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月曼清游图册》是清代画家陈枚所作,共12开。作者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以工细流畅的线条和亮丽鲜活的色彩,将嫔妃们描绘成身材修长、体态轻盈、"倚风娇无力"之貌。她们三五成群地行进在以界画表现的亭台楼阁内,或是细笔勾染皴点的花石下。《水阁梳妆》描绘天气炎热的仲夏时节,池边竹林飒飒作响,应和  相似文献   

2.
正《月曼清游图册》是清代画家陈枚所作,共12开。作者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嫔妃们的活动内容,在民间生活中均习以为常,只不过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而令这些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更加富贵、繁琐及典制化的特点。《踏雪寻诗》描绘腊月里雪压松竹,天寒地冻;贵妇们聚于温暖的厅堂中,一边烹茶,一边观雪,吟诗作乐;时有女伴着裘衣貂帽,踏雪携友,前来  相似文献   

3.
正《月曼清游图册》为清代画家陈枚所作,共12开。画册描绘的,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作者以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的密切关联。陈枚,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清雍正四年(1726年)以供奉内廷劳,赏内务府掌义司员外郎衔。乾隆元年(1736年)与金昆等人同绘《清明上河图》,另有《古树鸦集图》《寒林觅句图》等作传世。  相似文献   

4.
本文写的是作者自己见闻竹林因风雨而成交响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一次生活的偶遇,其实就是一次心灵的沐浴,一种审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画家吴冠中,以画家特有的审美标准和眼光,在《桥之美》中向我们阐述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具有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即“扮美”的特点。这种特殊的说明角度,决定了文章对说明对象———桥的阐述,不是从“科学”的层面进行分析、解剖的,而是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解说的,所以作者所选用的说明的表达方式等也与传统的说明文有较大区别,我们称之为“另类说明文”。它们语言优美生动,文体却模糊,既不像传统的说明文,也不像散文,因此,往往被称为说明文中的小品文。下面就具体说说怎样赏读这篇说明文。你可以把《桥之美》当做一幅幅美术作品来欣…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9,(1):85-90
通过主人公小野的回忆性叙述,石黑一雄的第二部小说《浮世画家》展现了战后日本繁杂多变的社会图景。小说中小野父亲的客厅、从杉村明处购得的豪宅、逍遥地构成了小野生命中的"神圣空间",而战后没落陈旧的豪宅、逍遥地则展现了作者笔下"去神圣化"的空间形式。探讨《浮世画家》中的空间类型有助于揭示小说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7.
小说《白夹竹桃》以少女阿斯特里德辗转于各个监护家庭为主线,以"残缺的母爱父爱"为基本架构,成功刻画了一幅幅形象、性格迥异的女性画卷。有学者已尝试着从人性及母爱主题等角度对该文本进行剖析,但却往往忽视了作者笔下所描绘的男性形象。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该文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几位男性人物进行分析,并刍议女性文学中的男权批判误区及女性主义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回忆过去"的风格。他的作品以主人公的回忆为线索,通过充满回忆色彩的语言和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主题,讲述特定历史时期的日本故事。本文主要以石黑一雄的《浮世画家》为例,通过作品所表现的重要主题,从个人创伤、家庭、社会等方面解读石黑一雄笔下呈现的日本战后社会景观,阐释作者对战争、族裔身份等进行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在审美意象的使用上,鲁迅与郭沫若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他们最具个性表达的《野草》与《女神。为例做了比较,鲁迅笔下的审美意象呈冷色调、细微精警、多象征性意象;郭沫若笔下的审美意象较为热烈、大气磅礴、多自然意象。审美意象的差异实际上是创作风格、审美趣味不同的延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善于像画家一样用精雕细刻的笔法绘制一幅幅精美动人意味隽永的画面。画面之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意趣和性格志向,使难状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变得耳闻其声目睹其形身临其景心受其情。赏读朱自清散文名品《绿》,又一次惊诧于作者笔下梅雨潭如此可爱而醉人的“绿”,尤其叹服于作者女性化手法所表现的奇妙神韵,不妨先来分析《绿》中的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醉翁亭记》不仅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游记,也是一篇具有积极思想意义的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都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没有孤立地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具特色,又融合统一,蔚然深秀的狼牙山,风光绮丽,苍翠欲滴,以群山为背景,酿泉环绕而过,一座四角翘起的亭子立在上面,这样,无山,则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立,无亭,则山泉失色。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作者笔下的朝暮和四时之景,也都是优美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12.
韩艳 《辽宁教育》2008,(6):55-55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指名板演。 2.师生共评,同桌互评。 二、精读课文,感受乡村的美。 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那里的独特与迷人吧!  相似文献   

13.
申艳艳 《天津教育》2021,(3):107-108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激发创作的热情。紫藤花由于姿态优美、造型典雅,是众多画家笔下争相表现的题材,在写意花鸟画里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正>朱自清的散文在我国散文园地独树一帜、卓然成家。最显著的特点是画面美,画中孕情,寓意深远。一、亦文亦画,多姿多彩朱自清的散文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体验,以饱蘸生活色彩的浓笔,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真切可感的生活画面。他笔下的春,踮着脚叩开风门,唤醒小草,是一幅生机盎然、万头攒动的闹春图。此为粗线条的素描。他笔下的厚积着绿的梅雨潭飞珠溅玉、晶莹发光,是一幅神光离合的悬泉瀑布图,乃是背景壮观、物象清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中的"青梅"是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她是封建环境中少有的先进女性,是作者笔下理想女性的写照。她的故事给人以启示,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文 《教育教学论坛》2012,(33):267-268
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还是功力深厚的画家和深通音律的音乐家。他善于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山居秋暝》中作者描绘出了一幅幅清幽明丽、恬淡优美、活泼新鲜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意境之妙,全在语淡而意浓,言近而旨远。  相似文献   

17.
《读信的蓝衣女子》是荷兰画家维美尔的名作之一。以读信为内容的作品,在维美尔笔下出现得相当多。这幅画作于 1662—1663年,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在绘此画之前,即1658—1659年,他就画过一幅较大的《读信的妇人》,被推为维美尔的代表作。三年之后,他又以此题材画了《读信的蓝衣女子》,据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让人联想到情书和生活的美好,二是这幅画的背景中有一幅世界地图,荷兰向海外发展,荷兰的市民普遍渴望在海外创业,然而这些具有雄心壮志的男人们的家眷则在家庭里过着安宁的生活。她们唯一系念的是远离…  相似文献   

18.
《午餐》     
这是一幅贵族家庭生活风俗场面。华丽的罗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画中人物高贵的生活举止和环境陈设,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现象。画家沿用古典主义的艺术技巧、造型手法反映贵族  相似文献   

19.
正南宋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论,引导了当时的文化思潮。反映到绘画领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画家开始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并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一丝不苟地表现到绘画中。本幅《秋花图页》,以线造型,结构准确优美;颜色稳重,设色厚重饱满、富丽雅致;主花头花筋的勾勒细腻讲究;枝叶的描绘生动鲜活,表现出勃勃生机;画面含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11,(7):25
多么令人向往的乡下生活啊!碧绿的田野、游水的大白鹅、制作瓜菜的活动、下河逮鱼的乐趣、抓野鸡的经历等等,可以说,在小作者心中和笔下,被描写得异彩纷呈,活似一幅田园风景画,充满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行文过程中,小作者活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描写出了大白鹅、母鸡等小动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