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二、当代杂技创作趋势当代杂技创作面临同质化、雷同化的趋势,而文化创意是杂技节目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在原有杂技理论基础上,关注国外动态,提升中国杂技创作的内涵与水平。它的趋势具体表现以下四个方面:1.杂技剧主题如今杂技的发展,表现为"类型杂技节目→标题杂技节目→主题杂技晚会→杂技剧"这样一种图式。这是杂技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轨迹证明,从类型杂技节目走向标题杂技节目,表明杂技表演从"技"开始扩散,上升到了一定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办。本届艺术节上,杂技剧首次被大规模纳入展演,成为真正的"重头戏"。这一全新举措与近年来全国杂技剧创作的发展态势相呼应,传递出国家对杂技剧的肯定和重视。杂技剧是当代杂技人的创新,是进入新世纪后诞生的全新艺术样式。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与全国杂技同仁共同见证了杂技剧的最新发展成果,在此将对中国杂技剧的观察与思考作以分享。  相似文献   

3.
杂技发展至今,杂技剧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出形式之一,但杂技剧要持续发展则还需突破技术限制和增加市场容量。大连杂技团儿童杂技剧《胡桃夹子》上演以来,通过技巧的语言功能向观众传达杂技的深层意义。“技”仍是现在杂技剧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该剧为例,对经典作品再创作的文化优势与现代营销理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正一、杂技剧的正式发轫还原杂技剧的历史镜像可知,当代中国杂技经历了从类型杂技节目,到情景/主题节目,到情景/主题晚会,再到杂技剧的发展脉络。所谓类型杂技节目就是以"车技、顶技、皮条、钻圈、柔术、转碟"等为标题,直白地表现与展示杂技技巧的节目。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经出现一批"情节化杂技"或"微型杂技剧",但是整体而言,这种创作倾向不过是肤浅的贴标签式的说教,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情况,最终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5.
正各位艺术家、同仁们:大家上午好!在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举办期间,我们专门组织召开此次"杂技剧创新创作研讨会",其目的是请大家纵览中国杂技剧发展历史与趋势,为中国杂技剧创新创作问诊把脉。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杂技家协会对大家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正>“杂技剧是将杂技作为演艺主体的一种新的戏剧样式,是用杂技进行叙事的舞台艺术,是现代杂技与戏剧高度融合后发展升华的一种新型态”。(1)这种注重杂技的戏剧审美与舞台综合的表现形式,建构起了当代杂技艺术形式创新的发展潮流。比如,杂技剧《化·蝶》和《战上海》,它们的创新创作进一步拓宽了杂技的表演形式,丰富了杂技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甚至引导杂技跨界传播的重心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元月传来喜讯,杂技剧《雪豹王子》被评为安徽省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该剧是由安徽省杂技团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歌舞团联合创作的大型神话剧,曾于2017年被评为青海省第11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杂技剧《雪豹王子》以雪域高原的典型环境风貌和当地古朴的民风民俗生活为创作背景,以高原濒危稀有动物"雪豹"为切入点,将藏族独特的音乐、舞蹈与杂技艺术相结合而创作出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杂技剧。该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杂技剧《天鹅湖》的上演标志着我国当代杂技剧的正式诞生。至今十几年,国内已经排演出一百多部杂技剧,可谓发展迅速。而目前,杂技剧定义尚在探索之中,笔者现将其概括为"杂技剧是用杂技形式表演的戏剧"或"以戏剧形态表现杂技本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正>(红色题材杂技剧创作研讨会入选论文)2021年,红色题材杂技剧成为杂技舞台的焦点。中国杂技人用精湛技艺守望这项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懈寻求新的创作突破口,承载起时代使命,用杂技艺术诠释红色基因、追寻红色文化根脉、歌颂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的精神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杂技融合各家之长,尤其是在戏剧化的学习过程中,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现代审美的杂技剧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0.
由新疆杂技团创作排演的大型杂技剧《你好,阿凡提》即将正式上演。该剧是用杂技艺术来表现维吾尔民间口头文学经典幽默人物阿凡提故事的一部舞台艺术作品,创作酝酿历时五年,可谓五年磨一剑。初观《阿》剧排练合成演出,感觉该剧原创力强、有市场冲击力,已具备了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的良好基础,激动之余,试将该剧特色与亮点进行初步盘点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杂技剧作为以杂技技巧为核,集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富有后现代艺术层次的新型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杂技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赢得了艺术界的瞩目、观众的聚焦、市场的青睐。国内的杂技剧从诞生到被市场洗礼已经走过十多年的时间,目前杂技剧的现状如何?怎样促进杂技剧目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一、对杂技剧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是甘肃省杂技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项目。历经两年之久的创排、修改、打磨,2019年12月19日,在兰州黄河剧院成功上演。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取材于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故事——《鹿王本生图》,以及大家熟知的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九色鹿》。它运用前后呼应的叙事手法,以杂技技巧的解构、重组为重点,进行了一些为杂技剧服务的叙事改编,并参照西方新马戏的艺术理论与表演形式,以戏剧性结构编创了鲜明的情节与人物设置,又以杂技与舞蹈、音乐、武术、戏剧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部由四幕构成的杂技剧。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杂技剧汇聚杂技节目杂技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当代的杂技艺术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可简可繁,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杂技艺术越来越多地以大型杂技剧的形式展现。杂技剧的题材,一般改编自古典名著、戏剧或原创符合杂技艺术特色的剧本,一个有适当主题的题材,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杂技节目融入到剧目中,构建成一台新颖的杂技剧。以广州杂技艺  相似文献   

14.
杂技剧让杂技从单纯的“特技”表演进入到故事情节中,从而为杂技的“深度叙事”奠定了基础。重庆市杂技艺术团创作演出的《一双绣花鞋》就是一出具有传奇色彩的杂技剧。它是怎么叙事的呢?从故事题材来说,“一双绣花鞋”是一个有着深厚民间基础的传奇文本。它最早来自解放初期祝浩文创作的反映解放前重庆地下党反特故事的手抄本。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杂技绵延几千年生生不息,新、难、奇、绝、美这五个要素构成了杂技的观演魅力和审美核心。当以"炫技"为主要呈现方式的这门表演艺术,伴随着杂技人创新求变的炽热情怀和观众审美意识的提升,我国杂技的大型作品创作走过了从"拼盘式杂技晚会"到"主题杂技晚会",再到"杂技秀"这样一条发展之路,舞台演艺的样式越来越丰富斑斓。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杂技舞台上又出现了杂技剧这一新的演艺样式,而且发展前行的步幅非常大,获得了越来越多艺术界人士及观众的关注和认可,2019年,大型杂技剧《战上海》甚至以担纲"开幕大剧"的豪华身份,开启第21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帷幕。当今,面对公众对这一新演艺样式的希冀,我们更需要认真总结和钻研杂技剧的创作,研讨未来的发展方略。笔者在实践中获得一点创作心得,在此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6.
深厚的草原文化为民族杂技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元素,民族杂技剧《成吉思汗风》就尝试把蒙古族的情感表达、审美习惯、民族精神融入到杂技创作中。杂技虽然是以技巧展示为主的艺术,不长于叙事表达,但用意境表现剧情、用音乐传达情绪、用舞美再现历史、用表演刻画人物,不仅避免了单纯的技巧,也使杂技晚会有了主题思想。通过《成吉思汗风》的创作实践和艺术探索,我们尝试着为民族杂技的深入发展开辟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将不善叙事的杂技动作技巧与戏剧的情节叙事、冲突营造、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有机融合,实现杂技与戏剧的合而为一,是杂技剧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最近,由南京市杂技团编创演出的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在杂技剧创作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同名电影改编,借用了电影的基本故事构架和主要人物,并对情节内容进行了精炼和拓展,以"惊、险、特"的杂技艺术进行重新演绎。该剧将杂技的"形"与戏剧的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杂技的盛宴——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在兰州,甘肃省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敦煌神女》成为广大观众热烈议论的话题。杂技剧对于兰州观众来说是陌生而新鲜的,《敦煌神女》以杂技艺术为载体.以戏剧情节贯穿始终,融合多种艺术元素.让人们看到了一台风貌全新的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原创杂技剧。  相似文献   

19.
邓添天 《杂技与魔术》2023,(1):30-31+71
<正>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兵工厂》是四川省艺术基金2021年度大型剧目资助项目。该剧将戏剧精神植入杂技创作,为杂技与戏剧的进一步融合打开了一扇窗。本文试以《兵工厂》为例,探求杂技与戏剧融合的可行性。杂技是演员挑战身体极限,展现具有高危险系数技术的一种艺术门类。而戏剧是“人学”,以人为中心。“人学”深度和人文关怀是提升戏剧精神境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杂技舞台上,杂技剧已呈繁花盛开的景象。以杂技的形式或讲述故事、或表现情境、或创造诗情画境,在杂技创作者不断耕耘下,杂技剧的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具有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新近创作演出的《加油吧!少年》,就是其中一部成功之作。《加油吧!少年》从文化底蕴和精神层面着手,大胆引进故事情节,赋予整台节目以生命和灵魂。同时,推出了全新的"杂技+"理念,以杂技为主体,融合戏剧、舞蹈、独唱、合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