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众所周知,古汉语的虚词多从实词发展而来。但由于语言的变化往往不是一次完成而是渐进的,所以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是实是虚,后人言之,往往有纠缠不清的地方。古汉语中表示“率领”意义的“以√”字便是如此(为行文方便,下文将此义的“以”,简称为“以√”)。现在通用的古汉语教材、古汉语专著都认为“以”是介词,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将根据《左传》中以√的句式和语法功能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习卫电教育中学教师培训教材《古代汉语》(朱振家主编、高教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觉得这套教材很有特色.首先是选文与通论分册编排,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颇具适用性.上册选文,下册通论,一翻目录便可大致了解教材介绍了哪些知识,各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于已有一定古汉语知识的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学习起来是很方便的.而且分册编排,便于查找检索,教材又可成为备课教学的参考资料.其次,是随文选词,既便于学习者词汇的积累,又利于对选文的深入理解.各通论后附有精选的习题,便于随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教材还引入了“写词说”,使我们在学习时也了解到一些古汉语研究的情况.选文注释也吸收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这些对中学语文教师都很有帮助.不过学习当中笔者发现教材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现提出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三国史记》是王氏高丽大臣金富轼在1145年以古汉语写成的关于新罗、高句丽、百济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可从古汉语的角度对这些语法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三国史记》古汉语中的谓语类型主要包括名词用作谓语、形容词用作谓语、数词用作谓语、副词用作谓语、连动句式、兼语句式、谓语省略等等,例句比较丰富,将这些谓语类型与现代英语对应表述,可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种语言语法现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为古汉语英译及古汉语和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文百八课》与《古文观止》都是我国历史上以选文方式进行编排的、影响深远的语文教材。二者在选文的指导思想上有一些共同点,表现在都力求选入文质兼美的文章,主要是为初学者或自学者服务的,选文的文体和题材表现多样。同时,因为种种原因,两种选文在编排的顺序,选文的审美旨趣,选文应用于生活的路向,以及选文的时代特征上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比较研究它们的异同,对我国当代的语文教材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以下称“新教材”)变动较大的必修三为研究对象,与2010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物理(以下称“旧教材”)选修3-1、选修3-2教材作比较,从教材的章节结构、知识编排、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解读物理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但名词和名词短语作补语,不少讲古汉语语法的书都没有谈到.实际上,古汉语中名词作补语的用例大量存在.名词作补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用名词补语表示时间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相似文献   

7.
朱德熙《语法答问》中说,汉语语法的真正特点(跟印欧语比较)主要有两条,“一是汉语词类跟句法成份(就是通常说的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并说“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谓语”.①名词做谓语的“条件”是什么,作者没有具体讲明,不过就现代汉语来说,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讲的“体词谓语句”②,就古代汉语来说,《马氏文通》讲的名代同次“同于主次”③和黎锦熙《比较文法》讲的名词在不用同动的补位④,可能是在“条件”之中.而就汉语来说名词表示判断可不用判断词,古今是一致的.但在古汉语(指先秦时代的书面语),名词做谓语/述语相当自由、灵活,可以说很难找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确为一种客观存在,毋庸质疑,但笔者对被绝大多数古汉语教材视为“名词活用做状语”或“名词直接做状语”等观点存在异意。我认为将此类情况划归省略范畴更为符合古汉语实际。下面仅就此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9.
在古汉语双宾语句式中,宾语前是否可以介入“以”、“于”,语法界有不同意见,本文亦就此略陈管见。 沈春晖《周金文中之‘双宾语句式’》和周迟明《汉语双宾语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把“以”、“于”结构纳入双宾语句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国史记》中大量的主谓倒装、连动式谓语、状语后置、双宾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兼语句式、主谓词组、名词动用等9类古汉语语法例句,与现代英语语法进行初步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共同特点与差异性,可以看出“《三国史记》古汉语宾语前置主要出现在否定句、疑问句、陈述句里,现代英语则主要出现在否定句、感叹句、疑问句中”;主谓词组出现在主谓句的下层都有取消上层谓语地位的作用等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词类的活用,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按一定的语言习惯,把原属甲类的词灵活地用作乙类词,使其临时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点。要判断一个词是否用作另一类词,应根据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和它体现出来的语法特点去分析。一、名词用作动词,这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语法现象。 1.名词不能带宾语,据此可以判断,宾语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例: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对》)“器”原为名词,带上宾语代词“之”,就用作  相似文献   

12.
“名词作状语”是古汉语词类活用中较常见的语法现象。它不仅在古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与现代汉语成语运用有着密切联系。正确辨析和理解“名词作状语”,对阅读理解文言文、诠释翻译重点句子、准确理解运用成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受到人们的注意,讲古汉语语法____、~一---一_一一一的书上对此谈得较多;而名词用作补语的现象,实际上也有大量用例,但不少讲古汉语语法的书上都不谈这个问题。从正确地阅读理解文言文的需要来看,这个间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古汉语中,充当补语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可以对动词(或某些形容词)表示的行为、动作、性状作补充说明,表示有关的处所、时间、原因、手段、方法以及对象等。有人认为这种处在补语位置上的名词和名词短语前边应该有介词,只是省略掉了。这种"省略"说带有痕大的主观性,实际上是以现代汉  相似文献   

14.
韩业志 《文教资料》2006,(29):103-104
在多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我经常遇到学生对古汉语语法(尤其是词类活用)的不解和质疑,有很多时候,一两句话很难解释清楚。而对于学生来说,又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碰到新的句子,还是区别不开。究其原因,一是现代汉语的语法底子不够扎实;二是对词类活用的现象缺少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总结。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析一下古汉语中名词活用的规律。一、名词活用的两种类型古汉语语法中,名词活用的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名词做动词,二是名词做状语。我们之所以把它们单列出来讲,是因为和现代汉语语法来比较,这两种情况是比较特殊的。(一)名词…  相似文献   

15.
“以……为……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以”和“为”的词性、词义不同,它们表示的语法关系也就不同。第一,“以”和“为”都是动词。“以”表示“让”、“任用”、“拥戴”等意义,“为”表示“当”、“做”、“担任”等意义。例如:以其弟子兰为令(任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史记·屈原列传》)白公欲以子闾为王(白公想拥戴子闾当楚王)。《左传·哀公十六年》)  相似文献   

16.
判断句三题     
判断句是古汉语教材和语法专著必讲的内容,然纵观各家著述,在有些问题上似乎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一、名词谓语句与判断句 在论及什么叫判断句时,有时著者只说明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就是判断句,有的著者则在“名词谓语句”这一节里只讲判断句,似乎名词谓语句就是判断句,但事实并非如此,请看下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名词谓语句、名词作状语具有鲜明的修辞学意义,是两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古汉语比喻句式。重新认识“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是区分借喻和借代辞格的关键。其中,相似相关关系是借喻辞格的基础,借助想象思维。非相似相关关系是借代辞格的基础,借助联想活动。比喻引申义是比喻修辞逐渐固化充当词语义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受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的影响,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分析通常是从语法形式入手。但这种分析并非万能,所立规则与语言现象间也不无抵牾之处。以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即不含使动、意动、下简称“名词动用”)为例:规则“凡名词相连,既非并列关系又非偏正关系,则必有名词用为动词”;“名词后跟代词则活用为动词”;“名词前后出现介宾结构则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19.
国语教材,作为国语选文的载体,不论在民国时期还是现今的国语教育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民国与大陆苏教版选文类型、编排和设计目的的比较分析,认识到两版国文教材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着某种联系。其中,对"语文知识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两者差异性显现得最为明显。本文从语法论和修辞论两个角度出发,探讨民国版与大陆苏教版教材编排的差别及联系,并就现今国文教材对民国时期教材的发展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古汉语中,“所”字常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有时也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面)组成所字词组充当句子成份,如“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的“所见”,“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春秋》)的“所与熙”等。由于所字词组在古汉语书面语言中出现频率高、用途广,所以自《马氏文通》以来的许多语法著作都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