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印的形成     
正汉代印章的使用范围广泛,制作细致精美,流行时间长,因此具有形式繁多、内容丰富、表现技艺精致而多样等特点。汉代印章艺术的成熟,是与继承前朝的成果和经验分不开的,同时也由后来的不断发展所形成。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们在政治、经济上的交往日趋频繁,印章作为当时社会交往的凭证,也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建筑材料、屋顶、台基、色彩和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五个方面来简论中国传统建筑所具有的模糊美、曲线美、和谐美的美学意蕴,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传统建筑的最为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3.
4.
5.
有人说曲线美,因为它不像直线那样简单,有曲折、有起伏、有跌宕、有高低,时缓时急,线条婉转而又舒畅。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在讲授解几直线一章时,学生往往认为其简单而单调,故学习兴趣索然。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我一反常规,先教等差数列,继而讲授直线,在教学中并注意从美学角度,挖掘和探索了直线与等差数列从形式到实质的对称美与和谐统一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尝试中的有关做法及粗陋的探讨阐述如下,以期得到中学数学界的同仁指教。一、直线方程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谐统一美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7.
正印文:雎陵家丞时代:西汉材料:铜通常四个字的汉印,四字之间留红的基本形状是"十"字形。而此印中,"雎陵"两字的左右结构拉开了比左右两列字更宽的距离,留红为两纵一横的""形,视觉上造成了三列字的错觉。此印的变化处在于两纵一横的字间留红的形状:左纵留  相似文献   

8.
临摹汉印是学习篆刻艺术的入门途径。通过学习缪篆文字,养成入印文字规范的良好习惯;学习汉印的章法,营造平衡稳定的印面;训练严谨的规矩,蒙养博大的气象;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临摹前应当有一些必要的刀法训练;最好是在临摹的阶段,就直接在印面上作反书印稿的训练;要重视形似,重视规矩与法度。临摹的对象选择平正工稳、清晰完整的汉印作品为好;多读、多写比临刻汉印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传世数以万计的官私汉印,是汉印风格的载体,每一方印都能传达当时印风的古老信息,都有其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在汉印风格流行的800年间,出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印人之手的作品自有风格差异。毫无疑问,水平也会有高下之分。其中,会有相当多的作品属于平庸之作,甚至是有缺陷的作品。为了获得最佳效果,临摹汉印时,必须根据学习目的选择汉印中的精品作为临摹范本。  相似文献   

10.
正临摹汉印的具体做法,许多基础读物,都可以参考,这里不再赘述。以笔者临摹汉印的体会,在此对有兴趣临摹汉印的读者提些建议:首先,临摹汉印前,应当有一些必要的基础训练。学习刻印的初始,要刻一些简单的线条,了解石性,掌握用刀的方法,进而能把简单的文字刻成形。待有了一定的控刀能力之后,再开始临摹文字较少、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中学物理竞赛辅导的过程中,常会接触到一些有关抛体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正确解答此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能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建立质点运动方程,而且要求学生有相当扎实的数学功底.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抛体运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上课,无需用“惊堂木”给学生“提神”,就能使学生的神经中枢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保持长时间的高度注意和兴趣。究其原因,是教者把握住了课堂起、承、转、结的结构艺术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波澜起伏、婀娜多姿的曲线美。  相似文献   

13.
陈国龙  陶汉斌 《物理教师》2009,30(1):27-27,29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中国人用自己祖先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衍生的焰火,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打造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奥运焰火点亮北京,3万余发焰火在空中怒放,焰火表演很迷人.在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这些焰火在抛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十分有趣的情况,会领略到复杂的抛体运动中蕴藏着一些特殊规律和神奇的曲线美.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琅左盐丞”——娟好圆润,温厚静穆西汉印章的制作,仍是沿用秦浇铸和凿刻这两种旧法。当时的铸印,在章法上还有秦官印布局的风格,即在印面布局中仍带有田字格。可是,它的字体却不似秦印字体那样柔媚苍劲。“琅左盐丞”一印可见一斑。“琅左盐丞”一印,字体粗壮方整,笔画转折处娟好圆润。章法上虽也采用田字格布局,但不是将印面平分为四等分,而是将“琅”“盐”二字放长,利用印文本身笔画的疏密安排每个字的大小,在章法上仍显得匀称庄重,细细品赏,给人一种温厚静穆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语言的对比分析,大多集中在汉语和英语、日语等语言,针对汉语与印地语、乌尔都语的对比分析研究十分匮乏。其实,印地语与乌尔都语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二者口语中有98%的词汇相同,语音基本一致,语言学家认为是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学生在学习汉语辅音时,重难点有一些相似之处,本文试将印地语与乌尔都语一起和汉语进行辅音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得出印巴学生在学习汉语辅音时可能会遇到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正作品简介:印文:校尉之印。时代:西汉。尺寸:纵23毫米,横23毫米。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欣赏:此印笔画圆润光洁,平直挺劲,结字端庄方整,转折处多为圆转。印面上的四字按笔画的多少划分和布局,右边两个字占据的空间明显大于左边,字与字之间有明显的间距。由于笔画多少的不同,"校""尉"与"之""印"形成明显的疏密对比。"尉"字下面短  相似文献   

17.
正作品简介印文:张(张)虞人。时代:汉。尺寸:纵20毫米,横20.5毫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作品欣赏:此印,为汉代白文私印方折类布局的典型作品,字形结构森严,线条方折整饬,干净利落。"张(张)"字的块面线条处理,是本印的亮点,活跃了印面沉闷的气氛。由于作者将此字的下部和"人"字的笔画进行了装饰和  相似文献   

18.
吴彤 《西藏教育》2014,(12):23-24
<正>如果把构思以线作比,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作品的构思呈现出一种曲线美。这种曲线美似仁者乐山隐藏于山之起伏,智者乐水水之连绵间。这就要求欣赏者有种慧眼,学习者用心思去发现。学生是学习者,课文就是模子,构思之美在此无需评说。语文教师每天在进行阅读教学,作文训练,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学习,并做到作文构思的曲线美?一、设计"偶然"情节情节是小说三要素之一,也是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运动轨  相似文献   

19.
"虚实",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之一,先秦时期老子就认为宇宙万物是"虚"和"实"的统一。汉印延续的时间长达数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无数匠工的创作实践,在汉印中早也渗透了老子的"有""无""虚""实"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0.
篆刻自商周时期即诞生并广泛应用,与书法、绘画一样,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秦汉时期是中国篆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朝虽然短暂,但奠定了篆刻艺术的基础和发展方向,汉印在秦印的风格基础上又有长足的发展,篆刻艺术与技法不断成熟,形成了不同于秦印的汉印风格。促使秦汉印风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