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抽象概念的加工离不开隐喻,即抽象概念是以具体概念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权力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其隐喻表征的研究主要涉及垂直空间隐喻、大小隐喻和颜色隐喻.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究权力概念的隐喻表征形式,并对具有单向作用和相互作用的隐喻映射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影片《画壁》处处布满着隐喻,其中既包含易于被发现的显在隐喻——虚实世界与情感关系,又包含了难于被发现的隐在隐喻——话语权力的归属与争夺。传统话语理论中的权力话语权、性别话语权,乃至当代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话语权在影片中无一不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值得人们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隐喻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将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三种隐喻一起研究在国内尚属少数。笔者在大量的观察的基础上认为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是一个连续体,而且是认知隐喻决定修辞隐喻和语法隐喻,另外,这三种隐喻可以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加以贯穿。  相似文献   

4.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修辞观到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认知机制,再到韩礼德将隐喻拓展到语法层面成‘语法隐喻’。隐喻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尤其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及其内部系统的诸多术语进行界定时有许多矛盾和含混的地方,如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致式(土式)和隐喻式(雅式)及后来级阶转移。就实质而言,语法隐喻的说法是值得再思考的,因此本文试图论证语法隐喻的虚妄,对语法隐喻的"隐喻性"进行辩证。  相似文献   

5.
从定义、理据和工作机制三个方面对语法隐喻和语法符号隐喻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分析,同时也注意到,语法隐喻与语法符号隐喻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手段,无论从概念表述上还是功能上都有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共性.把握好两者的区别,对于完善隐喻体系、全面科学地解释语法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口语特征、主观性和缺乏语法隐喻形式的衔接方式是学生英语论文中的主要问题,通过示例论证语法隐喻形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优选手段。英语教学中语言形式的学习要和语篇环境相结合,应根据语境诸因素做出合适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7.
隐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中,依靠具体的事物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概念就是隐喻.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人的思维联系紧密,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理解语言中隐喻的方式.当代语言学对于隐喻的研究,突破了词汇层面的束缚,深入到了语法层,语法隐喻的概念也随之诞生.语法隐喻就是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达相同的语义.语法隐喻在学生的二语写作习得中也有很大的帮助,将其引入到学生的写作习得中,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本文将从语法隐喻出发探讨其在提高留学生写作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胡壮麟先生在《语法隐喻》一文中对语法隐喻的认识,早在古典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语法隐喻,中世纪人们开始大量运用。但这都仅局限于现实世界与语法术语或语法形式之间。以韩礼德为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语法隐喻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它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即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即隐喻式。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个方面来讨论和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在语法隐喻研究上的成果。并通过对《功能语法入门》1985/1994和1996版本对语法隐喻论述的比较,分析韩礼德对理论框架做出的调整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首先讨论语法隐喻与概念隐喻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二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语法隐喻与概念隐喻在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进一步借助相关语料分析,揭示了原形人物在英语空间性状概念隐喻中的认知理据,由此形成的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语法隐喻模糊了图形与背景的界限,缩短了两者的距离,从而形成了最经济的表达形式,是较高层级的心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M.A.K.Halliday和C.Matthiessen提出的最新隐喻理论,首先探讨了语法隐喻产生的理据,指出语法隐喻的出现是对经验重构的结果,然后通过分析政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现象,表明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之一,同时又具备影响人类思维,构建语言现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隐喻的研究内容已从词汇和句法层面拓展至篇章层面。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对文学篇章的语篇连贯和话语理解起重要作用。诗歌作为文学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以隐喻来构建整体篇章话语。艾米莉.狄金森和罗伯特•弗罗斯特语言风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使用隐喻性语言来表达内心抽象的情感和深刻哲理。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以艾米莉•狄金森和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为语料,从诗歌主题、语篇连贯和文体效应这三方面阐释概念隐喻对诗歌篇章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功能语言学认为,人际语法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一种手段.总统电台演讲中存在丰富的人际语法隐喻,解读这些人际语法隐喻有助于加深英语学习者对电台演讲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总统的观点和态度.以奥巴马的30篇电台演讲为语料,分析总统电台演讲中人际语法隐喻的言语功能,说明人际语法隐喻对实现总统政治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概念语法隐喻是决定语篇难度的因素之一,也是书面语篇的核心特征。文章从概念语法隐喻视角出发,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和外教社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的衔接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角度看,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情况较好。总体来看,概念语法隐喻的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但不是线性上升趋势。因此,教材在语篇选择和改编上还有改进的空间。教材编写人员在选择语篇时需要把概念语法隐喻考虑在内,使概念语法隐喻的出现频率呈线性上升趋势,衔接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首次由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提出。自提出之后,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关语法隐喻的学术论文也大幅增加,但就语法隐喻的理论依据及其分类方面,各学者有所质疑。在此主要探讨三方面:(1)语法隐喻的理论依据;(2)语法隐喻的分类;(3)语法隐喻理论的不足及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隐喻,修辞学认为是一种辞格;认知语言学认为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功能语言学认为是一种语法功能。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语言学对语法隐喻的研究成果进而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语法隐喻,人们能够把正在做的事、看不见的人类的思想以及人类的情绪转化为实体.词汇的隐喻与语法的隐喻使用的是在概念系统中存在着的两个概念域的建立,在两个概念域中都有着单向性以及互动性,在经验重构的过程中产生了双重性语义,这就要求在这类认知过程中要采用综合性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而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最有效的途径。有关名词化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科技文体中,然而有关就职演说语篇中名词化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从韩礼德语法隐喻中关于名词化的理论视角,选取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为语料,对其中出现的动词名词化现象,就其实现过程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英语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主要探讨概念语法隐喻及其与语体的关系。不同语体的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布大不一样,语体越正式,概念语法隐喻现象越多。对概念语法隐喻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文体正式程度的理解,而且对于非正式语体与正式语体的写作与阅读教学也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英谚语中存在各类型的隐喻,根据Lakoff and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分类法,可对它们进行分类分析。由分析所得各类差异,可见汉语谚语中的隐喻比英语谚语有更加明显的重复性和模糊性,并且更容易被误读和转化,同时在语音隐喻和语法隐喻等方面,中英谚语也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喜福会》隐喻意象的分析,根据隐喻主题建构功能,提出在小说叙述结构中贯穿了由一个中心隐喻和大量衍生的次要隐喻支撑的"失散"———"回归"主题。这一主题是身处东西文化夹缝中美国华人群体文化处境的一种隐喻,同时也表征了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它代表了美国华裔从与母语母国的疏离和由此引发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失散",到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