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似之似"是中国画追求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形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国画重要的美学原则。在绘画创作中,正确认识和把握"不似之似",是取得绘画理想效果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和灵魂。而中国绘画中的"写意",尤其是"大写意",作为中国画的画法由来已久,它是一种观念,经过思维、思想过程和沉淀,在中国艺术大范畴中具有普遍意义。元倪瓒所谓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表胸中逸气"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即我们追求的"大写意"。清吴昌硕说:"老缶画气不画形。"齐白石则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3.
画画首先要从形似开始,由不似到似,再由似到不似,如果仅有形似,则只图其表,因为它没有"印"上艺术家自己的心灵,但如果连基本的造型都没有,似是而非,却鼓吹气韵,那不过是自欺欺人.形似与气韵相互依存,超越"形似" 与没有能力做到"形似"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相似文献   

4.
"三老"非常关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问题,尤其是作文训练的基本方向和效果。他们关于作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与论述,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理论的升华;既是传统精华的积淀,又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我们学习、继承和发展"三老"的作文教育思想既要重视其"似",又不可忽视其"不似",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领悟其中"不似之似"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正妙在似与不似"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齐白石的一个艺术主张。要理解这句话,不妨以他的诗例说。1917年,齐白石刚到北京,以卖画刻印为生。回望江南,抑不住怀乡之思,"最是十指犹自慰,挥毫写得故园黄"。让他不禁写下了《燕京果盛有怀小园》一诗:"家园未剩闲花地,梨橘葡萄四角多。安得赶山鞭在手,一家草木过黄河。"  相似文献   

6.
<正>"意象水彩"是意象绘画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较新的水彩画形式。意象水彩是一种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表达形式,无论是英国水彩画大师透纳,还是美国当代水彩画家鲁斯·科布、李·韦斯、保罗·杰金斯等,都在追求意象性的表现。意象类型的水彩画作品备受人们的青睐,意象水彩在水彩画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在中国,它与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的绘画观有某种渊源。水彩画由西方传入后,历经由西方写实传统向现代多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与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的赞美来表现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流变与文化哲学思潮的更替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一脉相承的艺术生命精神应是中国现代山水画发展不变的"根"。  相似文献   

8.
中国绘画艺术追求“形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意象,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性特征体现在几方面;气韵的意象性,线的意象性、形的意象性、色彩的意象性、构图的意象性。  相似文献   

9.
“似与不似”的美学命题是在中国艺术千余年发展基础上的归纳与总结,凝聚着历代艺术家的真知灼见,比“神”、“气韵”、“意”等更直接、更明了,更一语道破中国画的本质。本文拟对“似与不似”的概念衍变及其在绘画上的处理手法进行界定与梳理,以此探寻传统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及其发展轨迹,并进一步思考这一命题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谓之媚俗;不似,谓之欺世。"这说的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它强调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又超越生活的真实。可以说,艺术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提升、凝练与概括。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此想到公开课。公开课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面向特定人群进行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活动。公开课不同于一般的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11.
戏曲程式化动作运用各种夸张、变形的手法,达到"似与不似"的境界。所以,程式化动作是中国戏曲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陈侃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6):115-117
书法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但人们在创作书法或欣赏书法时,往往会受到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启悟、产生联想,从而使抽象线条中寓有一定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毕竟不是形象本身,而是依附于抽象表现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自由联想.书法艺术这种形象的联想与异化,正是书法线条本身的抽象与综合,这种形象思维是美的艺术作用的显示.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散文要"后文采而先意境","诗的散文"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其因素和条件为化景物为情思;具有情感的主色调;主体与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先进中国人代代传承的优秀文化基因,其教化功能与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契合。传统精华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融合是由其自身具有优秀文化基因决定的,也是培养学生有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的"君子文化"实现中国梦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每位教师有责任将传统文化精华纳入教学,赋予思政课新的时代价值追求取向。要将传统文化精华纳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要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定义,在流行的几本文学理论中没有明确的表述。到底什么是文学?似乎是一个谜,人们的回答往往在似与不似之间,譬如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说它似,似在它的确说出“文学”定义的一部分,说它不似,不似在它仅仅说出文学定义的一部分。询疑者问: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除文学而外,其它种类艺术亦然,作何解释? 我们认为:“文学”的定义,呈现着多层次状态,是一个多层次结构。要充分地阐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画特有的美学追求,在表现物象时有特殊的观照态度,例如齐白石所讲"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抽象、具象在西方是两个美学概念,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同样存在这样两种不同审美取向的追求,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和状态与西方不同。  相似文献   

17.
吴莉菊 《山东教育》2011,(27):22-23
水墨画大师齐白石在评价水墨画时有这样一句名言:"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幼儿对客观事物特殊的观察方式、认知方式和表现手段,与传统水墨画中概括、简练、夸张的神似手法是非常合拍的。因此幼儿学习水墨画有其特殊的优势,但教幼儿学习水墨画不能急于求  相似文献   

18.
正从最一般的美学范畴讲,现实象概括。如果把作画过程中的心理是艺术的基础,艺术离不开现实,机制作一简化描述,可以概括为对但它又不是生活本身。现代中国画现实和艺术之间最佳契合点的寻求、在接受西方绘画影响的同时,脱离选择和把握。不开中国传统哲学和绘画精神的滋山水画,有以秀美简逸胜者,养。"天人合一""似与不似之间",有以壮美朴厚胜者,有以泼墨泼彩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合理内核与形为长,有以点染、皴擦为长,这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从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以形传神”,到唐代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再到现代齐白石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富有生命力的传统绘画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画的健康发展。中国画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先辈们创作了大量绘画精品,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理论,实践理论相得益彰,推动了中国绘画的不断发展。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艺坛上强劲不衰的原因所在。伟大的传统可以赞美,可以欣赏,值得自豪,但不能代替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是将来的传统;传统的代表是一群伟大的创造者,而不是因循守旧者。我们有责任突破已有的审美程式,努力开拓中国画的新领域。近年,随着开放搞活,每年的几次大型中国画拍卖也成了社会上关心的话题。这些作品基本上是以传统功力成名的画家,如张大千、  相似文献   

20.
母亲     
齐白石有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最简单的话,准确地概括了大师的艺术美学思想。由此,我想到语文课不能讲得太清,太清学生容易“水过鸭背.忘得精光”;也不能讲得不清,不清学生往往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语文课要讲在“清与不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