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老师习惯于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笔者在前一阶段听到的一节课上,老师却是始终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仔细地观察过,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看似是简单一个字的变化,却引起了我对教师课堂教学观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课堂交流能力有利于学生新知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交流能力往往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到了初中三年级,愿意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就己经不多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的难度逐渐加大,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过多地回答问题会耽误时间,因此要求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机会明显减少。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学生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失去了天真的率性,情绪逐渐变得敏感起来,虽然内心想表现自己,但又有些害羞。三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有所加重,“学困生”人数增加,影响了正常的课堂交流活动。四是课堂上教师不正确的心境,导致教师把提问变成拷问、责罚学生的手段。在这种施教方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回答问题不好或错误时,自己会有一种。负罪感”,因此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战战兢兢,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畅所欲言。五是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学生回答困难;或者是提出问题的时机不佳,影响了学生的回答;或者是问题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学生无从回答。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上,我们有时会遇到以下种种情况:提问话音未落,便有不少学生抢着回答;有时候没有发现某学生举手而叫了其他学生回答问题,举手的学生就会不高兴;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很多教师反映,现在的中学学生难教,课堂上常常是设问(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呢?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长大了。不愿意回答问题,还是另有原因?笔者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老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优秀的学生每节课都被点起来回答,觉得没意思,而有些中等生想答可又怕答错。由此可见,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喜欢独立行事,因此课堂上表现得沉默、少语。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更不愿回答问题,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普通话都讲不好,回答问题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作为语文老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记忆来回答问题。一种情况,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需进行深刻的思考,只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即可,如,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体吗?另一种则要求学生从两个答案选择一个。这类问题学生只需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等,所回答的句子一般要求和教材上的一字不差,如,我国的政权中心是什么?回忆式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没有提供让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因而,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地把提问局限在这一等级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问题不能使用。一般来说,在课的开始或对某一问题的论证初期,通过这类问题,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概念或事实,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材料。此外,通过此类问题,教师可以考查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7.
陈洁 《云南教育》2001,(9):35-36
在课堂上,常见此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多数学生既不看书,也不思考,总等着“好学生”回答,一次我试点了几个从不回答问题的同学,大部分回答不出来,而在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我却发现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谈得头头是道,甚至比我懂得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  相似文献   

8.
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1.在课堂上,常见此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多数学生既不看书,也不思考,总等着“好学生”回答。一次,我试点了几个从不回答问题的同学,大部分回答不出来。而在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我却发现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谈得头头是道,甚至比我懂得多。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呢?2.学生回答问题时,很少谈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学给课文分段,通常都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举手。当举手的同学回答之后,我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可是在批阅学生的预习本时,我发现同学各有不同的分法,而在课…  相似文献   

9.
在现在的公开课中,有这样一种趋势,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让 学生在下面自由地回答。这样教师用不着点名而浪费时间,也很少担心学生回答错了,从而 出现难以调控的局面,很自然顺畅地接着上下去,给听课者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之所以出 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许多老师认为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不 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的确,对于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说,是有这样的好处。 但举手回答、老师点名,学生被动回答就真的不如自由回答吗?事实上,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回答,表面看热热闹闹,其实只有几个“高…  相似文献   

10.
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每天最喜欢和我说的话题就是:今天上某某课,老师喊我回答了几次问题。对于女儿的描述,我并没有太多的留意。前不久,带学生在一所中学实习,一天的课间休息,一个学生走到我的一个实习生面前,附在她耳边说:“老师,下一节课是您上,您一定要记住喊我回答问题!”无意间听到的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期待自己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也许是许多学生的普遍心理,尽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说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忽视不得。  相似文献   

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要在“还”字上动真格的,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中国的教师大多是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而美国的教师却不这样理解,他们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1.对学生以表扬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节课,教师就要明确告诉学生:“我喜欢你们,愿意成为你们的良师益友。”因为老师那充满爱意的眼神和微笑,热情洋溢的鼓励,赞扬的话语在课堂上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课堂上,对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称赞一句:“你说得真好!”对以往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称赞一句:“你今天真棒!”对回答问题不够完整的学生鼓励一句:“只要你认真想一想,相信你能回答的更好!”对差生也要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如:我班有一男学生,自从上初中以来就与社会上的人有了来往,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无所不  相似文献   

13.
刘丹 《辽宁教育》2006,(9):36-37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好,回答不出来,验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从头讲到尾;要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间接或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非常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相似文献   

14.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遇到过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尴尬场面。如果是偶然偶到这种现象,有经验的老师会机智地打破僵局,例如,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或者激励的办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干脆唱歌,做游戏等,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后再继续课堂教学。如果经常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不回答问题的情况,一定是老师的教学出现了问题,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原因:学生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不想说;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可举手的却寥寥无几。学生被动,教师焦急,课堂气氛处于尴尬境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一时没找到回答问题的切  相似文献   

16.
妥宝莲 《宁夏教育》2002,(10):60-60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圆圈,当你画在一年级的黑板上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是皮球、太阳、苹果、烧饼、铁环……各种各样的答案。当你画在中学生的黑板上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圆。而当你画在大学生的黑板上时,学生可能会哄堂大笑或拒绝回答,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不就是个圆吗?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言更为重要。作为老师,千万不能漠视学生的回答,应该对学生的回答作一个客观、公正、激励的评价。即使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满意的答案,那也不能置之不理或是敷衍了事。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一位老师上的是五年级的《我若是小小鸟》,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我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无痕     
张瑞兰 《河北教育》2005,(23):37-37
听课时,常常看到以下情景。镜头一:公开课上,一位同学表现欲特强,一连回答了好几个问题,还把手高高地举起来,在老师面前晃来晃去。老师和蔼地对他说:你回答了好几个问题,都特别棒,这回由你来点名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好吗?这一学生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公开课中,有这样一种趋势,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让学生在下面自由回答。这样教师用不着因点名而浪费时间,也很少担心会出现学生回答错了而出现难以调控的尴尬,从而很自然顺畅地接着上下去,给听课者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许多老师认为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不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确实,对于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说,是有这样的好处。但举手回答,老师点名,学生就真的处于被动而不如自由回答吗?事实上,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回答,表面看热热闹闹,其实只有几…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的需要,笔者进课堂听课多。听的课多了,也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目前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使用“集体回答”问题的多,而用“个别回答”问题的少;素质差的教师,质量差的课,学生“集体回答”的多,“个别回答”的少;素质高的教师,质量高的课,学生“个别回答”问题的多,“集体回答”的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何种方式回答问题大有探究的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