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字有学问     
字,不但要写得正确规范还要写得美观,要这样,就得研究。鲁迅先生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写字也是如此,大有学问。一、分清似是而非的笔画  相似文献   

2.
一、以“美丽的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第26届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初三年级组决赛试题)“美丽的约定”,由中心词“约定”和修饰语“美丽”组成,也就是说,我们要紧紧扣住“约定”和“美丽”来写。只有这样,才算没有跑题,才能够得个基本分数。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得法,就是好法。”此话虽然道出了教学上只要有好的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接受新知,更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但到底怎样才算“得法”。是否还存在着一种“用法之妙,存乎一心”的艺术境界,难以用语言表达。特  相似文献   

4.
学字要才、学、识.“才”,是自己的本能,指天资,但单纯靠此不能成功;“学”,是学问,“学”的时间最长,三五年,几十年,在古人里面钻;躯壳脱掉,写出自己的面貌来要“识”,增长自己的胸境.境界就是书卷的流露,书读多了就有了. 书法与旧文学是分不开的.能钻进去就好了,不要只看翻译才懂.这是个很高的修养.所谓书卷气,就是书读多了,不是学成的,而是养成的. 谨防学成“书匠”.书法最难的脱不出俗气.邓石如这样的功夫,在书苑中也脱不了个俗.他读书少,在北京待不住.功力深,但不是四体都好,他的隶书写得好,其它也不怎样.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学问”如何,也常说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其实,“学问”与“能力”尽管有联系,但却不是一回事。“能力”这个词,含有“学问”范围以外的内容。比如,司马光小时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司马光的小伙伴们谁都知道石头可以砸破水缸,但是,谁都没能想到要去砸缸救人。司马光砸缸的举动并不表明他的学问如何过人,却表明他的能力比同伴强。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有的人读的书很多,但见解不高,能力平平,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活“书架”;有的人所学知识不算多,却能举一反三,善于推理,运用知识,得心应手,往往在一定的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而一个缺乏某种能力的人,硬要去作自己力所不及的事,就只有陷入被动的境地。以陈景润为例,他不可谓数学知识不渊博。但他可以成为一个数学家,却不能胜任一个普通中学的数  相似文献   

6.
<正>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使人笑,一句话说得使人跳。与人打交道,话说得好,可能萍水相逢的人就成了知心朋友,也可能一句话没说好,就使得多年亲朋成陌路,甚至双方闹得大打出手。说话是一门艺术,能不能说得让人觉得顺耳,让人爱听,实在是大有学问。以前我们总听人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考察人性,哪个人不喜欢听好话?社会进步了,人际关系也复杂了,就是忠言也要让它顺耳,才会让人愿意听,  相似文献   

7.
学会发问     
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学问与“学问”》①,讨论的是知识的习得与学习发问之间的关系,不“学问”就难以有学问,不“学问”就不会有很深的学问。哲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追问的科学,哲学本身就说明了智慧与“学问”的关系。学习哲学就要以哲学的这种精神来学习。学习文学、史学、数学、物理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又何尝不应以哲学的精神(追问的精神)去学习。这篇短文里,我们讨论一个技术性问题:怎样发问?怎样才问得好、问得多、问得深?亦即,怎样学习发问?这个问题也算是元学习的基本问题之一。一从一个例子说起我们都听说一…  相似文献   

8.
“子”,从春秋时代起就成为对有德行、有学问的成年男性的尊称,所以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晏子”。他热爱生活,崇尚理想,坚守信念,忠于教育事业。他就是我们的同事——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晏兴林,一个睿智而深刻,渊博而内敛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9.
“问”才是学问之源,创新之本.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保护好儿童的这一天性,是使其善学求知的前提条件.学问即是要通过勤学好问而获得广博的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效能感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有效方法.学问既是静态的结果,又是动态的过程.学问就是学“问”的过程,学问就是学“问”所期许并要达致的结果.要做真正的学问,首先应该摒弃学“答”模式,回归到学“问”之学问.从问中学才是学问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0.
谁都知道,教师要胜任教学,首要的条件是要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基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然而,教师的“一桶水”要变成学生的“一杯水”,还有个如何“倒水”的问题。即便“倒水”得法,能注满学生的一杯水,那还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光靠教师倒的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读书的要求有两条,即“出”和“入”。“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我们教学生读书写作,也要让学生既能“入得书”,又能“出得书”,方才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能“入得书”,“出得书”,在教学中将“读”和“写”两个重要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行所悟、学为所用。  相似文献   

12.
<正>怎样的校长才算是好校长?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校长、成功校长?笔者曾经有幸在多位校长身边工作,对他们的优劣得失了解得比一般教师要更清楚。在我看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需要提高德、才、识、能、度几  相似文献   

13.
陈翀 《辽宁教育》2006,(7):I0004-I0004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很多类似的成语诗词和顺口溜中通俗地理解,练武的讲究“拳不离手”,唱戏的讲究“曲不离口”,读书的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总之,就是无论干什么,都要注意时时处处学习,勤于思考,只有积累了渊博的知识,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学贵有疑”,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读出疑问,且能于无疑处生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读透。深思、慎问、明辨,是读书的要旨。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他的《怀疑与学问》中指出:“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为了进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在文中还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的例子。可见学问的获得与从小成的深思慎问、经常质疑的习惯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质疑,就是发现问题,发现矛盾,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和探索。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智者千虑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会接触到多种文体,下面仅以阅读文学作品中的小说为例,谈谈如何在阅培养深思慎问的质疑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学问与人生     
这个话题,前辈学人多有议论,原因恐怕就在于真正的学问家一定是眷注内心的,一定要对自家的人生作一番考量,去问一个究竟。在我看来,学问与人生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在“学问人”那里,“学问”只是敲门砖,“著书皆为稻粱谋”(龚自珍当年有此慨叹,他肯定不是倡导为生计而学问,只是对于生存窘境的一种无奈的惆怅;除此以外,恐怕还有一层用意,那就是在“文字狱”盛行的专制社会,干脆说自己是为生计所迫才著书,也可表白自己没有政治上的图谋,省得权势者担心自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学问人也只是“雇佣的知识生产者”,与…  相似文献   

16.
到一个专门种植酿酒葡萄园参观。“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葡萄不怕干死吗?”我问。“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份,”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为什么?”我不懂。“因为叶子长的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人也要扎根深,常修剪,做的学问才实在。学做一根葡萄藤@赵春艳  相似文献   

17.
陈翀 《辽宁教育》2006,(10):I0002-I0002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很多类似的成语诗词和顺口溜中通俗地理解,练武的讲究“拳不离手”,唱戏的讲究“曲不离口”,读书的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总之,就是无论干什么,都要注意时时处处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只有积累了渊博的知识,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才”与“气”潘景峰教师应该有“才”。这里的“才”不仅是指某一方面的特长和才华,而是涵盖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才能、能力、知识、智慧和技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学识、出色的才干,而且必备较高的道德情操和独特的精神气质,简称为“气”。“气...  相似文献   

19.
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实践训练,使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就是人的素质。素质教育,也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古人颜元曾在《习斋记余》中指出:“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由此看来,教育必须要做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否则,就算不得成功。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理论,轻实际行动的问题,在学生面前仿佛筑起了一堵高墙,将“知”与“行”隔离开来,使“知”与“行”俨然成了两张皮,难以联系起来,难以结合到一起。于是,便使许多学生出现了高…  相似文献   

20.
谈“问”     
谈起学习 ,大多数人主张勤奋刻苦 ,持之以恒 ,这当然是对的 ,但也需讲究方法 ,这方法的一种就是问。王充说 :“不说自知 ,不问自晓 ,古今行事 ,未之有也。”在学习中 ,我们应当边学边问 ,多想多问 ,不然怎么叫“学问”呢 ?“问”是很重要的 ,但怎样能才问得“好”呢 ?郑板桥说 :学问二字 ,须要拆开学 ,学是学 ,问是问……读书好问 ,一问不得 ,不妨问数人 ,……他告诉我们 ,遇到疑问 ,就要反复地去请教别人 ,要问得透彻 ,问得深入 ,我们也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问是问了 ,但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 ,问的时候又往往不善于思考 ,问其然不问其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