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刘松青书友的楷书横幅《陶渊明饮酒诗》,取法初唐楷书名家欧阳询。作品用笔熟练,以方为主,方圆兼施;结体取平正端庄之势,稳重严谨,毫无松懈之感,可知作者在欧字学习上下过很深的工夫。美中不足的是,起收笔处多显尖刻,字形过于整齐划一。建议作者今后多看、多写欧阳询的书法原作,尽量避免今人写欧习气的影响。另外,可以借鉴一些魏、隋墓志  相似文献   

2.
正王中兴书友的草书中堂,书写熟练,用笔扎实,笔法比较丰富,提按对比明显,虚实相生;字形多以平正取势,大小、俯仰亦有变化。用墨亦注意浓淡、枯湿的变化。通篇看来,作者在草书上已具备相当扎实的功力。需要注意的是,落款部分重心有些下坠,整体感觉不协调。款字与印章,最好不要与正文邻行末字平齐,更不要低于正文邻行末字。个别字的草法再规范些,如"成""前"二字。建议作者多从古帖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3.
正莫玉兴书友的书作取法颜真卿,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调整:第一,整体章法不和谐,原因在横式第一行三字和第二行三字的安排与全篇冲突很大。第二,从书写状态来看,作者欲把楷书写活,加了行书的感觉,但欧、颜、柳等人的楷书法度严谨,稍作变动便见不适,所以,此举应慎行。唐代楷书法度固定,临写中还是要注意其纯正性。另外,此为朱熹《春日》诗,落款中误写为词了。  相似文献   

4.
正戴开元书友的楷书立轴,取法欧阳询楷书并兼杂颜真卿楷书特点,清劲厚重。作品用笔严谨,结构端正,章法疏朗统一。建议作者在用笔方面再调整一下,因很多笔画起笔处的角度过于斜切,略显尖刻。如"处(处)"字的钩画出钩方向可略平一些,"家"字三撇行笔  相似文献   

5.
正臧静书友的章草作品整体书风略显生拙,不以巧媚为能,别有一番味道。用笔多取碑学笔法,中锋遒润,转折多用方笔;结字以扁宽为主,亦穿插纵长字形,字势颇有变化;全词下阕以落款方式处理,别有新意。此作应注意的地方是,正文中"谁(谁)举(举)沉浮"应为"谁主沉浮",此外"漫""舸"等字草法宜再严谨些。  相似文献   

6.
正郑征健书友的对联以欧阳询楷书为师法对象,基本掌握了欧楷的用笔、结字等基本技法。从书写效果看,作者在欧体方面的学习时间还较短,有些问题还比较明显。比如,用笔太注重方刻效果,导致很多笔画的起收笔和转折处过于生硬;结字还不熟练,有重心不稳——"泉"字  相似文献   

7.
正张志勇书友的隶书条幅取法汉代《曹全碑》。用笔比较精到,结体中规中矩,字距、行距安排妥帖,落款、钤印也较统一,整体和谐。建议作者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有些点画,尤其是雁尾的处理略显生硬,还需熟练掌握。二是结体有些单调且过于紧凑,需再求丰富开阔。要注意,汉字"随字赋形"的原理在隶书中的体现也很明显,应注意字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张震亚书友的行书立轴颇具碑学体系特征,尽管是行书,但似乎受魏碑的阳刚硬朗之气影响较深,运笔速度较慢,点画扎实有力,通体厚重大气。就书写效果看,此作很有庄严感和稳重感。然而作者过于关注具体的书写,而未通盘考虑章法安排问题。正文最上部分应平齐,紧靠纸张上端,方有升腾的张力。正文和落款下部  相似文献   

9.
正张振祺书友的隶书中堂,书写的是毛主席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毛主席的诗气势恢宏,意境博大,适合以古朴厚重的篆隶书或激扬飞越的草书来表现。作者以隶书书写,颇能以厚重端正之势体现诗意,然少了几分洒脱与奔放。原因在于作者用笔虽能凝练沉稳,然方笔较多,流畅的圆转之笔较  相似文献   

10.
正赵宗文书友的行书作品,既有碑的方劲,又有帖的流动,可知作者在碑帖临习方面功力较深。整幅作品,笔力清健,字势变化丰富。唯一不足之处是作品整体性不好,前三行与紧接的三行脱节了,尤其是落、花二字太过突兀。一件作品的局部无论多精彩,都要服从整体的协调性。希望作者今后在谋篇布局上再求和谐。  相似文献   

11.
正王忠忠书友的楷书作品取法欧阳询,但受时人影响较大。此作最明显的优点在于整体感好,尽管单字存在这样那样的小疵,但通篇首尾呼应,分行布白疏密有致,落款、钤印亦完整和谐。所谓小疵,主要集中于两点:第一,横竖画粗细对比有些过。尤其是许多横画太细弱,细察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横竖粗细  相似文献   

12.
正刘玉芳书友此作师法毛主席草书。毛主席草书全赖吞吐古今、睥睨寰宇的胸襟气度和深厚独特的文化修养,成为近代书坛上的一个特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数十年里,毛体书法风靡大江南北,至今仍有很多爱好者为之痴迷。毛体用笔以中锋为主,点线变化多端,收放对比强烈,结字多取左低右高的欹侧之势,善  相似文献   

13.
正王祥洪书友的楷书中堂,以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师法对象,通篇用笔变化丰富,虚实有度;结构端正方阔,收放自然;章法完整协调,落款适度,很有感染力。应该说,作者对此帖下了一番苦功,这从作品中充满弹力韧性的点画上能体现出来。希望作者能进一步拓宽思路,对颜真卿中晚期的楷书名作细加研究,以期对颜体楷书有更深入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此作引首章位置与落款第一字横向冲齐  相似文献   

14.
正周学祥书友的隶书对联写得苍拙老辣,不以讨巧的技术来取悦人,这一点尤为可贵。只是作者用笔中自运的成分较多,需要多临一些经典隶书作品。从作者的笔性方面看,比较适合学习方笔、拙朴一类的碑帖,例如《张迁碑》《阁颂》《西狭颂》等,建议作者在此类作品上选定一件进行深入研习。另外,在用笔方面需再仔细推敲一下,并且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笔画中段"提"的太  相似文献   

15.
正李子汉书友的隶书中堂,书写内容为毛主席词《沁园春·长沙》。全词114字,一气呵成,笔笔扎实、字字严谨、行行整齐,是一件师法汉代碑刻八分隶书的成功之作。落款风格与正文比较协调,位置得当;钤印也比较妥帖,只是闲章如换成细朱文风格会更好。有一点需要作者注意,在使用隶书的生僻字法时,一定要考虑构字原理和使用范围。如果违反"六书"和使用已经脱离实用范围的  相似文献   

16.
正卢希书友的作品取法颜真卿。不难看出,作者学习颜体时间不算很长,但能抓住颜体方端匀称的主要特点。在用笔方面,作者需要仔细揣摩点画的起承转合,做到准确精到,并且也要注意点画的"弹性"。在结字方面,部分字的中宫太挤,字形也有瘦长之弊端,需要关注颜字中宫的通透开阔。此作落款比较成功,通篇和谐。  相似文献   

17.
正陈向群书友的行书作品整体感较好,书写不温不火,用笔清爽,线条清劲,落款风格与位置亦十分妥帖。从取法来看,作者主要学习"二王"一路行书,能够很好地掌握书写技巧,书风也很纯正。建议作者用笔再大胆些,要充分发挥毛笔的表现力,增强中侧锋对比,则点画自然丰富。如果只用中锋,直来直去,则有硬笔书写之嫌,点画缺少变化,字形结构也就不会丰富。此作单字结体几乎全取纵势,极少方和扁的字形穿插,故作品的感染力也就大打折扣,需注意调整。  相似文献   

18.
正程纪岚书友的篆书条幅作品,以纯中锋笔法为之,点画圆转,结体修长,章法整齐有序,是典型的清小篆风格。作者需要留意的是,篆书的书写节奏问题。小篆因只有直、曲两种线条形态,用力较为均匀而无明显的粗细变化,在书写时极易"画字",此作亦有此问题。调节的方法,是在具体行笔过程中,要注意快慢停留的微妙变化。清人在小篆笔法的丰富性和书写节奏方面有很多新创,可反复体会临写。另外,此作内容是自撰习书体会,在人人抄写唐诗宋词的当代书坛,书写自撰诗文难能可贵,作者的这种书写行为是很值  相似文献   

19.
正伍朝信书友所书内容为自作诗。书法则主要取法汉代《曹全碑》,写得洒脱而不浮滑,难能可贵。此作正文虽通篇完整,细看则字之结构需要提高,主要是收放关系不够强烈,导致部分字的中宫有些松垮,如"(学)""(惧)""作""碑""益"等,均存在此类问题。此外,"来""晚""成"等用字需准确。  相似文献   

20.
正孙惠根书友的行书对联,师法王羲之《兰亭序》,内容亦为《兰亭序》中字,属集字创作作品。通篇用笔精到,结字严谨,颇得《兰亭序》神韵。不过作者在将小字放大时亦做了一些调整,比如整体书写风格以厚重饱满为基调,使小字行书更适合大字对联形式。此作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每联各字过于紧凑,大小略显均一,缺少收放变化,需稍加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