在实践中形成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下,随着政治经济化体制的不断深化发展,新闻报道的触角也伸得更深更远;兼有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纷繁复杂的现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更有受众的接受水平日益提高,价值观念、评判标准多元化,这一切都促使新闻人用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写作新闻通讯。  相似文献   

12.
地市级报纸媒介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发展过程,从报纸媒介作用的对象、现实的价值来看,报纸媒介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随着受众媒介的接触习惯的变化,报纸媒介的影响力被弱化,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提升报纸媒介的产业化经营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集中研究河北省各个地市报纸媒介经营单位,结合目前的体制实施的产业化实践,从中总结经验,寻求更有效率的做法,为在实践中前行的河北省地市报纸媒介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经济类报纸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报纸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路子,取得了不同层次的成功,如《中国经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证券报》等。更引起社会关  相似文献   

14.
据《南方周末》等报刊报道,近年来,有些人为了宣扬政绩从而加官晋爵,又玩起了50年代“大跃进”运动中“大放卫星”的老把戏来了。居然有人在六月份就把全年的经济增长率“统计”出来,填表准备上报了。“超前意识”何等惊人! 那末,在我们的新闻界,在新闻写作中有没有“放卫星”的壮举呢?我看也该提醒一下了。要记住:社会上的“卫星”全都是以我们新闻界为“载体”而升空的。就是说,人家造的“卫星”都是用新闻报道这种“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地球轨道”的! 最近,鄙人略微留心看了一些宣传20年或50年建设成就的报道。其中…  相似文献   

15.
在活动中办报.在办报中开展活动,这已是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在实践中已经验证的成功经验。很多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得益甚至倚重于活动在办报中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南方及一些发达城市。一些知名的报纸。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令人目不暇接。而在北方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地方,开展活动仍是一个不新不旧的话题。近日,我们对大庆市的两家报纸进行了粗略的考察。从中可窥见北方中小城市晚报与都市类报纸开展活动之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过个中国年:丁亥新年报道一瞥农历丁亥新年已经悄悄离我们远去,喜庆气氛却久久萦绕在我们心间。这不,连海外各主流报纸,也关注起了春节,和我们一起欢欢乐乐热热闹闹喜庆中国年。  相似文献   

17.
三、强化服务意识 ,把后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服务为宗旨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 ,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为了使后勤工作跟上报社发展步伐 ,我们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时刻不忘为办报服务 ,为报业经济发展服务 ,为广大职工服务。只有报纸办好了 ,报业经济发展了 ,行管工作才有立足之地。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想职工所想 ,办职工所需。在报社和党委的领导下 ,从1997年起我们先后对报社宿舍和办公区进行了彻底改造 ,使环境得以美化。1998年全社实现电脑办报。告别纸和笔之后 ,我们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 ,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 ,并请当地书画…  相似文献   

18.
干了十几年报纸工作,突然发现自己的报纸没有定位,这不亚于深夜里的一声棒喝,兀地里吓出一身冷汗。就跟做人一样,混了几十岁了,黑夜里自己醒来,才发现浑浑噩噩过了半辈子。今后的道路怎么走,心里没有半点谱。是谁搅乱了我们的生活?在噩梦中惊醒的人,往往怪罪于叩梦者,怨他搅乱了自己的生活。这就跟司晨的公鸡一样,人们一方面记恨它惊扰了美梦,一方面庆幸它叫醒了自己。那么,谁是我们的叩梦者?是谁搅乱了我们的生活?答案只有一个:市场。是竞争愈演愈烈的报业市场搅乱了我们的生活。按照传统的划分,报业可以分成两个阵营:党报(大报)和专业报(…  相似文献   

19.
王小飞 《军事记者》2006,(11):30-31
科学发展观对军队报纸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军队报纸宣传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化,加以拓展,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层面的转化工作。由版面到思想的转化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官兵思想。毛泽东同志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军队报纸,作为党在军队的重要舆论机关,必须全面及时深刻地诠释我党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的重要纲领、政策和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  相似文献   

20.
1999年7月1日,北京青年报社又开了新“户头”——新闻监控组,这可以说在京城报界是一个创举。从其它新闻媒体中查缺补漏、寻找有趣的、有价值的新闻是报社成立新闻监控组的最初想法。经过一年的运作实践,新闻监控组已经成为报社新闻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年来我们从没有停止过每天对四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新华社)的新闻监控,报上每一天都有我们监控组提供的新闻。到现在为止,经我们推荐被采纳的文章、图片,记录在册的就有1500多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报道,不但是我们的监控对象,还是我们发现新闻线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