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英是吴门画派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文章介绍仇英的艺术生涯及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分析《清明上河图》在摹古方面的过人之处,从青绿重彩视角分析其对树、石、山、水、舟、车、建筑等景物在同图本用笔、用墨的变化,重点突出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的继承、发展,探究仇英在《清明上河图》创作中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2.
明代仇英是中国画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他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文章对仇英的《汉宫春晓图》进行了还原历史性的分析,帮助艺术接受者更深入地了解仇英的仕女人物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3.
<正>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明代代表性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天门四杰”,在画坛极有名望。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走兽画,他无一不精,存世画作有《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松溪论画图》等。仇英生在当时苏州太仓县的一个平民家里,父亲是一个漆匠。他的家庭状况不好,常常过着饿肚皮的日子。所以约13岁时,他就去给父亲做帮工,学漆匠技艺了。仇英性格坚毅,勤奋好学。当漆工要学会识色、调色、设计图案,还要经常跟画商打交道,因此年少时的仇英常常能看到各种好画,但贫穷的他买不起这些昂贵的画卷。为了学习绘画,仇英一有空便蹲在画店的窗口下,偷偷地描摹自己喜欢的画卷,即使受到老板的白眼和有钱人的讥嘲,也不放在心上。约18岁时,仇英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告别父母,离开了太仓,为了心中的绘画梦想,孤身一人来到繁华的苏州城。  相似文献   

4.
正《莲溪渔隐图》为明代画家仇英所绘,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右侧中间有仇英本人落款:"莲溪渔隐图,仇英实父制。"从画面钤印可知,作品曾被清代安岐、梁清标、孔广陶等人收藏。另据安岐所言"每见十洲所作,凡临摹前人者,皆不书款"可以推测,此作为仇英自创而非摹古,且画面有大面积留白,或为仇英早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正仇英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常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仇英在自己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他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画,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据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此外,仇英拜周臣门下学画,  相似文献   

6.
传世名画     
仇英(16世纪),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江苏太仓人,主要活动于明嘉靖年间。他出身低微,“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拜于周臣门下。由于其天资不凡,深得理法,人物、山水、走兽、界画无所不精,在画坛声誉卓著。在“明四家”中,文、沈、唐都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士大夫,唯仇英是匠人出身,既不擅诗,又不能文,也不工书,独以笔墨丹青取胜。  相似文献   

7.
<正>仇英(16世纪),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江苏太仓人,主要活动于明嘉靖年间。他出身低微,"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拜于周臣门下。由于其天资不凡,深得理法,人物、山水、走兽、界画无所不精,在画坛声誉卓著。在"明四家"中,文、沈、唐都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士大夫,唯仇英是匠人出身,既不擅诗,又不能文,也不工书,独以笔墨丹青取胜。  相似文献   

8.
正仇英的绘画风格,在"明四家"中最为多样化,尤精山水、人物,这与他职业画家的身份和经历不无关系。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对其评价说:"(仇英)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明代董其昌题其《仙弈图》谓:"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继承了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其风格,既保持了工作整精研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文人画趣味,形成了工而不板、艳而不俗的青绿山  相似文献   

9.
正钱君除了致力于绘画、书法、篆刻的创作外,还钟情于收藏。为了学习,他先是搜集珂罗版画册,进而搜求当时的名人手迹。具备一定经济能力以后,他转而追求古代名迹,最早收藏的有徐渭、陈淳、文征明、沈周、陈洪绶、仇英等,随后有石涛、龚贤、华、王翚、王原祁、金农、李方膺、  相似文献   

10.
正绢本设色23.1cm×23.2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仇英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而仇英在作品中一般只题名款。《船人形图》,是14世纪日本室町时代以后,将舶来的中国画汇集而成的手鉴中唐绘《笔耕园》60幅册页中的一幅。作品描绘主仆一众人乘船游玩的场景,人物衣饰的华美和物品的丰盛尽显奢华。《笔耕园》中经鉴识的画家人数达49名,宋元时代画家较多,其中也有明代  相似文献   

11.
唐寅纪念馆     
唐寅纪念馆,在苏州市郊横塘。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苏州人。他诗、书、画“三绝”兼擅,尤以绘画更负盛名,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  相似文献   

12.
正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画家。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等。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11,(Z4)
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仇英在绘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这是其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此图勾勒秀劲而设色  相似文献   

14.
“吴门四家”是指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他们是“吴门派”的杰出代表 ,不但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 ,而且从不同角度对文人画作了进一步发展 ,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笔者主要从山水画这一角度来浅谈四人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川滇黔相邻地区的昆明、楚雄、曲靖、六盘水、毕节、昭通、凉山、宜宾等地的民族中广泛流传有支格阿鲁故事和罗隐故事,其中有数十个故事内容完全相同。将区域内支格阿鲁故事和罗隐故事进行全面梳理,从故事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和文本释读,阐释区域内流传支格阿鲁故事与罗隐故事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仇英出身于穷苦人家,10岁时便拜漆匠为师学习技艺。据载,仇英随漆匠当学徒后,在东家干活时每遇不识之字,便瞅着机会请教别人。如此数年,竟也掌握了常用汉字的十之八九。漆工分大作与小作。大作油漆家具、门窗等,小作则在高堂大屋的梁柱上用油漆进行彩绘,仇英学的即为后者。时间既久,他慢慢地便对绘画产生了兴  相似文献   

17.
正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明四家"。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他在应天府乡试中拔魁中解元,翌年进京会试,因试题外泄案遭株连(查无确据),被革黜降用,遂愤然绝意仕途。其妻见嫌反目改嫁,  相似文献   

18.
文征明,“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当世名气极大,声望极高。后人仿造文氏手笔相当多,手法各式各样,情况复杂。《窗前鸣佩》手卷,一级珍品,蕴含着时代特征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9.
明四家是我国历史上优秀的画家,他们用其独有的绘画艺术风格征服了所有人,从而名垂青史.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他们融各家之长,手法灵活多变,构图不再遵循揖让的传统格式,自由安排,强调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20.
叶建军 《教育》2015,(1):60-61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的追求。多年来,笔者依据故事教学理论,在调研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即运用故事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解决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环节设计等诸多教学实践问题;与此同时,有目的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如续编故事、新编故事、演故事、扩故事、探寻故事背后的文化等。由此,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