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邱淑云 《文教资料》2010,(20):86-89
李大钊对中国文化发展作了深入的思考,认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两大主体力量是知识青年与人民大众。知识青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力军,人民群众是"历史纯正的主位",知识青年应该作为民众的先驱,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在近代中国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课桌文化”是目前校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课桌文化”现象分析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责任意识、学习目的、个体意识等问题。提出了如何对待“课桌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来揭示四时的形成发展及其相关文化事象的内涵,从而反映出汉民族对于四时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5.
当今应从中国文化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脉络,探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因由,对照"文化中国"的理念与实践,解决传统文化走入现代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让传统文化以崭新姿态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以文化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魏晋时代"痴"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把握"痴"与"早慧"文化、"痴"与审美"移情"及审美化生活方式追求、"痴"与"玄学"传统及文化病理等的内在联系,揭示"痴"所体现、折射的魏晋人格精神、浪漫气质、艺术情调、哲人深致、文化智能与"病"理色彩.魏晋时代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许多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有益养分,深远、持久地滋润着民族文化精神,规范、影响着后世的理想人格塑造、文化艺术生活以及文学艺术创作.与西方"酒神"精神说和审美"移情"说等相比,"痴"具有更为深广多面、圆融互补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蕴涵,而其语义指涉的感性、模糊与多趋向特征,也显示了中华思维模式的潜在缺陷.  相似文献   

7.
河南方言中"中"有"成、行、好"的意思,本文疏理了"中"的几个义项,讨论了河南方言用"中"表示"成、行、好"的文化内涵.其中牵涉到中庸心理、对称的审美观、封闭心理等.这一研究折射出文化心理对语言的影响,反映出方言词可以揭示不同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考察分析“黄山文化”概念及内涵,阐述进一步发掘整理和保护开发“黄山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两个口号”的论争从表面上看是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场文艺口号的论争,但通过本文的分 析认为这场论争已经涉及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许多核心内容,其实质是我们党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次有益的探 索。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论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化小康"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文化繁荣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标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武汉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狠抓人才建设等举措,"文化小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存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文化发展体制机制不顺、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文化...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输入西方新文明的思潮。发动此次思潮的新知识界希望国人能超越以往“创造文明”的文化自大心态,而投身到有助于救亡图存的“因袭文明”(彻底学习西方近代先进文化)的运动中去。此次思潮比以往的学习西方思潮表现出更多的彻底性:1.在文化价值判断方面,新知识界第一次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有更高等的文化——西方近代文化;2.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内容方面,新知识界第一次深入到对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层面进行引进与吸收,并以此为标准,发动了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的猛烈批判;3.在学习西方近代文化的速度方面,较积极的一派主张突破社会进化的渐进道路,而直接进行社会制度的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后李锐、韩少功的“文革”题材小说以民间视角来反思“文革”历史,具有双重意义内涵:民间苦难与民间伦理是对“文革”意识形态高调的戳穿与消解,民间的藏污纳垢、愚盲昏昧又使之成为“文革”专制和迷信的基础和土壤。这样的“文革”叙事走出了80年代道德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局限,揭示了“文革”历史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此同时,真诚而理性地还原底层社会的生存形态,传达民间的意义和声音,也成为这个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寻找和建立精神归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他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互相冲突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有两重性格的赵文化。赵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是开放的文化,是通过不同的区域文化接触的结果;第二,它是进取的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汲取的结果;第三,它是包容、融合的文化,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戎狄文化结合形成的结果。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对赵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杭州的城市文明,推动了城市经济各方面的繁荣,并催生出以西湖游赏为独特内涵的城市审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社会政治的变革与经济的进步是推动杭州城市文化兴盛的根本基础,外来移民及其文化则加速了杭州城市文化的重组与变革,创造了新的城市文化精神。历代杭州城市建设,在极大改变了城市外观和空间格局的同时,有效适应了当时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城市区域内部职能的分化,使杭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15.
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他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互相冲突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有两重性格的赵文化。赵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是开放的文化,是通过不同的区域文化接触的结果;第二,它是进取的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汲取的结果;第三,它是包容、融合的文化,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戎狄文化结合形成的结果。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对赵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的发生、发展,在较长时段的宏观历史叙事中被描述得相差无几。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战争和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革命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交互融合产生了不同形态的中国革命文化。由此,中国红色文化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形态,延安文化、遵义红色文化、井冈山文化等红色文化各有特点。本文为深化目前学界关于红色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以遵义红色文化为个案,探讨遵义红色文化的发生根源、发生基础、发展过程,考察遵义红色文化的发生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辛亥秋季的武昌新军起事,史称"辛亥首义",称其"首义"别有深意。武昌新军起义并非清末首次发生的反清武装暴动,在此之前,同盟会就举行过多次武装起义,历次武装暴动,皆称悲歌慷慨,然而起义者与当地社会并无多少联系,势单力薄,星星之火皆被清方迅速扑灭下去。相形之下,辛亥秋季的武昌起义则顿成灭亡清廷的燎原之势。湖北革命党人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大有"亡清必楚"的雄心,而此种雄心依托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扎实的准备工作:武汉拥有近代工商业、近代文教、近代交通、近代传媒和近代军队汇合成的近代文明基础,革命党又与起事城市各阶层联系广泛,最重要的是,革命党人实行"抬营主义",争取了成建制的新军,并在军中建立完整的组织系统,这一切皆非前此多次反清暴动所可比拟,故虽然起事仓促,却大体能遵循既定方略运行。所以,"辛亥首义"之"首义",其第一层含意是首次举义成功。"首义"的第二层含意是,经武昌新军暴动的沉重打击,沿袭268年的清王朝及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之倾覆成为定局。其全新意义更在于:秦汉以来的多次农民起义及贵胄夺权,皆取乡村暴动或宫廷政变形式,以改朝换代为目标,新的王者皇袍加身,国体、政体却全无变更,君主专制一仍其旧;而辛亥新军起义,发生在近代文明及近代化人群聚集的大都会,是一次大规模的近代城市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权方有建立的基础,并能以共和宪政号召天下,各省纷起响应,此诚为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辛亥首义不同凡响的意义,不仅在于推翻清王朝,更在于结束了沿袭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成为中国历史划时代的界标。  相似文献   

18.
在文革语言中,詈词是一种高频使用的修辞格.本文列举了较多的用例,对这一辞格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分析它的两个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发展的积累性和延续性决定了中国文化要走向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不能割断民族历史;而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又是自然经济和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这决定了固守或复归传统文化同样无法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只能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中国文化正处于自我否定的发展阶段,要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应当坚持以我为主,以现代化的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坚持“双百”方针,着眼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生长与融合。当代新儒家认为传统文化本原圆满,外用不足,主张“返本开新”,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五战区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一个重要序列区。1939年10月,第五战区长官部移驻鄂西北老河口市,随后以老河口市为中心,建立文化团体、创办报刊杂志、举办演出等为形式的抗日文化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了。老河口市一时成为全国文化抗战的中心之一,鄂西北的抗战文化也成为全国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