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维新思潮与洋务思潮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相通,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有着一批相同的代言人,并在对待时局、任务和文化政策上存在着大体相同的认识。但是早期维新思潮在护商富民、支持商办企业和主张君主民主、实行议院制度两个方面却又独具特色,它是在洋务思潮的母体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早期维新思潮与洋务思潮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相通,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有着一批相同的代言人,并在对待时局、任务和文化政策上存在着大体相同的认识。但是早期维新思潮在护商富民、支持商办企业和主张君主民主、实行议院制度两个方面却又独具特色,它是在洋务思潮的母体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吴汝纶虽然在某些具体主张上与维新思潮不谋而合,甚至有超越维新思潮的地方,但从本质上分析,吴汝纶与维新派属于不同的政治阵营,吴汝纶属于维新派或者吴汝纶赞同维新变法的判断均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论湖南维新时期的社会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近代史研究者,很少注意到湖南维新思潮的独特性。本文指出,维新时期在湖南全省广为流播的某些思想主张,如人格觉醒与平等学说等,均少见于同时期的其他省区,为湖南人士所特有,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此外,谭嗣同,唐才常等人的“西学中源”说,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值得后人剖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鲁迅研究奠定于中国革命时期,在1980年代形成了之后的第二次高潮.1980年代王富仁研究模式取代陈涌模式意味着中国启蒙主义在鲁迅研究界终结了革命文化对鲁迅的权威解释.启蒙主义使用个性主义、人道主义概念来描述鲁迅的反封建思想,回避了鲁迅与中国社会进程的诸多研究课题.1980年代钱理群的鲁迅研究主要通过<野草>等文本呈现了鲁迅的心灵世界.对鲁迅的"中间物"思想的阐释构成了1980年代鲁迅研究历史的重要环节:鲁迅研究框架由启蒙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提出了启蒙主义无法包容的价值命题,汪晖、王晓明等研究者通过对鲁迅的阐释揭示了1980年代的认同危机,但现代主义的提问方式无法与鲁迅研究历史形成有力的对话,也无法结合中国社会变动与发展来讨论鲁迅的思想,最终现代主义以对鲁迅的否定和对价值问题的简单解决终结了1980年代的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6.
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戊戌维新作为一次爱国救亡、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席卷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思想、观念的层面上为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面启蒙之窗。作为具有中国现代意义的“启蒙思潮”,其来源极其广泛。经世致用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及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等多种社会思潮集结性的涌现对维新变法思潮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是一种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力图维护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的社会思潮。自道咸以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陷入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保守思潮乘势崛起。以中体西用论为滥觞,经康有为的孔教活动、章太炎的国粹派而形成一个明显的思想流程。文化保守者们主张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借鉴西方文化的若干长处,希望以此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从而达到文化保守的目的。这一思潮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走向,其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设想及其对现代化的认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庄黄老比较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看,春秋与战国之交是一个孕育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部落共同体的解体,我国古代宗法君主制国家向集权君主制国家过渡,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了以原始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古代公社,引起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在这种政治经济变革的条件下,学术文化出现空前繁荣,不仅形成了以儒、道、法、墨为代表的诸子异旨百家争鸣,而且在各家中也形成了诸多流派,儒分为八,墨析为三,法家出现了法、术、势三派,道家也形成了以老庄为代表的原始道家以及以黄老作标榜  相似文献   

9.
党的自我革命话语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更替而不断演进的。研究党的自我革命话语百年演进,就必须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客观的评估,把握党的自我革命话语百年演进的各阶段标志性内容及其历史语境,厘清立基于自我革命话语既有学术观照的史学建构之内在脉络,客观梳理党的自我革命话语百年演进史的学术学科与实践应用的可能价值,最终达成从现实维度满足党的自我革命、领导力的重大需求,为党的自我革命、反腐倡廉、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提供科学史鉴。  相似文献   

10.
接受相同地域文化滋养的赵树理和葛水平两位乡土小说作家,在价值诉求、主题呈现和创作方式上既体现出继承性,又呈现出代际性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山西现代乡土小说一些重要命题和艺术水平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西家庭伦理比较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家庭伦理的差异根植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这些社会要素在漫长的岁月中的变迁和发展,对中西家庭伦理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中西方家庭伦理各自的基本特点,并由此导致了中西爱情伦理、婚姻伦理、性伦理、素子伦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商周文化比较研究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角度看,商周文化之间异大于同;从时地关系看,商周文化呈现多元化,秦汉以来的文化呈现一元化。商周之际是制度文化大变革时期,也是思想文化大变革时期。周初思想文化的大突破,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枢轴时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到来。在商周文化研究中,习俗文化的研究应得到加强;习俗文化的几种动态发展类型是:因袭、变异、教化、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将来的文盲,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阅读的人。而当前对阅读理论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已迫使我们必须改革阅读教学。对此,教育界同仁作过多方的探索,但对于教学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鉴于此,我也在这方面下了一些功夫,经过反复总结完善,认为有必要、有可能进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译学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现代译论的影响下开启的,因此,在中国译学研究的学术语境中,中西译论比较或中西比较译学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国内译学界对中西译论的研究很重视,出了很多成果,但整体上讲,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个案研究多于概述性研究,框架或论纲式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根据国内中西译论比较研究的实际情况,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中西比较译学的框架进行了尝试性架构,提出了一个中西比较译学论纲,以期为中国当代中西译论比较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论纲,并服务于中国现代翻译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第四次教育革命”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发展史上.曾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每次教育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第四次以微电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标志的教育革命.不仅使教育思想、观念、教材、内容、方法、技术、体制、模式等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且使教育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上中心地位.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宋恕是一位近代维新思想家,其维新思想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容包括许多激进的关于社会变革的主张,其中有些方面是独树一帜的。但是,由于时代、阶级和个人学识的限制,宋恕的维新思想又有矛盾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近代经世思潮和洋务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大重要社会思潮。比较两者,可以看出:近代经世思潮批判现实,倡言改革,振兴实学,而且关注夷情。洋务思潮继承和发展了近代经世思潮,提出了变局观、自强求富观和人才观,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眼光“开眼看世界”和“师夷长技”。近代经世思潮向洋务思潮的转换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曲折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中日比较文学的视野中 ,从多愁善感与倔强的性格特质、感情专一与嫉妒排他的情感特点、不平等的情爱关系和悲剧命运的实质三个层面比较、分析和论证了道纲母和林黛玉这两个中日悲剧女性形象的同中之异 ,剖析了古代社会女性的心理特征和不平等的情爱关系 ,揭示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深入揭批“四人帮”,抓纲治国的伟大斗争中,我们遵照华主席“继续搞好教育革命”的指示,组织师生认真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抓纲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了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与实业救国思潮的高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它在辛亥革命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究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实业救国思潮发展的直接关系,提出经济立法思想、理财救亡论、发达国家资本论、保护主义与开放主义,是辛亥后实业救国思潮的主流.这一时期的思想成果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后来工业发展的方向、道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