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瞻基是明代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期间,实行德政治国,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进一步强大,实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仁宣之治"。但是,朱瞻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宣德朝也存在一些弊政,尤其在处理宦官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他提高宦官地位,赋予宦官批红权,设置镇守中官等,致使宦官势力空前猖獗,无意中为宦官干政提供了保障。他对造成明代的"宦祸"负有很大责任。  相似文献   

2.
朱瞻基是明代最具艺术才华的艺术家皇帝。这幅"三阳开泰轴"以水墨为主,略加淡彩,风格典雅自然,有文人笔墨韵味。图上有明宜宗"宣德四年,御笔戏写三阳开泰图"的署款以及钤盖"广运之宝"御用玺印。画面描绘一只母羊与两只小羊,并以竹树与茶花搭配为衬景。"羊"与"阳"谐音,"竹"与"祝"谐音,因此这幅画具有祝贺"三阳开泰"之意。用"三阳开泰"来传达迎春送冬、阴消阳长的新年福音,这是中国古人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文图转换"的教学思想来源于高考试题中的图文转换。本文从"文图转换"的教学构想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列举了"文图转换"在高中语文教材《离骚》《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游褒禅山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经典篇目中的实际运用,并对"文图转换"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作了辩证分析,以期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进而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画家。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等。  相似文献   

5.
一、武当山的宣德炉 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朱瞻基 ,特制了一批“宣德炉”。它是商周青铜器时代结束后 ,再创的铜器奇葩 ,所以被列为珍贵历史文物而闻名中外。据宣德十年 (1435)的《宣德炉实抄本》记载 :宣德炉的分配“……武当山、庐山各八十炉”。尽管明末项子京《宣炉博论》中说 :“真正的宣德炉世上绝少 ,假的到处都是 ,十有九假” ,但武当山受君权、神权和深山的保护 ,八十个宣德炉大都得到保存 ,图中的六个宣德炉就是其中部分。宣德炉如此珍贵 ,人们以为其含金 ,其实原料是缅甸进贡的特有的“风磨铜” ,外加30%锌、1/40红铜…  相似文献   

6.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17页的插图——《授时通考》里的织图,其右图是《授时通考》第五十三卷《劝课·耕织图》下"织"第十六"纬"的附图;其左图是第十九"经"的附图.《授时通考》是清朝鄂尔泰等人受乾隆皇帝命,从旧文献中辑录有关农业的资料,分类汇编而成的.成书时间是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书内分天时、地宜、谷种、功作、劝课、蓄聚、农余、蚕桑等门,共七十八卷,引书甚广,并附有图.《授时通考》里的织图,是从康熙三十五(公元1696年)编绘成的《御制耕织图》中"织"第十六  相似文献   

7.
明宣宗朱瞻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用了一批年高德劭,具有丰富治国经验的元老大臣,并在他们的辅佐下,弥补了能力的不足,促成了“仁宣之治”局面的出现。但是,由于朱瞻基过分倚重这批元老大臣,没有及时提拔年轻干练的人才担当重任,造成了中枢机构后继乏人,客观上为王振擅权创造了条件。本文对朱瞻基重用元老大臣的原因及得失,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莹莹 《中国教师》2009,(Z1):189-190
在中国古代的绘画题材中,描绘神仙鬼怪有着悠久的传统,罗聘的《鬼趣图》就是"康乾盛世"鼎盛时期的画鬼佳作。罗聘通过他的《鬼趣图》以隐晦的艺术语言辛辣无情地、深刻地反映了清朝中叶社会的阴暗,具有现实主义光辉。本文将从罗聘的《鬼趣图》的社会学角度、审美角度、绘画史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鬼趣图》,论证他笔下的"鬼"形式之隐含着深刻地的社会历史原因,所寓意着深刻的审美情趣、特殊的艺术魅力及其在绘画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历来被称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是书为宋代"武经七书"之一。《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期齐国孙膑所作,共8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吴子兵法》亦称《吴子》、《吴起》,相传为战国初期吴起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兵书篇,书  相似文献   

10.
光明     
"光"和"明"都是会意字,两字经常连用,成语便有"光明磊落"、"正大光明"等等。"光"字甲骨文(图1-图2)和金文(图3-图9)的形体都很多,大都是人头上亮着火光的样子。《宰宙簋》的"光"字(图9)是从"火"从"女"的,女也是人嘛,古代有些字就是从"人"与从"女"同义的,如"侑"与"?!《说文解字》说:"光(图10小篆),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跟甲骨文、金文的结体完全合拍(图11-图12隶书)。许慎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12-114
北大汉简《揕舆》篇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出土数术文献。整理者将简文中一幅图式题名为"大罗图"。文章认为,"大罗图"命名值得商榷。通过对"大罗图"与《大罗》章之间的关系、"大罗图"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还对其它出土简帛数术文献中图式和简文的位置关系、古书中对该种图式的称名习惯进行了梳理。最后认为"大罗图"应改题为"式图"。  相似文献   

12.
张鸣 《教师博览》2014,(2):49-49
<正>眼下,随着儒学的再次复兴,《二十四孝图》也再次走红,好多旅游点,都张挂《二十四孝图》,很多地方,为儿童讲授儒学经典,不仅有《弟子规》,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在好多人眼里,提倡孝道,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事情。鲁迅先生曾经撰文,特意表达了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反感,特别反感这些故事体现的虚伪和残忍意味。"老莱子娱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月10日《人民日报》第八版摘要刊登了《四川民族》1987年第6期王康荣的文章,标题是《"吐蕃"的"蕃"字不读"番"》,摘要的全文如下: 目前,一些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一些地方在历史教学中,把吐蕃的"蕃"(bo)字, 错读为"番"(fan)的情况屡见不鲜,如电视风光片《阿坝漫行》等。 吐蕃是古代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又作"图伯特"、"土伯特"或"图白忒"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古代地图的起源在远古的中国,就流传着地图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龙马负图"和"史皇作图"的传说。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是源于禹所铸的九鼎。杨慎通过深入研究,认为九鼎上的地图就是历史上所言的山海图,而对地图的说明就是《山海经》。他在《山海经补注》中写道:"则九鼎之图,其传固出于终古、孔甲之流也,谓之日〈山海图〉,其文则谓之〈山海经〉。至秦而九鼎亡,然图与经存。"夏禹铸造过九个鼎,鼎上各有不同地区的山川、草  相似文献   

15.
葛淳宇 《文教资料》2012,(34):140-141
本文从分析北宋著名画家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入手,着重分析了此图的构图特点。并进而推演出其中反映的当时文艺界盛行的"诗画一律"论,从而进一步确定了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在当时画坛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释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这其中既有前人的经验,也有司空图本人独到的见解。"含蓄"这一风格,虽在前人的著作中已有涉及,但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以象取物,不拘一格地将"含蓄"这一风格赋予了更多的审美内涵与特点。对司空图"含蓄"这一审美范畴进行溯源,并且对《含蓄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可见出更多被忽视的审美意蕴,以及窥见司空图对含蓄作品的标准和要求。对"含蓄"这一审美范畴的地位的探讨,可重新审视"含蓄"的审美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17.
科学有趣味     
《当代学生》2012,(Z3):78-84
【"思维导图"系列】●《思维导图》本书开创了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被称为"大脑瑞士军刀"。●《快速阅读》本书提出了"照相式记忆"阅读这一革命性理论和方法,按书中的设计和步骤训练,人们可以高效地利用眼睛、大脑系统,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了一件非常珍贵的瓷器——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件青花瓷上面所绘制的"四爱图"成为了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元中后期傅习、孙存吾编辑的《皇元风雅》中收录的《四爱题咏》,其内容与"四爱图"关系十分密切。探究《四爱题咏》的内容和文化内涵,能够丰富"四爱图"的文化背景,同时以点见面,对于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元末文坛的风气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刘宷,字道源,一字弘道,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少时流寓都下,遂为开封人。历任州县官,宋神宗赵顼时官至朝奉郎。善画鱼,有论者谓:"虽风萍水荇,观之活动;至于鳞尾性情,游潜回泳,皆得其妙。"《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30件,传世作品有《落花游鱼图》《春溪鱼藻图》《群鱼戏荇图》等。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美好的寓意,"鱼藻图"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经常出现的题材。究其原因,鱼生殖繁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福泽绵绵""多子多孙"的含义。在民间更取鱼的谐音"余",  相似文献   

20.
散曲在明代,曾经有过相当的繁荣。以作家而论,上有帝王将相(如宣宗朱瞻基、辅臣杨廷和、杨一清),儒学名臣(如王守仁、吕柟);下有白衣文士(如金銮、梁辰鱼)、市井小民(见《词谑》);以作家数量而论,任中敏光先生曾在《散曲概论》中据当时所见别集及十来种选集统计出三百三十人。而这只是个粗略的统计,例如这里面就没有上面提到的杨廷和,也没有同时的兵部尚书彭泽,以及陕西著名曲家韩邦靖及作过《西游记》的吴承恩等人,但仅这个数目,也已大大超出隋树森先生《全元散曲》所收的(?)百(?)十七人(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