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郎世宁,原名约瑟·迦斯提里阿纳(Giuseppe Castiglione),是著名的意大利画家、耶稣会士,于清康熙年间来华,相继在康、雍、乾三朝担任宫廷画师,以擅长西洋油画并结合中国传统画法而闻名。但关于他来华的具体日期和出生年月,记述不一。最近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宫中档》内,发现了康熙五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广东巡抚杨琳的一件奏折,颇能说明一  相似文献   

2.
张路路 《历史档案》2023,(1):F0002-F0002
乾隆《京城全图》是目前所存按比例尺绘制,精密完整、幅面最大的古代北京城市地图。该图由当时内务府大臣海望主持,宫廷画师郎世宁和沈源担任技术指导,以乾隆十年(1745)至十五年间的京师城市布局为基础测量绘制而成。图的绘制形式为折装册页式,自北而南分作17排,每排有左、中、右3册,共计51册。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06,(42):16-16
主要展出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西洋楼二十景铜版图,历经康熙到乾隆三朝的意大利传教士、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人物、花乌、走兽绘画欣赏等,使国人犹睹完璧。  相似文献   

4.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5.
李猛 《兰台世界》2014,(1):66-67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2月28日",国博典藏《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正式对外开放。我馆吕章申馆长、原副馆长周志强先后讲话。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乾隆南巡图》全套共12卷,总长154.17米,描绘了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的情景。此次南巡,历时112天,全程5800余里,乾隆共题诗520余首,并从中选出12首,"以御制诗意为图",令宫廷画师徐扬依照前后次序分卷描绘。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观园图》是目前发现尺幅最大、所绘人物最多的单幅《红楼梦》题材绘画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12月20日举办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展出此馆藏画作,使其第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大观园图像的历史,继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大观园图》的画面内容解读、艺术特色、绘制时间、归属主体、破损原因、原有形制及文物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该画是吸收了西洋焦点透视、光影明暗等技法的代表性清末民间绘画佳作,对于研究《红楼梦》在清末王公贵族阶层的流传、接受状态以及西洋绘画对于清代民间画师的绘画观念、技法的冲击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清初,随着西洋传教士在清朝宫廷 供职,铜版画艺术形式亦为清廷所采用。乾隆年间,开始以铜版画艺术形式表现历史事件, 制作了一系列描绘征战的组画,平定准噶尔的得胜图系其中一组,共计16幅,由西 洋人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4人起稿,丁观鹏等人用宣纸依样着色,交由军机处 发 往粤海关,寄往法国巴黎雕刻铜版,由著名雕版技师柯升(C. N. Cochin)承办。自乾隆二十 九年 (1764年)造办处传办铜版画,至乾隆四十二年所刻铜版及画全数缴齐,历时十余年之久。得 胜图 铜版画融合东西方绘画风格,它的印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现从馆藏内务府 造办处活计档、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上谕档中选录有关史料予以刊发,供研究 参考。——编选者 谢小华 刘若芳  相似文献   

9.
环球新闻界     
《澳大利亚人报》在竞争中发展《澳大利亚人报》(以下简称《澳人报》)是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综合大报。然而在1985年之前,该报一直未能盈利,36年来,为扭亏为盈,《澳人报》更换了18位总编辑,终于在报业竞争中扭亏为盈,成功树立起了高品位的全国大报形象。1964年《澳人报》诞生于澳首都堪培拉。目前《澳人报》母公司新闻有限公司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帕斯和汤斯维尔6个  相似文献   

10.
读画札记     
不是马太是彼得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编印的画册《西洋绘画百图》,第二十九图刊印了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丢勒的《四使徒》像。书中介绍说:画面上的四位使徒,从左至右依次是约翰、马太、马可、保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简明美术词典》第45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美术鉴赏》(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本)第169万,知  相似文献   

11.
<正>大雅斋中写折枝,丹青勾勒仿筌熙。江南供奉虽承旨,不及滇南女画师。——吴士鉴《清宫词》馆名如意集群英,谁似丹邱鉴赏精?唯有滇南女清客,慈宁日召缪先生。——夏仁虎《如意馆》文士吴士鉴和夏仁虎的这两首诗歌,描绘的是清朝光绪、慈禧时期的宫廷文化生活,"大雅斋"是慈禧太后的自署御用画室,"如意馆"是清朝以绘画供奉于皇室的一个文化机构。两首诗歌都提及了云南地区的一位女画家:滇南缪嘉惠。  相似文献   

12.
殷小彤 《出版广角》2015,(13):40-41
西画东渐背景下,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本文对明清时期西洋铜版画在华传播与出版的兴盛景象进行了探析,指出传教土文化的出现是西方铜版画传播的开始;马国贤引进西洋铜版画并促成其出版;本土铜版画出版的鼎盛时期是在"郎世宁画风"形成阶段;明清时期西洋铜版画之所以顺利在华传播是清政府为了满足其统治的需要促成的,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一朱熹对于《诗经》用力最勤,《诗集传》便是他研究《诗经》的成果之结晶。但是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则历来说法不一。清人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三系此书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朱熹四十八岁,今人多从此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今本《诗集传》卷首的《序》署曰"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序"。但是其实朱熹的孙子朱鉴在《诗传遗说》卷二中早已指出这篇序不是为《诗集传》而作:"《诗传》旧序,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解经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此序写于《诗集传》成书之前:"卷首自序,作于淳熙四年,中无一语斥《小序》,盖犹初稿。序末称‘时方辑诗传’,是其证也。"今  相似文献   

14.
"坠腰石",据《坛经》所载为六祖惠能"坠石舂米"所留,是禅宗历史上重要的文物资料。今存两件,一在湖北黄梅,一在广东曲江。经过文献钩稽和文物勘查,发现二石并非流传有序的故物,而是出自明清人之手,其仿造依据是曾经宋人著录而后亡佚的坠腰石。进一步追溯,该石系"数典造物",也不可靠。理由是宋人所见坠腰石以《坛经》为重要文献基础,而通过历时考察,《坛经》版本历经多次变化,坠石的情节实际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曹溪大师别传》"坠石之说"和《宋高僧传》"抱石之说"恐皆系后人敷衍而成,只是《坛经》契嵩本采信了坠石一说而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图像考据的方式分析研究了明清11件立于宫殿之前的肖像画与待漏图的关系,由"待漏"产生的"待漏文学"是认知待漏图的关键之一,肯定了朱万章、黄小峰等先生的探索成果.文章提出了判定作品的创作者有无宫廷背景的基本方法是分析画中的建筑是否符合宫廷规制,图下的长条底图决定了此类肖像画的主要功用.笔者认为明代朱邦《王宫图》轴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杏雨书屋藏有6件唐代宫廷写经。通过考察这批资料,可知宫廷写经系批量装潢,每卷题记都是由书手先写上去,装潢完成之后,并无专人再进行检查;《金刚经》的抄写时间最早为咸亨三年(672年)五月十三日;《金刚经》校对者都是书手,而《法华经》校对者既有僧人,也有书手;太原寺寺主由慧立易为慧德,具体时间应在仪凤二年(677年)正月至五月之间;《法华经》卷第四中品题作"妙法莲华经持品第十三",而《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却作"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二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马新涛 《兰台世界》2015,(4):159-160
明代中后期,西洋乐传入我国。早期西洋乐活动,主要集中于皇室宫廷之中。清前期,在康熙帝的推动下,宫廷西洋乐有较为长足的发展,不仅有大量的音乐活动,而且进行了深入的乐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北京画院藏《三阳开泰图》为中心,搜集古代绘画作品中具有骑羊童子图像的画作18幅,通过对"三阳开泰"与"九阳消寒"寓意物化为宫廷图像传达方式的分析,结合11幅骑羊童子画像进行比对,试图厘清冬至与立春不同节令所绘图像的具体意涵,继而将画作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图像标志或器物特征、服饰纹样等纳入历史发展范畴,确定此类画作的绘制时间。其中结合元明杂剧文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相关信息,力图更加明晰骑羊童子形象的来源应当与宫廷戏曲相关。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推断北京画院藏《三阳开泰图》的绘制时段为清代末年。文章结尾将"三阳开泰"图像研究与文本分析延伸至民国时期,以突出古代历史画作中"三阳"与"九阳"的特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岑仲勉先生《唐史余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卷四《杂述》"前乡(?)进士"条引北宋柳瑊摹雁塔题名残拓本:"雁刹题名有令狐绹书一通云:‘侍御史令狐绪,右拾遗令狐绹,前进士蔡京,前进士李商隐,大和九年四月一日。’"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一,蔡京开成元年(836)进士及第,李商隐次年(837)登第,均在大和九年(835)之后,刘承干《玉溪年谱序》因据王定保《唐摭言》"得第曰前进士"之说,云:"大和九年玉溪尚在随计之列,安得有前进士之称,殆不足据。雁刹题名为宋宣和间人得唐贤遗迹补缀上石,年月往往淆错。"(《唐史余审》引)岑氏反驳曰:"但勘  相似文献   

20.
《后汉书·吴祜传》:"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中华书局校点本第2099页) 按,"居无檐石"句中之"檐",当为"擔",简化作"担"。担石,一担之量。比喻米粟为数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