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是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的一名从事留学生杂技教学工作的教师,几年来,在给留学生杂技授课的这段时间里,笔者也收获了不少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想与杂技界同仁和从事留学生教学的同行们进行一下交流。主要想从了解学习动机、制定教学计划、激励教学手段以及教学中的情感沟通等几个方面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北京市杂技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质、价值取向等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形势的变化,杂技艺术教育教学更是需要向前飞速发展。我校课程改革发展中的"校本教研"是学校常态性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杂技专业集体备课模式是"校本教研"中的一个重要特色,主要以研究杂技课程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杂技艺术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之一,是力与美、技与艺的完美融合。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的民族性显得尤为重要,杂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杂技人才的培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目前国内的杂技教育仍然处于口传心授的原始教学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杂技教学与训练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千百年以来,教师们为杂技表演艺术继承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杂技专业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当与时俱进的年代展现在当今全体杂技人面前,从国内外带给我们的信息是,中国杂技艺术要想在世界杂技艺术之林保持永久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听说我们留学生教师也到吴桥杂技节现场观摩学习,去感受那浓浓的杂技氛围时,从事杂技艺术已经40年的我心情非常兴奋,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爿机会……一路上我们几个杂技老师聊着中国杂技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来容易晕车的我竞一点也没有感到晕。  相似文献   

6.
中国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建于1985年,是专门培养杂技魔术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为进一步适应发展文化事业的需要,弘扬吴桥杂技文化,我校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事业及民间社团组织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振兴吴桥杂技学校。合作方式为:  相似文献   

7.
<正>三、杂技专业舞蹈形体课教学引发的思考由上可见,舞蹈艺术融入杂技节目的优秀案例数不胜数,不仅在作品创作上有新的突破,而且在舞台表现和形式内容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起到了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观赏性的积极作用。本人任教近15年,不仅教授过中国杂技团演员、北京市杂技学校学员和留学生的形体课,还参与了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哪吒》《丝路国香》的排练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杂技艺术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式微,反而日臻完善,愈显生机勃勃。新中国成立以来,杂技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第一个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的艺术品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杂技艺术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杂技艺术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广受世界人民喜爱的表演艺术。新时代的中国杂技,已发展成为一门以技巧为核心、与其他文化和艺术形式互促交融并兼容传统与现代的综合艺术,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彰显中国气派的重要文艺载体。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办。本届艺术节上,杂技剧首次被大规模纳入展演,成为真正的"重头戏"。这一全新举措与近年来全国杂技剧创作的发展态势相呼应,传递出国家对杂技剧的肯定和重视。杂技剧是当代杂技人的创新,是进入新世纪后诞生的全新艺术样式。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与全国杂技同仁共同见证了杂技剧的最新发展成果,在此将对中国杂技剧的观察与思考作以分享。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中宣部、中国文联有关要求和中国杂协年度工作安排,2019年5月10日至16日,由中国杂协主办,河南省濮阳杂技艺术学校、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承办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杂技专业课教学指导意见》培训班在濮阳杂技艺术学校举办。中国杂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肖世革,濮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兰峰,中国杂协副主席、北京市杂协主席张红,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副主任于秀英,濮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  相似文献   

12.
“空竹”现已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流传,从传统玩具转化为杂技表演艺术,在清朝末期成为正式的杂技节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杂技艺术的快速发展,《空竹》节目已成为杂技晚会中不可替代的重点节目。  相似文献   

13.
正(该论文获评"全国优秀杂技理论作品征集活动"优秀杂技理论作品)近年来,随着杂技艺术的不断发展,观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的杂技人才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制约中国杂技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杂技人才教育培养问题关乎中国杂技的未来,已经成为摆在杂技人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第13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马戏论坛提交论文)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先后出现过许多闻名于世的杂技之乡。这里的人们洒脱随性,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大街小巷,甚至是庭院厨房,都可成为杂技舞台。素来流传的"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要论耍杂技,人人会两手"的民谣,就是  相似文献   

15.
<正>(红色题材杂技剧创作研讨会入选论文)2021年,红色题材杂技剧成为杂技舞台的焦点。中国杂技人用精湛技艺守望这项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在不懈寻求新的创作突破口,承载起时代使命,用杂技艺术诠释红色基因、追寻红色文化根脉、歌颂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造的精神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杂技融合各家之长,尤其是在戏剧化的学习过程中,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现代审美的杂技剧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人才是指品德才能兼优者。而人才又有层次,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从这一角度说,"人人都可以成才"。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杂技艺术的实践正向着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杂技艺术的纵深发展和开拓创新需要不断教育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完成。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杂技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工作虽说拥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和业绩,但相比其它艺术门类规范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古老的中国杂技艺术、年轻的理论和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去探索、拓宽杂技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新观念和新视角,并努力在不断实践中创造和开拓杂技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新局面,使之全面为杂技理念的创新服务。下面,简单谈谈杂技人才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第13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马戏论坛提交论文)中国传统杂技拥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包含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它在融合、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多样的中国元素做出了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杂技艺术如何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广被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8.
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于10月31日至11月8日在石家庄市成功举办。近300位中外杂技艺术家同台竞技,杂技奇葩在东方杂技大赛场竞相绽放;马戏论坛、杂技商演项目洽谈会、马戏大篷演出、杂技节公益演出等活动丰富多彩,影响广泛.让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真正成为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变革时代,之所以我称之为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那是因为从那时开始,中国的杂技艺术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那就是中国杂技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纯粹展现杂技技艺为主体,而是以多样化的手段吸收、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艺术,吸收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语言,特别是戏剧元素在杂技创作中的运用,形成具有戏剧特性的杂技晚会,使杂技晚会有了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20.
3、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外高新科技在杂技艺术领域的运用和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外知名表演团体创作的以杂技为主要表演内容的主题晚会,演绎了杂技艺术的新理念,颠覆了传统的杂技表演模式,成为高端文化产品。而中国杂技单一技巧堆积的表演形式逐渐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出国演出是低价位的原材料输出,国际演出还处在低价、低端的层面,缺少具有号召力的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