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系统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以建成美丽中国为战略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基本原则为理论内核,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内涵丰富、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过程,而从生态学角度看,该课程是一个由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生态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调适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初心"的完整生态空间系统.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生态空间系统的中心,"以大学生为中心"是该教学生态空间系统建构的需要,也涉及培育大学生成为生态发展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对此,该课程的教学应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持续纠正其生态失衡问题,同时优化其生态空间环境,以提高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生态价值观念。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内涵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贯彻“两山论”的生态价值判断标准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生态价值目标。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内涵,对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世界性的生态审美思潮已成为当今文艺思想的主要潮流。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广西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都自觉地运用生态审美理论来建构文学批评和从事文学创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批评理论来考察广西的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批评的得失成败,凸显文学艺术的生态审美功能,对今后文学发展、文学批评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生态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由此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生态自然观。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为我们解决生态安全问题指明了路径方向,它启示我们必须树立生态安全意识和建立生态观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路径和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6.
人们现在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生态教育”强调自然、社会和人本的有机统一。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生态素养,我校以“生态教育”为内涵,基于儿童立场,建设生态校园,开设生态课程,开展生态活动,在“生态”中育德,唤起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生态意识,富有生态责任,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着更鲜明、更广泛的战略性、方向性、前瞻性.从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看,生态文明关乎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合法性.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体现在三大领域,必须做到"三个努力",解决"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秉持"以商汤教育平台为核心,平台即生态"的理念,商汤教育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推广与学科建设工作,旨在实现可延展的AI教育,打造协同合作、相互依存、共生共长的AI教育"元生态".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内在尺度,在主体、客体和操作工具上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方向、主体、工具和价值维度探讨基于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率先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学与生态教育可以联系在一起,源于二者都是生态危机下的产物,以及具有相同的使命。高校生态教育对整个国民生态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迫使必须探索有效的生态教育实现方法。生态文学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可以被引入高校生态教育提升其教育效果,源于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和生态文学的独特性。目前高校生态教育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征:生态教育体系不健全、生态知识缺乏和生态自律意识淡薄。生态文学是最具有生态内涵的载体,而且它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教学效果有时强于理论灌输的数倍。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从唯物辩证法出发,以统筹兼顾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鲜明地突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特色。具体来说:立足全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配合,辩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统筹宗旨。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生态文艺学"的学科命名入手,围绕生态文艺学的理论标识、独特内涵、哲学基础与生态美学建构等问题,反问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反思生态文艺学在中国的后续发展之可能性,提出了生态文艺学作为交叉学科,是从生态学的宏观视野出发的研究文艺与宇宙生态系统关系的学科,又从生态的角度看文学批评,反思表现论,借鉴摹仿论,强调生态高于审美,审美服从生态,生态与审美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创造"以物观物"状态的美学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美学的角度来重新解读那些优秀的文学文本,不仅可以以多维的视角丰富文学文本的内涵,更能够为当今的生态美学的审美提供更为丰富的审美经验。本文就是尝试着以生态美学范畴中的"家园意识"这一视角来重新解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充分改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要培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公民。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思想以及生态经济、生态民生和生态法治思想等丰富的内容。随着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重要议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升。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应努力践行绿色发展观,提高专业教育者生态教育能力,增强大学生生态教育实践性和创新能力,为推动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奠定牢固根基。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最一般的哲学角度分析,任何存在形态都表现为一定的结构层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存在形态,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同生共在、相互影响.而生态文明不是"孤立"的文明形态,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依存,但是,生态文明又具有自身的基本特性,以此与其它文明形态相区分.因此,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结构及其基本特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阐述生态文明的内涵元素、基本特征以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内涵,并指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不仅具有民族性意义还有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发展观的政策理念指导下,可持续发展将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以"生态设计"为主要体现方式展示其时代意义。"生态设计"主要以生态伦理观和美学观为出发点,以人为本旨在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将以"生态设计"为中心论述点,简单论述有关城市环境艺术生态设计的内涵,进一步根据发展现状概括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予以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补充,配合个别案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作为一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学科,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课堂教学的启迪作用不断增强,生态课堂的出现唤醒了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生态"、"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基本认识,通过以生态视角了解课堂教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其内涵及基本要素,尝试对"生态"及"生态课堂"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生态伦理思想有其悠久源渊,但却没能发展成理论化、系统化的生态伦理学理论,比较今天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兴盛,我们不无点感伤.为此,探讨因由,找到根源,为今天生态伦理在中国大地的重新辉煌进微薄之言.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学作为一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学科,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课堂教学的启迪作用不断增强,生态课堂的出现唤醒了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生态"、"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基本认识,通过以生态视角了解课堂教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其内涵及基本要素,尝试时"生态"及"生态课堂"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