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爱传递     
黄翮 《课外阅读》2011,(11):175-175
记忆中,常常浮现一组组清晰的画面:一灯如豆,四壁清辉,一对年轻夫妇伏案工作。他们时而圈点勾画,时而挥笔疾书,时而思索沉吟,时而微笑颔首……  相似文献   

2.
    
在我成长的十一年中,对猫的看法一直在变,时而害怕,时而喜欢,时而讨厌,时而恋恋不舍。年幼时的我,对猫的记忆更多的是恐惧和厌恶,这不光源于夜晚窗外传来的猫那凄厉的叫声,更源于我的一段恐怖经历。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晚上,我和妈妈遛弯回家,楼道里的灯坏了,显得黑默默的,  相似文献   

3.
王东升 《教育文汇》2006,(12):34-34,36
学生时代许多老师讲的课我都忘却了,唯独陈老师的读书声和读书的神态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读书,时而像是演讲,句句铿锵;时而像是倾诉,娓娓动听。那声调,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受他的影响,我不但对那些课文理解得透彻,记忆得深刻,而且,我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富有感染力、生命力的一门艺术,它时而内敛、时而张狂、时而柔婉、时而刚强。好的舞蹈一定要有好的音乐加以配合点缀,只有两者天衣无缝的搭配才会产生具有强烈生命力和感召力的舞蹈作品。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作为音乐的传达者,钢琴伴奏教师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是何时喜欢上你的呢?记忆模糊了。你就那样理所当然地闯入我的世界,游走于我的生命间,时而从我眼前打马而过,时而安静地站在某个离我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语文教学流派纷呈、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如何经营孩子的童年,如何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如何守护语文课堂的地位和价值,这是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经常与老师们探讨交流的问题。时而书声琅琅,时而静思默想,时而滔滔不绝,时而侧耳倾听,时而圈点批注,时而诵读背记,从从容容,丰富多彩,这是我倡导的语文课堂应有的状态。一、口中有声,心中有生文言文,用最典雅最隽永的文字组合形式,保存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隔着成百上千年的光阴,文言文与现代人的表达习惯,尤其是与小学孩子  相似文献   

7.
杜甫《秋兴八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州的秋日萧瑟,诗人晚年贫病缠身,孤舟飘泊,关切国家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又穿插对长安宫殿、昆明池水的追述,表现诗人时而孤独、时而悲忿、时而欢快、时而兴奋、时而豪情满怀、时而沉郁不安的心情。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又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  相似文献   

8.
一闪一亮的小星星,时而展现笑颜,时而隐没云朵中,在你记忆的长河里,是不是有些事情会突然闪现出来,让你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呢?看完这期的“星星播报”,你会怀想起什么往事呀?  相似文献   

9.
城楼上下     
李文兵 《教师博览》2022,(23):75-77
<正>此刻,矗立在我眼前的,便是嘉峪关城楼。我对嘉峪关的最初记忆,正是这座城楼,因为它在长城中的重要地位。而我对长城的最初记忆,并不是它,而是孟姜女——那个相传从葫芦中孕育而出的传奇女子。尽管知道,这里与她无关,但还是不禁抬头四顾,仿佛在这座城楼的背后,潜藏着孟姜女的哭声,时而幽怨沙哑,时而高亢悲悯,时而嘈切错乱……终于,八百里长城倒在了她的滂沱泪雨中。  相似文献   

10.
朱志红 《广西教育》2010,(28):40-40
学生们不喜欢复习课,因为复习课往往表现较为枯燥、刻板。理想的课堂往往是这样的:教师双目炯炯,讲授时时而激越昂扬,时而语重心长,气定神闲中智慧的火花在飞溅;学生眼波清亮,聆听时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各抒己见,井然有序中思维在碰撞。复习课是不是也可以上成这样呢?当然可以,秘诀就是巧妙安排“语趣”包装。这可以理解为教师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趣味,这里的“书面语言”指的是练习题的表述。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增强语言的趣味,提升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特定的身体态势。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它可以生动模拟、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活泼程度,可以辅助言语突破教学难点等。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一次科技活动》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其中,“盘旋上升”、“俯冲下降”以及“时而”等词语,三年级小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据此…  相似文献   

12.
《远山淡影》是当代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处女作。小说以主人公悦子回忆故友佐知子及其女儿万理子的故事展开。回忆叙事是整部小说主要的叙事形式。主人公悦子的讲述在现实和过去中不断穿插进行,叙述记忆与创伤记忆时而分离时而汇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线叙事结构。通过这样一种双线叙事结构,悦子内心复杂矛盾的个体双重世界和分裂的性属身份得以展现。石黑一雄以其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受创者在经历创伤后的苦难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对于创伤和苦难人群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政治课教学是一个创造条件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者有机结合的过程。一堂生动、形象、有趣味的政治课也就是教师运用虚实、曲直、疏密、情理等辩证艺术所导演的艺术作品。把握教学过程中的辩证艺术是出色完成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一、讲述中的虚实相映 书画、摄影艺术在构图上讲究虚实相映。政治课教学也存在虚实相映的艺术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教师时而吐言如堤决,洋洋洒洒,时而则惜言如金,作片刻的沉默;教室里,学生或紧锁眉峰冷静思索,或寂静无声洗耳恭听,或情不自禁仰天大笑,这便是讲述中的“虚实…  相似文献   

14.
<正>一、于无声处,快乐积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文字。"习作好坏的关键在于素材是否真实感人。1.在游玩中积累素材。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能表现人的最真实内心世界。春暖花开之时,带上学生去踏青,他们欢呼雀跃,如放飞的小鸟,在田野中尽情释放自己的心情,时而采集标本,时而浅尝溪水,时而举目远眺,时而驻足探讨。此时紧按快门,用胶卷记录这一幕幕生动灵趣的画面,让学生的记忆永  相似文献   

15.
橹声悠远,江南古镇打开尘封的记忆,你是否察觉到它的亲切,宛若一块深藏在心底的梦影?——题记常言道,江南如画,舟行碧波,人在画中;人常言,江南如诗,悠远绵长,和谐清雅。我却欲言:江南,你是我的一本书,品读江南,至纯至美。斜倚青石,坐岸听水吟,听!水声时而轻吟浅唱,时而若琴声优雅,怎叫人不想起"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水面时而平滑似镜,盈盈如缎,阳光恰似金  相似文献   

16.
刘维微  李欣 《现代语文》2005,(11):42-42
舞台上芭蕾舞演员那玲珑的身段,在轻盈的音乐中.时而轻跃,时而旋转,那绚丽的舞台,顷刻之间变成了五光十色的晶莹湖面;那厚厚的帷幕.映衬出人自然的神秘。她,宛如一只亭亭的天鹅在湖中悠悠地漫步。一切的现实,顿时被艺术升华,蜕变成为大自然的音韵……  相似文献   

17.
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批评是一门艺术,要想获得最佳批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因人、因事、因时而异,选择最佳的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前,我曾做过一个挺无聊的实验,按今天的标准来说,那大概可以算作“艺术”。其实很简单,只是把一场电视上转播的足球赛旁述声录下来,配上一集电视肥皂剧的画面。然后我们就会看见很不搭配的音像效果,足球评述员抑扬顿挫、时而激情时而叹息的语调,既干扰了电视剧里俗艳角色的表演。同时又介入了剧情的叙事线。  相似文献   

19.
(上接本刊第四期) 四、李白思想性格与诗歌艺术研究 (一)李白思想性格研究 20世纪20-30年代比较侧重对李白个性和人生观的探讨,认为李白性格特点是乐观和豪放.如胡适<白话文学史>(新月书店,1929年版)就认为,李白"在那个解放浪漫的时代里,时而隐居山林,时而沉醉酒肆,时而炼丹修道,时而放浪江湖,最可代表那个浪漫的时代,最可代表那时代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在分析李白的人生观时则说,其特质有两方面,一方面"合仙侠为一人",另一方面是"快乐得置将来的名利于不顾".也有学者认为,李白性格和心理上具有悲观和颓废的因素.如汪静之<李杜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5月版),有一章专论李白的颓废思想,认为李白悲观、纵乐、颓废,是因为对人生十分不满,其思想的根基是哀人生之长逝.  相似文献   

20.
<正>郁郁葱葱的六月校园,又迎来了最美毕业季。操场上、楼道里随处可见拍照留念的高三学子,只见他们三五成群,说说笑笑,与教师合影,与同学合影,时而拍教室,时而拍操场……一副恨不得把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装进记忆全部带走的样子。青涩的脸庞、灿烂的笑容在温暖的阳光下被快门定格在校园青藤缠绕的绿墙上,任时光亘古不变地记录下青春所有的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