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代重视实录纂修,每届新君即位均设立实录馆,编修前代皇帝实录。《清实录》制有大小两种开本,函册以黄色或红色绫缎敷面,形成小黄绫本、小红绫本及大红绫本三种版本。清太祖至穆宗十朝实录每届修成,抄录五部,分别贮存。其中,小黄绫本1部,存于内阁实录库,系编修过程中随时进呈皇帝之本,经过御览审定方精抄大、小红绫本;大红绫本2部,分别尊藏于皇史宬和盛京崇谟阁;小红绫本2部,分别存于内阁实录库和乾清宫。德宗实录仅有两部,大红绫本1部,藏于皇史宬;小红绫本1部,藏于盛京崇谟阁。清帝溥仪逊位后修成的《宣统政纪》为大黄绫本。  相似文献   

2.
清沿前制,新皇帝嗣位,即开设实录馆,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每朝实录告成后,例须缮写正副本5份。依装潢及开本大小,可分为大红绫本2份,小红绫本2份,小黄绫本1份。东北乃满族龙兴之地,为示尊祖,乾隆以降,例将一份用满汉两种文字誊录的大红绫本《清实录》送至盛京①庋藏。实录作为专门记载皇帝言行与朝章国故的官修史书,地位十分尊崇,  相似文献   

3.
<正>《清圣训》是清代皇帝谕旨诏令的汇编,是记言类官修史书。有清一代12位皇帝,除逊帝宣统外,纂修了11朝圣训。前10朝各有满、汉两种文本,光绪朝只有汉文本。圣训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涉及敬天法祖、制度法令、机构设置、百官规范、文治教化、恤民劝农、招降怀远等等,充分反映皇帝的统治思想和执政理念。《清圣训》始修于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并自此形成新帝登基即开圣训馆为前朝皇帝纂修圣训之定制。自康熙起,圣训的纂修改归实录馆而不再设圣训馆,实录告成原班人员续修圣训。圣训馆、实录馆都是临时机构,书成即散。  相似文献   

4.
清代的实录     
实录是以编年体形式记录帝王一生的大事记。中国纂修实录始于南北朝,唐以后相沿成例,但保存最完整的是清实录。 一 清实录的纂修机构和官员 清朝对纂修实录十分重视。每届嗣君即位之初,即降敕纂修大行皇帝的实录。每朝实录的编修。照例设有实录馆,专门负责实录纂修事宜。实录馆为不常设机构,书成即撤。实录馆址,在清代前期,历有变更,至嘉庆四年,修高宗实录时,始将紫禁城内咸安宫后殿,即清字经馆,固定为实录馆办公处所。实录馆设有监修总裁官,于学士内钦点。设满、汉总裁,  相似文献   

5.
<正>清《实录》是清历代皇帝在位时的大事记录。乾隆皇帝重新(?)校前五朝实录,书成后誊送盛京宫殿(沈阳故宫)尊藏一份,后嗣皇帝每缝实录告成后均循例送往盛京崇谟阁贮藏。沈阳故宫曾藏有清代11朝《实录》,目前与《宣统政纪》(虽不用实录之名,但体例则与实录无异)一并保管于辽宁省档案馆。鸦片战争后侵入中国的西方各国急需了解中国的过去,寻找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路 《历史档案》2023,(2):128-131
<正>清代皇室对玉牒的纂修和贮藏极为重视,纂修完成后均以隆重的礼仪进呈皇帝御览,始能尊藏收贮。大玉牒正本初纂修三份,一藏于皇史宬,一藏于礼部(后藏于盛京敬典阁),一藏于宗人府(后停修)。关于皇史宬所藏之玉牒,(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玉牒在“皇史宬行(礼恭)奉尊藏”((1)),而(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2))中又有玉牒“移贮”寿皇殿之东、西室的记载。对此,研究者认为,“原藏皇史宬之清代玉牒,嘉庆十二年移存景山寿皇殿”((3)),在考证玉牒存址时亦提及嘉庆十二年(1807)玉牒移存景山寿皇殿耳殿衍庆殿和绵禧殿((4))。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清代档案、故宫博物院藏古籍及官修文献为依据,梳理皇史宬所藏玉牒移贮寿皇殿始末。  相似文献   

7.
正清沿唐以来旧制,新皇帝嗣位不久即下令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有清一代,包括《满洲实录》在内,共纂成从太祖至德宗11朝的12部实录。虽然每朝实录的纂修背景、纂修过程各异,但在长期的纂修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作高效的纂修程序。本文主要运用相关档案资料,对《清实录》的纂修程序作一系统考察。一诏修调人择定馆址按惯例,新皇帝继位后便筹备为前任皇帝纂修实录,主要包括钦定纂修人员,组建预修队伍;阐述纂修意义,提出纂写要求;择定馆址,并着手进行腾移修缮。  相似文献   

8.
<正>辽宁省档案馆保管有:清代12位皇帝的《实录》——编年体大事记录、前10位皇帝的《圣训》——清帝治国谕令训诫语录,《玉牒》——爱新觉罗氏家旅谱、"国史秘籍"《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汉文旧档》等清代重要历史文献万余册。满汉文兼有,书写精美,装祯华贵,书体具大,存世稀少,宾乃世间瑰宝。这些原为都城北京京金匾后室所贮清皇室秘籍圣物,缘何落户盛京(沈阳)?宣阅辽宁省档案馆馆藏《实录》和盛京总管内务府档案,可知:秘籍尊藏盛京宫殿源于乾  相似文献   

9.
<正>在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中,有一种档案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这就是图文并茂的《满洲实录》。馆藏《满洲实录》现有两套,一套是满、汉、蒙三体文合璧附插图本,一套是满、汉两体文合璧无插图但有插图目录本。三体文《满洲实录》为乾隆四十四年(1779)奉旨重新绘写,计两函八册。此版本《满洲实录》每页分上、中、下三栏,上栏书满文,中栏书汉文,下栏书蒙文,三种文字精工手写,全书附图82组,墨笔绘画,每册黄绫敷面,  相似文献   

10.
<正>《清实录》或称《大清历朝实录》,是记录清代历朝皇帝执政活动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编修实录系延续唐以来旧制,《清实录》的编修自清太宗皇太极始,此后凡承嗣皇帝即位,均依例开设实录馆,为前朝皇帝纂修实录。实录以各朝皇帝庙号、谥号命名,如康熙朝实录名为《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清实录》的编修主要依据谕旨、题本、奏疏、起居注等原始资料,采用干支纪年,按时间顺序逐条记述皇帝的施政大事、日常活动,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旗务、民族、外交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详尽,是我国现存历代实录中最完整的一部。  相似文献   

11.
卢秀丽 《图书馆》2008,(3):121-123
辽宁省图书馆收藏一部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原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内府精写本,一向被误定为"清抄本",本文予以探讨、更正。同年武英殿刻本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因其高超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但经比较,精写本的书法更细致优美,属于版本极品,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2.
档案材料是清历朝实录纂修的主要依据。实录馆借助政府权力,在史料征集方面享有诸多便利,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内阁大库、皇史宬及中央与地方各级官署的文书档案资料,实录馆官员都有权调阅。大量一手档案资料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清实录》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清代玉牒     
正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该档案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文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文献形成年代: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1921年文献数量:2600余册文献保存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14.
《历史档案》2008,(2):F000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日被国务院批准为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该馆所藏满文《平定三逆方略》60卷、《有圈点字档》180册、《无圈点字档》180册、《清代十朝大红绫本满文实录》3752卷,也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相似文献   

15.
<正>辽宁省档馆馆藏有两个版本的《满洲实录》,各为两函八卷(册)。主要记载清皇室爱新觉罗氏祖先的源流及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与明军征战辽东并建立后金汗国的经过,从神话传说开始叙述,直到努尔哈赤去世为止。一版为满、汉、蒙三体文附82组插图本。每卷首页钤有"乾隆御览之室"朱印,卷尾页钤有"古稀天子"朱印。第八卷尾附有乾隆皇帝"敬题重绘太祖实录战图八韵"诗一首,诗尾钤有满、汉、蒙篆字的"乾"、"隆"连珠印。  相似文献   

16.
《宣宗成皇帝实录》编纂有较严密的条规,它使实录编纂制度化、常态化;在章程草定和体例创设方面,主要出自杜受田和赵昀,而赵昀出力尤多.宣宗实录馆从纂修工作需要出发,先后设置了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副总裁官、提调官、纂修官、收掌官、校对官、翻译官、誊录官,他们各司其职,保证了实录的顺利纂修.《清宣宗实录》在史料采集和人员赏叙方面有自己的健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清朝官修史学繁盛,纪传体国史纂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史纂修以《本纪》为纲,有清一代,国史馆史官先后为十位帝王纂修《本纪》.《本纪》的史料来源有历朝《实录》及各部院衙门提供的档案文献.国史《本纪》的纂修经历了征集史料、拟定《凡例》、纂修成稿等几个步骤得以告竣.其史料收集广泛,纂修方法完善,文辞简洁,内容详略得当.  相似文献   

18.
<正>"玉牒"专指中国封建社会帝王的家族谱书,文献记载自古即有,但由于战乱及朝代更替均未流传于世,唯有清代皇室爱新觉罗的家族谱《清玉牒》完整保存于世至今。它记载翔实,装帧华丽。书体巨大,装订绝妙,卷帙浩繁,并有满汉两种文本,为谱牒中的极品。清循古制,每10年左右适时开设临时机构"玉牒馆",撰修玉牒一次,仅精写二部,书成馆散。顺治十七年(1660)始修,共修28次。每次按帝系、宗室、觉罗三个系统22个名目撰修,满、汉两种文本,共形成44册。帝系,由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记起,下到撰修时的当朝皇帝,只记录皇帝本人及其皇子。满、汉2册,黄绫册衣。宗室,努尔哈赤  相似文献   

19.
《清实录》以记载清代皇帝言行与行政作为主要内容,其中蕴藏的政治经验相当丰富。本文从《清实录》中对科举冒籍舞弊的整饬为例,分析并研究了《清实录》对清朝乾隆整饬科场史料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康熙创制     
<正>清代皇帝巡幸盛京回乡祭祖意起清世祖福临,虽筹划数次但终未遂行成为遗憾。康熙皇帝于康熙十年(1671),第一次巡幸盛京,开启清帝东巡之始,之后又分别于康熙二十一年、三十七年两次回归故里,创立了清帝东巡定制及各项活动仪轨,后嗣皇帝遵循并发扬光大。根据辽宁省档案馆所藏《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及"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记载,我们还原康熙皇帝东巡创制过程。康熙九年九月初二日,玄烨颁谕礼部明志东巡缘由,不替父亲完成东巡祭祖夙愿寝食难安:"太祖高皇帝创建鸿图,肇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