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势是否自然;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相似文献   

2.
倪文东 《江苏教育》2022,(61):19-20
书法创作的“意在笔先”,其中的“意”既包括书法家的意愿、意向、想象和联想,亦包含书法作品的形质和法度;既有内在的“意”,也有外在的“意”,是书法家秉性、学养、功力、法度以及临书时之情绪、感悟诸因素的总和。意在笔先需要书法家在书法创作前有所准备、心中有数,有厚实的书法创作实践积累。  相似文献   

3.
正要提高书法艺术的书写水平,首先必须具有对书法的欣赏能力。有了对书法的欣赏能力,才能识别优劣,择善而从,才可以少走弯路,不致误入歧路,从而提高书写技巧。怎样才能对一件书法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呢?这就需要掌握欣赏书法的基本知识。第一从法度方面欣赏欣赏一幅书法作品,首先要看这位作者在书写时是否有法度。所谓法度,  相似文献   

4.
<正>题目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书法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其《用笔论》中对书法有过这样的论述:“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这里的“法”有法度之意,即书写时的笔法和规则。书法创作要遵循法度,符合法度的作品才有审美的价值,才有可能成为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5.
从书法学习的角度对法度和个性进行论述,认为法度和个性是一对辩证统一关系,书法学习应要进行法度的训练,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6.
储明珠 《成才之路》2014,(14):71-71
书法是一门有着群众基础的古老的东方艺术。随着创新思维和创新观念的日益更新,近几年来我国的书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书法作品的创作方面和艺术思想方面有了重要的进步和提升。现代书法的表现由对过去书法技巧的掌握渐渐转变为对书法作品创作意识和思想的把握。随着书法作品思想和内容的丰富,书法欣赏也成为了一项高要求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7.
一、认知与赏析 1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 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四幅书法作品,欣赏前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我们只看整体,暂时别看内容和单个字。  相似文献   

8.
常见到书法作品中有错字出现,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玄秘塔碑》中就有25个明显的错字。也听过“书法无错字”之说,这句话不是说书法作品中从不出现错字,而是说书法作品中可以有错字,其错字不叫错字,叫艺术。其实,这种做法和说法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能否成功地运用教师语言,常常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所以认真研究和把握教师语言的美学表征,是具备教师基本功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语言的美学表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定法度。没有法度,就没有事物的一般规律,就没有世界的普遍秩序。  相似文献   

10.
书法鉴赏是对书法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鉴赏家要有对作品的穿透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书法作品中发现创作者所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书法鉴赏是对书法作品的理性判断 ,同时又容易受风格、名利地位和人品崇尚的影响。书法鉴赏往往以传统为标准,排斥创新作品。  相似文献   

11.
"清空"是宋代词学发展的一个趋向,表现为词在创作上由运用才学到化用才学为"清空";词在理论上由无意为词到建立法度,然后再超越这些浅易的法度而走向"清空"。宋代词学实际上存在两种"清空":一是苏轼突破法度行云流水式的"清空",二是姜夔的那种蕴含着一定法度的"清空"。江湖词派所尊崇的姜夔式的"清空",与吴文英的"质实"在词法上有疏密之分,但不存在整体风格上的矛盾;二者前后相继,取长补短,共同承载着骚雅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2.
教师社会地位:虚像还是实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社会地位的优劣,可谓是人类社会兴与衰或是将兴和将衰的"晴雨表".正如荀子所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绘画史上,八大山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破前人之法度立自我之新法度,而成就自己的独特绘画面貌。他的绘画创作从两方面体现了对"度"的精妙把握。一方面,在造型上破前人之法度,在似与不似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另一方面,在章法上简约的画面形式构成成功处理了画面构成的抽象与具象的关系,成立了自己新的法度。  相似文献   

14.
历代文论家对“才”与“法”范畴及其关系的思考,先后大致有三种态度,即魏晋隋唐时期强调天才的作用;宋明时期强调法度对才性的约束;清代论者则强调法度与才性之间的互动作用。这三种观点的提出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尊师重教是我国由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他认为教师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法度的存废,人心的背向,因此把教师提高到天、地、  相似文献   

16.
书法欣赏是中国书法创作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书法中的线条所包含了作品的众多因素,所以对线条的理解是书法欣赏的主要部分。线条在书法作品中呈现的朦胧美,同时线条又是书法作品的艺术语言,线条在书法作品中体现的美和情感、线条中的“气韵”和线条的时空特性,都是我们欣赏书法作品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师说     
论师之尊 一个军事学交,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 ——毛泽东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邓小平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传;贵师而重传,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传;贱师而轻传,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  相似文献   

18.
明代文学法度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有法维面的论说;二是对活法维面的论说;三是对“至法无法”维面的论说。明人对文学法度的论说,在整体上已体现出建构与消解并重的特征,它为法度论在清代文论中的更深层次融通作出了铺垫。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书法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即:一是需要反复的欣赏、揣摩;二是书法作品的能动性;三是书法作品欣赏带有主观色彩。另外,本文还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书法作品的审美标准:一是点画的线条美;二是点画的造型美;三是章法的整体美;四是全幅作品的风格美。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08,(12):45-45
学校细节:教师会议室里的学生书法作品 这是同济二附中的第二会议室。在这个主要供教师使用的空间里,装饰于两侧墙面上的是四幅清雅的书法作品,而创作这四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并不是什么名家大师,而是一位普通的在校学生。照片中的这位教师正好教过这个学生,他正在向参加教学研讨的其他教师介绍这个学生和她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