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德国:签证费用不再退还 7月1日起德国驻华使馆最新规定:德国对白费留学人员审核制度进行细节调整,审核部将不再退还签证费,同时也将不再退还“没有留学资格的申请人”的任何费用。 “德国大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是专门审核赴德留学人员材料和资格的官方机构。现在已经得到了德国大学  相似文献   

2.
学生签证与其他一些欧盟国家相比,从2003年1月开始,奥地利驻海外的代表机构包括大使馆、总领事馆、领事馆负责签发居留证,中国留学生在拿到签证的同时也可以取得奥地利的居留证。从2005年2月1日起,申请赴奥地利留学人员的所递交的材料审核以及资格考试将由德国留德人员审核部进行。留德人员审核部是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下设机构(www.deutschebotschaft-china.org/cn/kultur/aps)。审核部负责审核申请前往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在校证明以及大学成绩证明,现在也负责审核申请前往奥地利留学学生的材料。新的审核流程更具有客观性并且缩短了赴奥留学的申请时间。学生签证须提供下列材料:  相似文献   

3.
德国审核部全称是德国大使馆文化处学术审核部,一般称之为APS(即学术审核部的缩写)。它对中国人来说是德国大使馆的一个综合机构,从2001年7月在北京开始工作,负责全中国学生签证申请的前期审核工作。当某个申请人通过了审核部的审核程序后,就不再需要到德国签证机构去面试。到了2002年4月1日,中国所有的留学申请者(无论申请公立或私立大学),都需要通过留德审核部申请签证,而不能直接到使馆签证处申请。只有两种申请者除外:1.持有德国教育机构发放的无条件录取通知书的申请者(对于要求必须先通过语言考试的通知书,也视作“有条件”)。2.所有其资格考试将在德国进行的申请艺术院校的申请者。  相似文献   

4.
留德审核部最新介绍留德人员审核部(简称审核部,APS)是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的一个部门。就德国高校的要求和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审核部对中国申请人的资格(中国高校两年制大专,短期培训等非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不符合德国大学申请资格)和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  相似文献   

5.
德国驻中国大使馆于2001年7月成立了留德人员审查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今年1月,签证处规定:中国学生如果计划到德国上大学,大学毕业生要出具毕业证书,大学在读的学生要出具高考和大学学习证明,都要到留德人员审核部接受审核。  相似文献   

6.
郑汉根 《海外求学》2004,(20):60-61
持续了几年的盲目留学德国热潮之后,如今到德国来留学的“小留学生”少多了。首先,原来比较混乱的留学中介机构得到整顿;其次,学生和家长对到德国留学的态度更加理性;最主要的是德国于2001年特别对中国留学生设立的“留德审核部”,对规范中国学生赴德留学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05,(4)
在柏林举办的一次中德教育研讨会传出消息,根据DAAD的统计资料,从2002年以来,德国有关机构收到的中国学生留德申请数量逐年下降,其中2003年比2002年申请人数下降一半,而2004年又在2003年的基础上下降10%。但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参赞刘京辉女士则在会上表示,中国在德国各大学留学生人数目前仍然有两万五千人之多。在这次研讨会上,来自D A A D的布鲁姆巴赫博士(D r.Blumbach)介绍了中国学生留德的新趋势。布鲁姆巴赫博士向与会者称,中国留德学生近年来已经成为德国大学第一大海外学生群体,但其人数并不会无限止上升。事实上,近年来申请留学…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2005,(3)
有本刊参与、由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主办的赴德国、奥地利留学大型免费咨询活动5月14日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楼举行,德国驻华大使馆(留学审核部)、奥地利驻华大使馆、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歌德学院和德福考试中心以及中国驻德国和奥地利大使馆教育处前外交、有关高校资深德语教授参加了咨询活动,为有意去德国、奥地利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免费咨询。活动当天,特邀人员分别介绍留学德国、奥地利的有关申请留学、进修;申办奖学金和签证;德语培训及考试;留学审核相关事宜等情况,并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免费咨询。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9.
德国从1999年起,放宽了对中国的留学政策,取消了对留学生的许多限制,因而成为中国学子选择的热点留学国家之一。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有关留学德国的一些具体常识性知识,对赴德留学产生了许多疑问。在此,我们的咨询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0.
第一批留德军事生的派遣是清政府创建海军计划的衍生品,是中德双方利益考量的结果.军事生留德计划从最初商议到最后成行不到半年,其效率既源于中方改善武备、壮大军事力量的迫切愿望,也来自德方跻身中国,弥补其欧洲"迟到民族国家"之遗憾的强烈需求.军事生在德留学期间受到德方高度关照.七人中三人在普鲁士陆军部队受到良好军事训练,学成归国,其他人则因种种原因学业半途而废.第一次军事生留德行动乃为偶发行为,且规模有限,管理缺少定规,但为清政府未来的留学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后来选拔留学生的重要参考条件;其次,它为中德未来的军事合作找到了方向.留德军事生的派遣此后逐渐形成规模,德国军事教官和顾问也自此源源不断来到中国.1876年第一批留德军事生的派遣将中德军事关系推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德国大使馆从2002年成立审核部,在我们从事德国留学的正规机构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首先,封杀了造假的风气,以给学生造假为主业的伪中介不再有市场。留德学生的学历要求以本科为起点,这样使好的学生选择留学德国,会给我们中国学生的地位一个很好的形象和定位。第二,好的中介、好的项目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在留学德国的项目中,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一些似是而非的项目就自动出局了。但像布伦瑞克理工大学语言班这样的项目,就会以其优质的教学质量和非  相似文献   

12.
在获得德国大学博士学位的留德学生中有不少学习法学的学生,他们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制建设和中德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尝试以二战前在德国荣获法学博士的中国学人为主线,分析留学人员的留学生活、研究理念和题目、学成后对于中国法制建设的努力,从而探讨留德法学博士在知识传播和制度建设以及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成就,同时分析影响他们发挥更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闫志刚 《留学生》2009,(4):59-62
1935年.在出国热潮中.青年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在声名显赫的哥廷根大学,季羡林找寻到印度学这一研究方向,并在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留德十年.烽火连天,二战的阴霾带给他深沉的异纠青怀,以及无法释怀的家国之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留学德国这一进程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的,留德的中国人出于不同的机缘、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遥远的德意志,在德意志的语言和学术训练使他们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当然使者和体验者。在中国人留学德国史这一研究领域,一直需要确切的历史档案材料。本文利用德文档案和已公开出版的德语出版物,对中国留学德国先行者的足迹进行了一次重现;依据目前的材料补充论证了中国留学德意志的第一人应该是广东人陈观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CASD,以下简称团体联合会)于2002年由6个专业学会——中国留德学者学生计算机学会、中国留德学者学生经济学会、德国同济校友会、中国留德医学学会、留德中国物理学者学会和中国留德化学化工学会发起,并于同年10月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正式成立。它是一个在德国柏林法院注册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其宗旨为:代表和维护全体中国留德学者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各专业学会和学生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留德学者学生与德国社会各界以及华人国际社会的联系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留德教育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高潮。留德学人多,成就突出。其成因既受国内人才需求、留学政策的推动,也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影响、留德学生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这一时期留德教育具有学科专业集中、学历层次较高、留学生组织活跃、留学途径多样等特点。1920-1930年代的留德热潮,对中国社会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留德学人英才辈出,涌现出周恩来、朱德、陈寅恪、季羡林、冯至、陈省身、朱家骅、王淦昌等一批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等。国内一些大学汇聚不少留德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治学传统,以蔡元培、马君武、顾孟余、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留德学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的留德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的留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顺唯 《求学》2001,(5):38-38
长期以来,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大国之一,与同是发达国家的美国、英国相比算不上是留学的热门国家,但随着近年来留学政策的放宽,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赴德留学生人数迅猛增长,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子,一股留德热潮已在兴起,那么是什么吸引着这些外国学子呢?原因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我国没有考入正规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不具备申请德国大学的资格。这是因为德国高校入学前的学校教育年限是13年,比中国多了1年,而中国与德国之间没有相互承认学历的文化教育协定,所以德国高校普遍不承认中国的高中毕业学历与德国文理中学统一毕业考试资格具有同等水平,即不具备德国高校的入学资格。 如此说来,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就不能赴德留学了?也不尽然。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大学毕 业的我应一位德国老 师的邀请到欧洲旅 行,优美的自然风 光、清新的空气、盛 开的鲜花、悠闲的生 活节奏以及老师家人的热情好客等等给 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决定到欧 洲读硕士。2001年我留学德国。 我大学的专业是财税,第二外语是 德语,从大二到大四共学了三年,毕业 后到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学了一年强化  相似文献   

20.
藏立 《海外求学》2003,(17):38-40
德国的教育是免费的,对海外学生也一视同仁,只要能申请到德国学校,并且通过德国驻华使馆“留学德国人员审核部”的审核,基本上就能够获得签证。因此,很多学习优秀,但是家境一般的中国学生都把德国作为留学目的国。但是,正是由于德国实行免费教育(尽管这个政策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调整),使得德国的奖学金的争取变得异常困难,这也是应该容易理解——白吃又白拿,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也难找呀。德国的海外奖学金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负责管理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